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吴闻莺 《新闻世界》2010,(11):223-224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要培养具有跨媒体的传播策划力、准精深的资讯整合力、多媒体的信息传播操作力的人才,就要走一条学校教育与传媒业界培养相融合、新闻教育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相融合、新闻教育与媒介教育相融合的"融合型"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考察并反思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及传媒实践的现状,指出新闻传播教育的过度意识形态化,专业设置标准降低,一元化的学术评价制度,专业教育视野过窄,课程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等问题,不仅桎梏了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影响了我国传媒竞争力的提升.而着眼于媒介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强化新闻传播的服务意识,协同创制新闻传播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促进学界与业界的深度融合,把媒介融合内容纳入课程教育体系,培养超出职业能力的理想与目标,不失为创新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可能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面对融媒时代,新闻教育自身的矛盾越发凸显.其表现有:新闻教育理念落后,未能适应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未能与国际很好地接轨.在新闻人才的培养上,没有与媒体实践很好地融合,使之脱离社会,而且在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上也是概念模糊不清.在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基本上处在“一个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不仅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而且与传媒业的需求相脱节.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形成冲击,媒介融合成为传统媒体突围的路径与方法.以传统媒体为立足点的媒介融合投射到教育上,融合新闻传播教育仍隐含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这一思路惯性地影响着新媒体专业建设,束缚着新媒体专业教育发展.以新媒体特征及其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要求为抓手,新媒体专业教育应培养开放共享精神,树立前瞻性理念,重建本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难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迎来了大发展时期。新闻传播学教学也遇到巨大的挑战。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要解决以下难题:从“信息传播”角度重建新闻理论模式;在科学分工和必要融合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专业;学科基础由文学转向社会学;确立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基础;确立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特点;在教材建设方面寻找新的权威;教学形式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科建设注重技术和艺术完美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新闻教育正面临三大困局:千系一面的同质化困局,媒介融合与高校新闻教育分割的困局,传播方式多元化与新闻专业学生去向的困局。高校新闻教育必须转型以适应媒介融合的需求,重新规划教育目标。国内研究者围绕新闻教育目标转型进行的诸多探索首先,国内有代表性的专著中提出的主张华中科技大学张昆教授在其《新闻教育改革论》中创造性地把新闻传播学定位在"文科中的工科";提出"新闻院系培养的人才既要具备业务技能,还要  相似文献   

7.
肖娜 《新闻界》2012,(2):71-73
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专业人才在技术、知识结构以及沟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挑战.新闻教育将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但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扎实的写作能力以及批判精神是新闻教育不变的内核.在此基础上,新闻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则应顺应时代要求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8.
陈奕 《东南传播》2011,(6):118-120
"媒介融合"已成为当前新闻传播界的重要趋势,反映到新闻教育领域,"媒介融合"专业的设置是对这一现状的积极回应.而作为世界上第一所创办"融合新闻"专业的新闻院校,密苏里新闻学院堪称典范.由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该院"融合新闻"专业的全面介绍,为我国新闻教育在媒介融合时代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论变革新闻传媒教育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新闻传媒趋向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融合化.对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复合型的特征.因而在新的媒介生态形势下.需要变革传统新闻传媒教育理念,树立以"通识"为体,"专业"为用,"体"、"用"融合的新闻传媒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
媒介融合包含三个层面:物质层面的融合、操作层面的融合与理念层面的融合。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社会对媒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应不断更新传统新闻传播理论和教育观念,加强跨媒体新闻传播教育,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并加强与传媒业界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体制改革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 ,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改革的背景复杂、多变。教育体制改革应遵循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原则、保持专业特色的原则、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原则。教改内容包括 :开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改革本科教育 ,开展硕士———博士———博士后教育及专业硕士教育 ,等等。应实施图书馆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参考文献 6  相似文献   

12.
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一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脱节,长期以来这一矛盾难以很好解决.如何使新闻学院的课堂教学与媒体的实践相融合成为新闻教育改革者关心的问题.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凤凰城校区的沃尔特·克朗凯特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在这方面有着较新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利用资深记者亲临教育一线授课,并使学校与媒体协作共同策划内容,让新闻教育的改革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社会教育新闻的基本含义社会教育新闻这个概念虽然提得不多,但也不是笔者的创造。行业新闻和社会新闻相交叉的新闻,即为社会行业新闻,比如社会科技新闻、社会卫生新闻、社会经济新闻等。社会新闻与教育新闻相交叉的边缘新闻,就是社会教育新闻。当前,社会教育新闻在综合性新闻媒体上出现的频率已相当高,同时,作为教育新闻传播的重要阵地——各级教育专业报刊也面临如何面向社会,提高报刊内容的可读性和传播效果的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把社会教育新闻单列出来加以探讨,显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教育的若干基本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当下有关新闻传播学教育的讨论,其基木问题有三:其一,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的理念冲突,其中尤以关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的出路的歧见为甚.木文反对"取代论",也不完全赞同"融合论",而主张"区隔-扩展论".其二,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本位与教育本位的纠葛.木文认为,无法应对社会的需求与挑战,当代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新闻传播学作为应用型学科,其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的导向必须回归教育本位.其三,新闻传播教学的模式问题.本文论述了在当前制度缺陷、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在新闻传播学教育领域大力推行通识教育、实践化教学、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认为只有缩减规模、提高人才培养深度,才能摆脱目前低端化、低效率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高校新闻传媒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高校传媒在政治思想、学术专业、人生价值观培养等各方面发挥的教化作用。本文立足于高校新闻传媒教育功能的表现和特点,分析其对高校学生的教育作用,并提出高校新闻传媒在实现教育功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规避。  相似文献   

16.
何李新 《东南传播》2012,(2):122-124
对于当代新闻专业建设中人文向度的强调,不仅仅是重新平衡新闻与人文的关系比例。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人文教育的深入开拓,才能培养底蕴醇厚的高素质传媒人才。在宏观层面上必须更新教育理念,重新思考新闻专业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协调处理好新闻专业的"专"和人文教育的"广"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而调整教育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在微观层面上,探索将新闻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培养模式。这意味着需要把人文理念贯穿到教学实践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师生互动、评价系统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地为新闻教育注入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新闻教育出现了超常规发展。在这个被称为新闻传播教育的“第二次浪潮”里,新闻传播专业不仅在一些理工类、财经类、政法类、师范类、体育类、农业类院校遍地开花,甚至在一些地级城市院校里也纷纷涌现。然而,与新闻专业大量开设相对应的是新闻传播教育的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18.
各类媒体不断融合的趋势和新闻传播复合化的趋势对我国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应对挑战,建立新型的新闻教育模式势在必行.以培养跨媒体的复合式、全能型新闻人才为目标的媒体融合型新闻教育模式的提出应该是对新闻教育改革极有现实意义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新闻教育的各个环节包括新闻教学机构、新闻媒体乃至社会诸多力量都对这一系统的完善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教育能否培养出融合性全能型新闻人才,不仅取决于新闻教学机构和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力量各自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要打通新闻教育链条中各个环节之间存在已久的隔膜,建立对话机制,打造新闻教育合力,以适应媒体融合背景下媒体对于新闻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要注重从教育和新闻的双重视角,找准专业化和大众化的契合点,探求教育立场与民生视角的深度融合,一是确立大教育观念,以教育的眼光关注社会,以社会的眼光关注教育;二是坚持“受众本位”,改革创新表现形式,提升吸引力;三是主动设置社会关注的重大教育议题,提升舆论引导力;四是做深做透教育新闻,注重发挥评论的作用;五是增强服务性,提供有效、高效、高品质的服务:六是推进媒介融合,提高传播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