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磷钨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剂催化合成苹果酯-B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磷钨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剂H3PW12O40/PAn的制备,通过乙酰乙酸乙酯和1,2-丙二醇反应合成了苹果酯-B,探讨了磷钨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剂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磷钨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剂是合成苹果酯-B的良好催化剂,在n(乙酰乙酸乙酯):n(1,2-丙二醇)=1:1.5,催化刺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0%,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50min的优化条件下,苹果酯-B的收率可达85.0%.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用不同种类有机子质子酸作为掺杂酸和聚合反应体系,通过化学氧化法合成导电性较好的掺杂态聚苯胺。通过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并确定掺杂态导电聚苯胺。利用质子酸PAMPS、氧化剂过硫酸铵(APS)和单体苯胺(An)制备出掺杂态聚苯胺及本征态聚苯胺。通过数字式四探针电导率测试仪测定电导率。通过不同质子酸掺杂聚苯胺的电导率的对比确定了PAMPS为最佳掺杂酸。本论文研究的导电聚苯胺的电导率可以达到2.04s/cm。  相似文献   

3.
自制了硅钨酸(H4SiW12O40)掺杂聚苯胺(PAn)催化剂H4SiW12O40/PAn.以乙酰乙酸乙酯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苹果酯.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n(乙酰乙酸乙酯):n(乙二醇)=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0h.上述条件下.苹果酯的收率为71.5%.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在酸性介质中合成了聚苯胺,探讨了合成条件对聚苯胺产率及溶解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对聚苯胺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苯胺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氧化剂与苯胺的投料比为1∶1.5,掺杂酸浓度为0.04 mol/L,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6小时,掺杂对聚苯胺溶解率影响很大,磺基水杨酸掺杂聚苯胺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溶解性最好,为24.7%。  相似文献   

5.
以苯胺为单体,采用水-三氯甲烷-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乳液体系,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PANI-DBSA。考察了功能掺杂酸、氧化剂、反应时间等聚合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了不同反应条件下聚苯胺的结构及掺杂状态的变化,确定了制备可溶性聚苯胺的最佳反应条件。由此方法制得的PANI-DBSA薄膜的电导率可达到10μs/cm,而且可溶于三氯甲烷等普通的有机溶剂中。  相似文献   

6.
以聚乙二醇(PEG2000)为致孔剂,4-乙酰基丙烯酰乙酸乙酯(AAEA)及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为单体,制备具有快速响应性的多孔P(AAEA-co-DMAA)pH敏感水凝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材料的断面形貌,探讨各制备条件对水凝胶pH敏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EG2000被洗脱后可在凝胶内部形成互相贯穿的孔洞结构。当n(AAEA)∶n(DMAA)=3∶1,交联剂的质量分数为0.8%,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1.2%,反应温度为68℃,致孔剂质量分数为10%时,多孔水凝胶的pH敏感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以植酸作为掺杂酸,使用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制备了植酸掺杂的聚苯胺电极材料。聚苯胺呈纳米棒状。结果表明,制得的聚苯胺比电容在1A/g的电流密度下可以达到480F/g。1000次循环后,比电容剩余为初始值的78%。  相似文献   

8.
硅钨钼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制了硅钨钼酸(H4SiW6Mo6O40)/PAn(聚苯胺)催化剂.通过丁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探讨了H4SiW6Mo6O40/PAn催化剂对缩醛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4SiW6Mo6O40/PAn是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在n(丁醛)∶n(1,2-丙二醇)=1∶1.7,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0%,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40 min的优化条件下,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78.5%  相似文献   

9.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稀酰胺(AM)为原料,在 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的作用下,通过共聚合反应成了一种新的阳离子型聚合物。在n(DMDAA C):n(AM)=2:1、c(APS)=2.0×10-2mol/L、t=60°C、T=3h的条件下,所得共聚物的 阳离子度(CD)为45%,相对分子质量为9.4×106。应用实验结果证明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 絮凝作用,同时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以苯胺(AN)为单体、含磺酸根的水性界面活性剂(N,N-双(2-羟乙基)-2-氨基乙磺酸,BES)为掺杂剂、过硫酸铵(APS)为起始剂,利用化学氧化合成法制备含BES掺杂的本质型导电聚苯胺(PANI-BES).产物以四点探针测量导电度发现,经由导电度测试,AN∶APS∶BES=1∶1∶0.6为最佳,并以穿透式电子显微镜(TEM)测试其产物大部分为中空状的,而场发射型扫描式电子显微镜(FE-SEM)测得知不同摩尔比的部分产物呈现中空状,且具有球状、树枝状、片状等形态,再进一步利用X-ray绕射仪(XRD)观察PANI的特性吸收峰、紫外吸收光谱仪(UV-Vis)测其结构状态、热重热示差同步分析仪(STA)测其热裂解曲线,并利用傅立叶转换红外线光谱仪(FTIR)可进一步确认以BES掺杂聚苯胺的化学结构式,利用这些不同的仪器分别探讨PANI-BES的界面形态、表面形态、结晶特性等相关性质.  相似文献   

11.
低毒耐水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等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工艺和配方 .实验得出 :采用弱碱 -弱酸 -弱碱的工艺 ,添加适量改性剂 ,反应温度控制 85~ 90℃ ,反应时间 2~3h ,尿素和甲醛的最佳物质的量的比为 1∶1 .4,尿素按 7 5∶2 .0∶0 .5的质量比分 3次投料 ,可制得低毒、耐水、强度等性能明显提高的脲醛树脂胶粘剂 .  相似文献   

12.
耐水和低游离甲醛脲醛树脂的合成与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合适的工艺条件以提高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综合性能,采用了降低甲醛/尿素物质的量比、改进合成工艺、加入改性剂等3种途径优化了脲醛树脂的合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以甲醛和尿素为单体,添加适量的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改性剂,甲醛和尿素最佳物质的量比约为1.5:1,尿素分3次(11.4 g、0.5 g、0.2 g)投料,反应温度控制在(35℃-85℃),反应时间约60min,用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进行改性,可制得综合性能较好的低毒耐水脲醛树脂胶粘剂.产品质量达到国家相关规定指标.  相似文献   

13.
固体消毒剂过氧化尿素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尿素和过氧化氢为原料采用湿法合成固体消毒剂过氧化尿素,考察了反应物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过氧化尿素的收率和活性氧含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过氧化氢与尿素的反应摩尔配比为1.3:1,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40min,此时过氧化尿素的收率可达到87.32%,过氧化尿素的活性氧含量可达18.81%。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液共混法将水杨酸钠(NaSal)包埋在魔芋葡甘聚糖(KGM)、壳聚糖(CTS)与聚乙烯醇(PVA)共混物中,制备了Nasal—KGM/CTS/PVA缓释药膜.用红外光谱表征了药膜的结构,考察了KGM,CTS与PVA三者的质量比以及NaSal的用量对膜的耐水性、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测定了水杨酸钠的释放率.结果表明:当KGM,CTS,PVA的质量比为2:2:1时,制备的缓释药膜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较低的水蒸气透过性能,NaSal的缓释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柠檬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柠檬酸三丁酯。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催化剂种类、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采用一水合硫酸氢钠为催化剂,醇酸摩尔比为4:1,反应时间为2.5h,反应温度为115℃,柠檬酸三丁酯的酯化率可达96.94%。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浸渍法对SBA-15分子筛进行铈改性,制备了催化剂Ce–SBA–15。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表征结果表明铈改性后的催化剂保持SBA–15高度有序的二维六方孔道结构。将该催化剂用于合成乙酸正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催化剂中铈含量、醇酸摩尔比及反应时间对乙酸正丁酯酯化率的影响。确定较佳操作条件: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0%,催化剂中铈的质量分数为10.74%,醇酸摩尔比为1.5∶1,反应时间为1.5 h。催化剂重复使用试验表明Ce–SBA–15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ZnTiO3 Microwave Ceramics Consolidated with MgTiO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TABILIZED ZNTIO, WAS PREPARED BY DOPING MAGNESIUM OXIDE THROUGH TRADITIONAL SOLID-STATE REAC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ZINC TITANATE CRYSTALS DOPED WITH MAGNESIUM OXIDE GROW WELL AND THE DECOMPOSITION INTO ZN2TIO4 AND TIO2 IS RESTRAINED THROUGH TRADITIONAL SOLID STATE REACTION. BY ADJUSTING MOLAR RATIO OF MGO, BETTER PROPERTIES CAN BE OBTAINED.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CERAMICS DOPED WITH 30% MGO( MOLAR PERCENTAGE) SINTERED AT 1 060 ℃ ARE AS FOLLOWS:THE VALUE OF QUALITY FACTOR IS GREATER THAN 20 000(6. 5 GHZ), TH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ONANCE FREQUENCY IS ABOUT 2 × 10-6/℃,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RANGES FROM 18 TO 22. BESIDES, IT IS PROVED THAT HEAT TREATMENT CAN OPTIMIZE MICROSTRUCTURE AND THE VALUE OF QUALITY FACTOR, WHICH INCREASES FROM 23 833.93 TO 47 584.00 AFTER 2 H OF HEAT TREATMENT AT 1 040 ℃.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CMC/CTS)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CMC/CTS比值(质量比)、甘油质量、聚乙二醇质量及反应温度等各因素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合成条件。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吸水性树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CMC/CTS为3:1、甘油为1.60 g、聚乙二醇为3.20 g、反应温度为25℃时,其吸水率为405 g.g-1,且吸水速率适中,保水性能良好,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高吸水性树脂。  相似文献   

19.
以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SIPM)和乙二醇(EG)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常用聚酯染色改性剂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SIPE)。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转化率,系统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类型及用量,物料的摩尔配比等因素对SIPE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获得较高SIPE转化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EG/SIPM摩尔比为10.6,0.4%的Zn(Ac)2做催化剂,175℃,反应2h。  相似文献   

20.
利用新型催化剂杂多酸H3PMo12O40合成了维生素E乙酸酯,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合成的影响,通过模糊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最优合成工艺:温度40℃,时间3 h,乙酸酐与维生素E摩尔比1.0,杂多酸H3PMo12O40催化剂用量1.2 g,反应酯化率为97.6%.利用IR、元素分析和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了得到的产物为维生素E乙酸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