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从本期开始,开辟《新闻业务讲座》专栏,专门介绍新闻采访和写作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这个讲座,主要是面向专职通讯干事、业余通讯员和新闻写作爱好者开设的,并兼顾专业新闻工作者。打算分为新闻采访、消息写作、通讯写作、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新闻采写录、现场短新闻、深度报道、社会新闻等若干专题进行讲述。这次的讲座力求比以往的同类讲座有所改进,主要突出“实用性”这个特点。就是说,要多运用具体事例深入浅出地阐明新闻采访和写作摄录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让读者看了能懂,学了会操作。尽量避免从概念到概念,抽象地讲解理论。同时,以新闻改革为红线,注意反映新闻业务改革上的新成果,帮助读者开拓思想,提高报道质量。 读者朋友,你读了这个讲座有什么想法、意见和建议,请写信给我们,以资改进。  相似文献   

2.
由济人撰稿的“新闻评论学讲座”,到上期为止,已经刊载完毕。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从这期起,开设一个新的讲座《新闻采访与写作》,由新华日报主任记者李大容撰稿。讲座结合采写实际,一例一议,生动具体地介绍作者积累多年的经验,将有助于新闻初学者学习掌握新闻的采访与写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新闻学会、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北京日报社联合举办新闻业务讲座,于6月26日进行了第七讲,由人民日报记者、《中国老年》杂志总编辑纪希晨讲授了新闻通讯的写作及采访经验. 举办新闻业务讲座的目的,是对北京市新闻系统新参  相似文献   

4.
初学新闻采访写作的同志,在初知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后,大多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新闻采访写作能力,切望能胜任专业的或业余的新闻报道工作。新闻采访写作,作为一种能力,它主要包括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访问新闻人物和知情人物的活动能力,准确、及时、鲜明、简练地将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能力等。怎样进一步提高新闻采访写作能力?关键在于学会深入采访与善于“用事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有人说在新闻采写的整个过程中,“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种比例划分对吗?我刚搞报道不久,总感到自己的采写实践与上面的说法有矛盾,请编辑同志解答一下。云南许景宏许景宏同志: “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句话是我们新闻界流行的一句行话,一般是指采访时间长于  相似文献   

6.
我和《新闻知识》早年就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学习,我写了不少成功作品,可以说我的成功之作是与《新闻知识》的乳汁补养分不开的。今年以来,贵刊除在版面重新作了新的设计,又从七月份开始,不负读者的厚望,开设了“新闻业务讲座”,热心为专职通讯干事、业余通讯员和新闻工作爱好者服务,给他们多写稿、写好稿打下良好的基础。我认为这个讲座办得好,办得及时,办在我们的心坎上。为什么我这样说呢,从洪阁同志撰写的“谈谈新闻采访”这两讲来看,的确,它的最大特点突出了“实用性”。作者以新的新闻改革为红线、注意到了反映新闻业务改革上的新成果,有骨有肉,有理论,有事例”这样的讲座有学头。我想只要细读、收获非浅,定能在写作上出成果。我由衷希望《新闻知识》,将这个讲座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7.
第六章采访的性质一、学习本章的目的和要求: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了解新闻采访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工作,以及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关系,从而树立一种观念,要搞好写作,首先要在采访上下功夫;要搞好采访,就要按照采访本身的规律办事。学完本章后,做过新闻工作的同志,可联系自己的采访实践,从采访与写作的关系角度,看看自己是否处理好了,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教训。没有做过新闻工作的同志,可回顾一下自己日常工作中的调查研究究竟做得怎么样,还可以从“假如我是一个记者、通讯员”这个角度,  相似文献   

8.
一点建议     
编辑部同志: 我是贵刊的热心读者之一,贵刊的‘采写体会’,‘读者信箱’,‘通讯讲座’,‘消息讲座’,‘影评漫笔’‘写作杂谈’,‘应用文写作’等栏目办得很好,使我获得了不少知识.我想,学习新闻写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适应社会新闻写作的需要.所以建议贵刊  相似文献   

9.
读者之声     
山东省平度市档案局刘保国:1993年,我用12元续聘了新闻辅导老师——《新闻与写作》。我订阅《新闻与写作》刚两年多,但已十分喜爱她。她一年为我辅导12次“课程”;她设有我特别喜欢的“讲座”如:“新闻采访系列谈”、“新闻来稿评析”、“新闻标题写作”、“视听之友”、“当好通讯员浅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目前,经济新闻作存在着一般化,唱“四季歌”,就生产论生产等问题,通讯员迫切需要在经济新闻写作上得到指导。建议《新闻爱好者》能开辟“经济新闻讲座”专栏,它  相似文献   

11.
陈克寒同志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提醒记者说:“采访确实重要于写作”。这说明,采访决定写作。如果我们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那就是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映存在,二者是相联系的。因而新闻报道必须是,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也即是采访在先,写作在后。采访为写作收集事实,写作则是把收集的事实加以表现。这里我举一个采写人物通讯的例子。去年开春,  相似文献   

12.
读者之声     
《邢台晨报》编辑王坚克:看了贵刊第九期《新闻与写作》笔会作者的发言,心情十分激动。因为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从我们《邢台晨报》创刊的1985年起,《新闻与写作》就始终如一地成为我报编采人员的挚友和老师。《新闻来稿评析》、《获奖作品评析》、《采写丛谈》、《新闻采访系列谈》等栏目,每期都以清新的面目与广大新闻工作者促膝谈心,通过原稿与见报稿对照讲评,并伴以作者的采写体会,举例灵活,朴实生动,说理情真意切,及时有效地指导了我们的新闻实践。我尤喜爱《评论的写作》、《毛泽东新闻评论写作艺术》、《谈散文写作》、《语法讲座》、《写作杂谈》等  相似文献   

13.
不少同志在新闻写作中,常不注意说明新闻根据,这一点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有些同志对说明新闻根据持厌烦态度,他们认为反正采访的东西都是事实,加上新闻根据反成累赘。只有他们试图把旧新闻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队伍里,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两种情况:一些老练的记者写稿时胸有成竹,一挥而就;另一些同志提起笔来却不知从哪里写起,或者是写一段想一段,稿件写成后不是中心不突出,就是材料缺这少那。其所以产生后一种情况,主要原因就是采访和写作脱节,采访时不考虑写作,写作时又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广大读者的新闻写作水平,我们特聘请新华社高级编辑秦殿杰开设新闻写作讲座,这里是第一篇。  相似文献   

16.
记者、通讯员所从事的新闻采访活动,绝不是打开本子和采访对象搞个问答式笔录,而是一种艰苦复杂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搞新闻的同志常挂在嘴边的所谓的“六分采访三分写作”,即充分印证了这一道理。面对各行各业的采访对象以及采访中遇到的千变万化的情况,成熟的记者和有经验的通讯员,就会巧妙地运用听、记、思、问等多种手段,处理好采访中的边听边记边思边问的“四边关系”,从容自如地采访。对于初学新闻采写的同志来说,采访中如何做到听记思问四者的辩证统一呢?听得仔细记得认真我们知道,新闻采访离不开听和记,从某种意义上讲,口…  相似文献   

17.
细节描写在文艺创作中的魅力,我们早有体会,而在新闻文体写作中,细节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犹如一支神来之笔,使新闻这一朴素平安的文体变得生动形象起来。新闻写作中的细节,源于文艺创作中的细节一词,其不同之处是文艺创作中的细节是虚构的,而新闻作品中的细节必须完全真实。如何掌握和运用细节描写呢?笔者认为:一、深入细致的观察是细节描写的前提与文学创作相同,在写作新闻之前,必须拥有大量的、丰富的素材,那就是必须对报道的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了解。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作者到现场去采访,到第一线去采访,到发生事件的地点去采访。穆青同志在谈到人物通讯的写作时说,生活本身是丰  相似文献   

18.
鼓励与希望     
编辑同志: 我是一九八三年开始搞新闻报道的。过去,写东西抓不住中心。从去年开始订阅了《新闻与写作》,有了这位辅导老师,她教给了我许多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写作经验。其中,《通讯讲座》、《消息讲座》、《当好通讯员浅谈》等栏目,办得生动活泼,对我这个初搞通讯报道的生手帮助很大。一九八四年一年我的稿被地区电台用了十四篇、省级电台用了七篇、本团场广播站用了54篇。我取得的这些成绩都是同《新闻与写作》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躬耕陇亩”者,爱好文学及新闻。今年订阅了《新闻与写作》,细读一至三期对我有很大帮助,但毕竟还满足不了我这个“特殊”读者的要求。这要求就是: 1.采访政策及规定,活动范围,业余与专业的区别; 2.采访的资格,特别是向上级领导者了解情况,获取材料; 3.采访证的作用除了起证明作用外,还有哪些? 此致敬礼湖北省荆门市粟溪区铁坪乡铁坪二组朱友登朱友登同志: 受《新闻与写作》编辑部同志之托,对你来信  相似文献   

20.
读者之声     
▲新疆五家渠技校阎怀志:我是一个新闻写作爱好者,很喜欢看新闻方面的书籍,也特别喜欢贵刊。希望贵刊能多登些新闻基础知识,象今年第2期的《“小零碎”少些,再少些》就很好。能否增加报告文学讲座? ▲安徽省六安县委宣传部黄先平:贵刊里的每篇文章、图片都曾从我眼前流过,作为一名新闻战线的新手,我觉得贵刊真是一位良师益友,象“新闻来稿评析”、“新闻基础知识讲座”、“通讯讲座”、“新闻记者谈采访”等栏目,对象我这样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