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词"Against" 在外贸的价格、保险、议付、索赔等具体的外贸业务场合、语境中含义多种多样,给理解及翻译带来很大的难度,为了帮助人们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就其在各种具体外贸业务场合、各种条款和语境中所表达的各种含义及其翻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语境是语言研究的重要方面。它是语言使用或交际的环境,深刻地影响着话语在不同场合的含义。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所以语境与翻译的关系密不可分。小说的语境都是特定语言创设的语境,那么其发生的各种语言及非语言因素必然会在小说中得到体现。语言语境制约着小说翻译中的词义和句子的逻辑关系,语言发生的情景和文化背景更是其要考虑的重大因素。  相似文献   

3.
无论在英语还是汉语的词汇中,一个字或词会有好几个意思,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英语中有许多这样的词或短语,在不同的语境常会有不同的涵义,容易混淆,这种情况无疑会造成两种语言在理解和表达上的误差,也是语言学习中的一大障碍。因此,在作理解和翻译练习时,学生们对此感到无从下手,甚至会闹出笑话。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仔细考虑词汇使用的场合、风格、搭配以及语态等多方面的因素,正确理解词汇的多种含义,找出准确地道的对应词汇来。英语单词jealous一词,意为“嫉妒”如:He wasjealous of Tom’s success after he was told Tom had  相似文献   

4.
汉语"上帝",是由基督教教义《圣经》中的God一词翻译而来。汉语文化语境中的"上帝"能否在我国文化中保持其原有的宗教形象和文化内涵依赖于国人对"上"和"帝"的理解。本文从"上"和"帝"的隐喻来剖析"God"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了几个英语颜色词汇的比喻意义,具体地分析了在一定的语境里颜色一词所表达的不同含义,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英译汉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几个再熟悉不过的词搭配在一起,我们满以为有十足的把握将它们译成汉语,可实际上它们所表达的含义与字面意思完全不同,这就是被我们称之为“似是而非”的英语词语。在做翻译时,我们针对这一类词语,一定要联系具体的语境来理解。为此,笔者遴选了一些常见的“似是而非”  相似文献   

7.
翻译中的失误往往是由于词义的选择错误所致.在英译汉时,词义的准确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所处的语境.语境使词义的褒贬含义和词的搭配关系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更加明确,从而为译者确定词义提供了依据.因此说离开语境,翻译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8.
翻译中的失误往往是由于词义的选择错误所致.在英译汉时,词义的准确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所处的语境.语境使词义的褒贬含义和词的搭配关系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更加明确.从而为译者确定词义提供了依据.因此说离开语境,翻译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9.
语境是人们对言语语用功能解读所凭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本研究以语境层次理论为视角,以电视剧《猎刃》中的人物对话为语料,具体分析"什么"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语用功能."什么"一词的主要语用功能表现为:信息探寻、语篇衔接、强调、表情、否定等功能.同时,这些不同语用功能的产生是受具体会话语境制约的.因此,不能笼统地将其划入疑问词范畴,而是要在疑问范畴内根据具体的语境探索其不同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翻译过程中,单词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一词多义或同形异义、语法结构不明、语义关系不确定、语用含义不明确和文化差异等都会导致歧义。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有助于理解词或短语等语言成分的具体语义,有助于排除歧义。目前歧义结构化解和翻译理论研究尚不成熟,歧义语境论不失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对"心"和"heart"作了比较与对比,并对不同语境下"心"的英译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两个在翻译文化词语时供参考的基本方法:寻求合适的对应词和使用融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蓝"与英语中"blue"这对颜色词极其构成的词语都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分析汉语颜色词"蓝"与英语颜色词"blue"在英语翻译中意义的对比变化,指出在英汉翻译中也应注意到其他颜色词在翻译中意义的变化,并应注意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准确恰当地运用。  相似文献   

13.
语言能力与专业知识的相互融通是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语言能力的教学要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语言素质培养,专业知识的教育目的在于专业技术的语言输出能力。两者要实现相互贯通就必须在跨文化交际的现实语境中进行专业化的教学过程。借助《体验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经验,详细阐明依托式体验教学法的各种模式及实践意义,深入探讨专业化的语用能力与外语化的专业能力之间相互协调的教学前景。  相似文献   

14.
“门”、“秀”作为词缀来源于英语,意义虚化成为类后缀,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里不太常见。“门”、“秀”进入汉语后,经过汉语系统规则的改造。意义逐渐虚化,构词时位置趋于固定,处于汉语构词语素和词缀的“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15.
英汉词汇往往只是部分对应关系,when clause也不例外,故翻译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灵活处理.作者分析了When Clause的几种不同含义,并详细论述了其具体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词汇是语言三大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最能体现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环境的不同,一些常用词及其文化内涵截然不同,这一差异必然给我们掌握词汇的真正含义带来一定的困难。文章从审美角度结合实例对比分析了英汉词汇中最典型的动物词的文化差异,根据审美价值取向角度的不同,阐述了英汉语言中同一动物词的不同甚至相反的涵义,总结了进行英汉动物词对比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英语“隐性否定”的汉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否定”是英语语言中一种常见而又独特的语言现象。只有准确地把握其词汇意义,理解其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段才能进行有效的翻译。借用翻译原则来探讨英语隐性否定的汉译,我们能更深入了解这种语言现象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Context" covers from pure linguistics to the situation in which a linguistic expression takes place, and to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inter-lingual and eross-euhural communication in which contex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achieve information equivalence in all levels. This thesis strives to investigate how context interplays with wording in translation, exemplified with a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to illustrate how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ource language contexts lead to different wordings in translation. It concludes that translators must be context-sensitive to comprehend to meanings of a word in SL. And that's the basis to select an equivalent word of the closest meanings in all level in the TL.  相似文献   

19.
原型、图式与英语词汇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式英语有其历史、文化、语言差异等成因,但学习者词汇认知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原型表征和图式也是造成中式英语的重要原因。原型和图式对正确理解词义及克服中式英语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释义片面、举例失当和文意训释几个方面分析论证了《辞源》和《汉语大词典》对“何其”一词解释的错误,阐述了现代辞书解释词义不能把词语的文意训释作为词语义项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