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变式教学是教学过程中对题目进行变条件、变结论,或者条件结论同时进行改变的教学策略.教学中若能进行适当的变式教学,对教学效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我们如何进行变式?怎样才能发挥变式教学的内在价值?本文以"全等三角形"一节的变式教学为例,分析数学课堂中的变式教学策略,以作抛砖引玉.一、一个典型问题研究表明,如果能够用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或问题启迪学生的求知欲,即任务驱动法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感悟问题的情境,围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以及画高的方法。理解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上的高和钝角三角形钝角所对的边上的高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师通过平移顶点,找到新的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帮助学生感知这两种高,加深了学生对高的本质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对等边三角形中的一道典型问题进行变式探究,以期挖掘教材习题的教学价值和育人功能.一、问题呈现在等边三角形中有这样一道典型的问题:如图1,在等边△ABC中,点D在BC边上,点E在AC边上,且BD=CE.连结AD,BE交于点F,求∠AFE的度数.  相似文献   

4.
谈谈变式教学中问题结构条件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因其在培养学生数学技能和思维品质等方面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而被广泛运用.在开展变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把经过精心设计的变式情境呈现于课堂,使课堂因变化而显得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被激发,注意力被吸引.教师满意于自己的表演,学生也因为成功解决了变式问题而有所满足.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然而,对于变式教学的过程,学生是无意识的接受者还是有意识的发现者?学生的任务角色是在观赏过程还是实践过程?学生在其中的参与是被动还是主动?参与的度有多大?是静态问题的解答者还是动态变式的设计者?是象征性地回答了几个问题,还是为主参与了变式的核心环节?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和把握.笔者认为,教师的讲课应该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做好题型形式和思维能力上的铺垫和过渡,学生通过  相似文献   

5.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反之,对应边上的高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本对此问题分五种情况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6.
教学艺术的精髓是实中求活,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如何激活学生思维?如何活化知识结构?变式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手段.1 变式艺术的特点和功能所谓变式,就是在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属性的过程中,不断变更所提供材料或事例的呈现形式,使本质属性保持稳定而非本质属性不断变化.更广义地讲,变式可以认为是对一切常规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伟力 《考试周刊》2014,(99):74-74
变式教学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基础,灵活创新转化命题的教学方式,具有适用范围广、学生参与度高、理解难度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过程中。变式教学能够通过变化命题思路、创新解题技巧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变式教学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对变式教学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思维的严密性是数学思维活动的主要特点之一.初中学生由于受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思维不严密的现象,因此,需要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一、在变式训练中培养思维严密性变式教学是指应用变式题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变式教学中,可以对原题的题设进行变式,可以对原题的结论进行变式.变式教学必须抓住问题的核心内容,适当进行变  相似文献   

9.
正思维严密性是数学思维活动的主要特点之一,思维的严密性包含了思维的科学性、辩证性、深刻性和逻辑性。由于受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在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思维不严密现象,因此需要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一、在变式教学中培养思维严密性变式教学是应用变式题进行教学。在变式教学中,可以对原题的题设进行变式,也可以对原  相似文献   

10.
要想发挥例题教学的功能,除了精选典型例题,还要进行例题变式的设计.可从问题的视角看例题,把例题看作源问题,通过水平变式和垂直变式这两类问题的变式结构分析并设计变式题,让学生在不断变式的过程中看清问题的本质,达到对问题结构的透彻理解,同时给出对水平变式和垂直变式的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11.
由一个已知命题得出变形的另外命题的过程,我们简称为“一题多变”。从数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如果说,客观实际是推动数学深刻发展的动力,那末,在丰富和完美数学内容方面,“一题多变”不是唯一的手段,也是一项极重要的基本功.因此,对“一题多变”的能力的培养,就应该从中学、乃至小学做起,要把关于“一题多变”的训练,作为中学数学教学的经常性工作,而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一题多变”呢?我们归结为  相似文献   

12.
谁的点子妙?     
喜欢"标新立异"的点子们聚集在一起,七嘴八舌地就一道练习题展开了讨论.到底谁的点子高一筹呢?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讨论过程吧.如图1,由若干个点组成的形如正方形的图案中,每条边上点(包括顶点)的个数  相似文献   

13.
变棵大树     
天空中,几片白云慢悠悠地飘来飘去,操场边上的那几棵大树抖动着枝条"哗啦啦"地歌唱着。怎么那么无聊呀?还是让我施展"变形术",变棵大树来解解闷吧!我先在脑海中想象着自己变成一棵大树的样子,想着想着,我真的开始变了。我的个头先是一阵猛蹿,等蹿得差不多了,就开始抽枝长叶。我感觉到许多东西从体内冒  相似文献   

14.
一、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几何概念几何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是形成几何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是进行推理判断论证的基础,是学好几何证明题的关键。因此,在几何概念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在几何概念教学中,要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所指这类对象的本质属性有清楚的认识。如,“三角形高”的定义是“三角形一个顶点到它对边所在的直线的垂线段”。学生对所学概念往往仅满足于背过,但对于本质属性缺乏了解,所以对钝角三角形的两锐角所对边上的高做不出来。教学时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变式图形,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倡导教师运用变式进行教学,这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那么,什么是变式呢?象45÷9=45×3÷(9×3)等算式的计算过程,只要式子变化了就是变式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所谓变式,就是教师从不同角度组织感性材料,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在各种表现形式中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使学生对概念的  相似文献   

16.
正在数学研究与教学的过程中,尝试对数学题的变式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教辅书上的一道习题为例,应用图形变  相似文献   

17.
<正>变式教学作为一种传统和典型的数学教学方式,不仅有着广泛的经验基础,而且也经过了实践的基础,无论是数学新授课的教学,还是数学复习课教学,都是非常必要的.什么是变式教学呢?所谓数学变式教学,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概念、性质、定理、公式以及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做出有效的变化,使其条件或形式发生变化,而本质特征却不变.因为有了"变式",才能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解决问题,才能多  相似文献   

18.
案例背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学生的数学活动水平,变数学教学过程为学生体验的过程。而我们知道体验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习者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客观事物,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那怎样才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验中学好数学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平面图形─旋转─立体图形"一课的片断,谈一些做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某数学教师的知识水平不谓不高,教学也较勤恳,但教学质量就是上不去。这是为什么?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某一程度后,教学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教学理念。对这数学教师而言,他数学教学的瓶颈就是他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活动过程的理性认识,是数学教师和教学对象、数学教学内容、数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一个由现有水平转化为潜在水平,并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变式将问题转化归结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再从这一相关的问题的解答过程或结论中,通过归纳或类比等迁移得到原问题的结论或者某种解题的启示。这样的变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