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是一种公认的提高学习绩效的方法,但学生的实际协作能力低于预期,多数学生在协作中遇到困难时不会寻求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因此,他们需要学会应用适当的调节策略来提升小组的协作水平。文章利用协作脚本支持学生的协作学习,重点探究不同类型的协作小组如何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协同调节。研究对象为某大学二年级师范生(N=76),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依托开展为期三周的协作学习活动。学生借助协作脚本支持小组的协作学习,并通过录音来记录小组的协作学习过程。研究发现,不同小组的协作学习过程存在较大差异,积极参与调节的小组在协作过程中更多地使用了定向、协商、监控的协同调节策略,不积极参与调节的小组主要使用协商、监控策略;两类小组都很少用到评价与反思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高中英语新课程鼓励学生在参与、探究、协作中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研究者和广大一线教师对协作学习的关注更是日益加深,大家普遍认识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协作学习这一策略能使更多的学生受益。近年来美国英语教学研究界提出“完整语言”(whole language)的概念,它的基本理论是“真正使用”(realuse)语言。而要做到“真正使用”英语,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有必要把课堂教学中的协作学习策略研究延伸到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中去,使学生在课外校外仍能继续在互相协作中提高英语水平。有了更多的英语语言接触。就等于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交流机会,就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校际协作学习被认为是提升教育质量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校际协作学习活动设计是校际协作学习开展的核心,目前校际协作学习缺乏可重用、可共享的活动设计方案。该文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同伴互评策略应用于校际协作学习之中,运用准实验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开展了网络校际协作环境下作业互评活动的设计研究。研究表明:学习者对活动的整体满意度较高,校际协作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互动频繁,交互内容深度处于深度学习范畴,活动对学习者的情感态度、行为和能力方面有积极正面影响,活动有助于实现校际协作学习共同体资源积累和转换。期望该文设计的作业互评活动能丰富校际协作学习活动设计成果,为校际协作学习活动设计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校际协作学习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水平学生之间的知识共享,从而成为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发展学生社会性的重要途径.与班级内协作学习活动相比,校际协作学习更复杂.校际协作学习活动成败的关键是协作学习是否能够真正发生.实践证明,如果没有协作学习过程的具体策略,没有有效的支持工具,学习的协作过程很可能被忽略,导致协作学习本质上的失败.本文以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合作项目2006-2007年度研究课题中成功组织的大型跨地区校际协作学习活动为例,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设计支持校际协作学习活动的有效教学策略和脚手架.作者提出校际协作学习设计中应考虑的八类策略,并介绍了"携手助学"项目中具体策略和脚手架的设计方法.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中小学开展校际协作学习活动提供方法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WIKI的协作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三次对基于WIKI的协作学习活动(以下简称WIKI活动)的观察、调研,归纳了活动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按照教学要素分类,提炼出基于WIKI的协作学习九大策略:主题策略、分组策略、引导参与策略、小组协作策略、WIKI编辑策略、过程支持策略、技术支持策略、外部支持策略和评价策略.据此实施了新一轮的WIKI活动,通过对活动的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从而来检验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开展基于WIKI的协作学习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校际协作学习被认为是提升教育质量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校际协作学习活动设计是校际协作学习开展的核心,目前校际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指导.校际协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增加了学习者认知的广度,但在认知深度方面作用不力.因此,文章从促进深度学习视角出发,运用文献研究、质性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采用“现状分析→理论建构→区域检验→反馈完善”的技术路线,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促进深度学习的校际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理论框架,并介绍了省城内高校间协作的研究个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协作学习在研究生教育中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学生对目前利用协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协作学习的相关因素,并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同时提出了有效组织协作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协作效率低和教学效果不佳等影响了教学工作。协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本研究在分析影响协作学习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影响协作学习的因素及效果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9.
STEM教育注重通过跨学科的协作学习发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近年来,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被广泛应用于STEM教育。然而,其效果如何?其采用的各类技术和教学策略对学习效果有何影响?上述问题的明确有助于完善STEM教育中跨学科的协作学习设计。基于对2009至2019年间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142项相关实验和准实验研究成果的元分析发现:在STEM教育中应用CSCL整体上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且相较于过程类和情感类,其对认知类学习效果的作用最为明显;从学科来看,其对科学、工程学和教育学的影响相对较大;从采用的技术来看,通信技术、动态呈现技术和共享共建技术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更加显著;从教学策略来看,案例式、游戏化、知识建构和探究式等教学策略更能提升学习效果。因此,在将CSCL应用于STEM教育时,应当加强针对情感类目标的设计以激发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和认知成果,注重发挥共享共建类技术在知识可视化表征、知识追踪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整合多种教学策略推进协作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结合ENO国际网络学校的学习特点和我国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特点及培养目标的要求,提出了基于ENO跨国校际协作学习实施策略,进行了活动设计和教学实践,并对学生校际协作学习的态度与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检验基于ENO网校的校际协作学习试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