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海上日出》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侧重对景物的观察与描写。作者重点观察和描写的是“海上日出的全过程”和“在有云情况下的海上日出”。写“海上日出的全过程”时,突出其“变化快”和“太阳光的强烈”;写“在有云情况下的海上日出”时,作者分两层来写,一是云薄时的日出,二是云厚时的日出。作者在描绘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观时,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这些描写性的词中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陶冶学生情趣。  相似文献   

2.
[课例简析]《海上日出》图文兼美. 课文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写海上日出宏伟壮观的景象. 教学时, 可使用“情境导学法”, 引导学生理解、欣赏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海上日出》是四年级下册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课文的重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的海上日出的景象。  相似文献   

4.
赵华 《湖南教育》2000,(5):52-53
教学目标1 图文结合 ,了解海上日出的全过程 ;2 学习按照事物发展顺序观察的方法 ;3 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陶冶审美情操。教学过程师 :当代著名作家巴金曾从上海乘邮船赴巴黎留学 ,途经红海时 ,他多次观赏日出 ,写下了《海上日出》这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同学们已预习了课文 ,谁知道作者是怎样赞美海上日出的?生 :作者赞美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板书 :伟大的奇观)师 :“奇观”是什么意思?生 :“奇观”就是指奇伟的景象。师 :文章是怎样描绘海上日出时的“奇观”的呢?请同学们小声阅读全文 ,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绘的?(…  相似文献   

5.
《海上日出》是当代著名作家巴金途经红海观赏海上日出奇景后写下的观感,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向往光明的美好愿望。课文结尾写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那么,海上日出到底“奇”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6.
《海上日出》(六年制小学第九册)是著名作家巴金于一九二七年乘船赴法留学途中写下的观感,作者写景状物,把海上日出景色描绘得绚丽多彩,宏伟壮观,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赞颂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激情。《海上日出》着重叙述了在天气晴朗和多云时候的日出景色。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先写自己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接着描绘了通常气候情况下的日出景象,再接着讲特  相似文献   

7.
1.《海上日出》(五年制七册第15课,六年制九册第3课) 课文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的绘形绘色的描写,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激情。根据本文特点,教学时,可以揭释题目入手,把中心句作为突破口。首先,提出问题:从《海上日出》这个题目可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什么?(写海上日出的过程、景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组教材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壮丽奇特和在有云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相似文献   

9.
《海上日出》是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佳作。作者巴金把海上日出的景象描绘得十分奇丽壮观,字里行间洋溢着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追求光明的激情。教学此文应抓好两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1.循序观察课文是以时间为序,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观察的。因为日出的过程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作者以时间为序观察日出的  相似文献   

10.
《海上日出》(六年制九册第3课)是著名作家巴金一九二七年去法国留学途经红海时在船上写的。课文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歌颂了朝阳巨大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下面就《海上日出》一文中几组词语的  相似文献   

11.
海上日出     
一、作品及题解《海上日出》这篇讲读课文写作者在海上几次看到日出的景象,着重叙述了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和在多云的时候看到的日出情景。作者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一九零四  相似文献   

12.
围绕“奇观”抓住特点强化训练──《海上日出》教学思路与简评陕西梁关勤《海上日出》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巴金《海行杂记》,是作者1927年1月从上海乘船赴法留学,途经红海观赏海上日出奇景后写下的观感。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精湛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绘形绘色把海上日...  相似文献   

13.
【重点点击】理解作者对日出过程中景色变化的生动描写,体会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概括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观察顺序来描写海上日出的?【解决方案】作者在海上的旅行途中被日出时的美丽景象所吸引,于是就情不自禁按照日出的不同情景,对日出的壮观迷人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作者主要描写了晴朗时和有云时日出的现象。晴朗时,分别描绘了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变化过程;有云时,主要是从薄云和黑云两种不同状况进行描写的。【难点提示】阅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归纳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日出的动态变化的?【解决方案】课文第三自然段是从日…  相似文献   

14.
《海上日出》是巴金青年时期写成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选自他1927年1月从黄浦江踏上法国邮船“昂热号”赴巴黎留学,以沿途见闻写成的《海行杂记》一书。在这篇只有400余字的短文里,作者展示了海上日出的三种不同的画面(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色变化),三种不同的思想境界(期盼日出——喜爱日出——赞美日出),  相似文献   

15.
日出     
读了巴金爷爷的《海上日出》,我被那美丽的海上日出吸引住了。于是,我决定看看我们长沙的日出。天色还有些迷茫,为了看日出,我很早就起来了,周围很静,人们晨练的声音,草丛中蛐蛐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我坐在河边,仰望天边,静静地等待日出。不知不觉,东方出现了鱼肚白,接着出现了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难点及分析《海上日出》是巴金青年时期写成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结尾“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既照应课题统领全文,又直抒胸臆点明中心。如何紧扣“奇观“这一统领全文的中心词,抓住具体描述海上日出这一奇观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逐段逐句品读,想象场景,充分感知、体验海上日出这一壮丽景观,进而使其真切地感受海上日出的确是“伟大的奇观”,这便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7.
《海上日出》是著名作家巴金脍炙人口的一篇散文。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景物的,我建议根据以下的要点进行教学。一、了解写作顺序,把握全文命脉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阅读全文。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了解后,引导和启发他们联系平时看日出的生活感受,思考下列问题,弄清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1.作者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海上日出的?2.作者是怎样观察日出的?  相似文献   

18.
黄金莲 《江西教育》2004,(13):83-83
理思路、列图表指导背诵叶圣陶先生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透彻。”在教《海上日出》一课时.我做过探索。开始,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学生都感到很闲难。这时,我首先从方法上给予指导,让学生从理解课文入手,去摸清作者思路,从而获得记忆的主信息。通过讲读,搜寻出向往海上日出——描绘海上日出——赞颂海上日出这条思路。紧接着又要求学生读、  相似文献   

19.
《海上日出》是当代著名作家巴金途经红海观赏海上日出奇景后写下的观感.文章情景交融,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向往光明的美好愿望.我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以“奇”为线,给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收到了较好效果.文中结尾说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那么,海上日出到底“奇”在哪里呢?一、“奇”在令人神往“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开篇就表达了“我”观日出心情如此迫切,次数繁多,其景奇异.“我”怎么能不如痴如醉呢?“早起”,说明观日之早,欲望之强,从而表明日出牢牢的吸引着“我”深深的诱惑着“我”,海上日出之“奇”,不正蕴藏在其间吗?  相似文献   

20.
五年制第七册15课(六年制第九册3课)《海上日出》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巴金《海行杂记》,是作者1927年1月从上海乘船赴法留学,途经红海观赏海上日出奇景后写下的观感。这是一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短小凝炼,精湛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绘形绘色把海上日出景象写得绚丽多彩,宏伟壮观,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向往光明、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