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值毕业季,校长们的"最后一课"、临别演讲隆重开讲.浓浓的不舍,谆谆的叮咛,殷殷的嘱托…… 在"励志语录"充斥短信、微信的时下,这些被寄望甚高的象牙塔内、学术殿堂掌门人的校长们,会以怎么的"临别赠言"打动人心? 于学生而言,他们既兴奋无比,又彷徨不安.因为他们要面对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的路,他们要被看作"成人",他们要独立做出远比试卷上ABCD选项复杂得多的选择,他们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他们身边不再有人耳提面命,他们可能不得不为自己的单纯付出代价,他们无可回避挫折、碰壁、艰辛与苦痛.  相似文献   

2.
报业新媒体焦点问题:梳理与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报业未来前景的争论自2005年报业"寒冬论"的提出而延续至今,在我们对各大报社领军人物的采访中,他们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见解和理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朱夏炎说"死的是纸,活的是报";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梅宁华说,20年内报纸不会受到致命影响;北京青年报社长张延平说报纸还会稳定若干年,京华时报社长吴海民说报纸绝对会被替代,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韩寒和郭敬明的电影的唯一成功处,大概只有"自我气质"的嫁接。它们非常全面地充盈着两人不同的价值观,且如他们的小说一样——虽可以自圆其说,但品质各有各的问题。因此,也可以这样说,这是他们个人品牌的商业延伸,却不是艺术的新收获和占领。智慧的边角料太多,缺乏节制郭敬明的电影代表了时代突飞猛进中,对"金钱和名牌生活即是成功"这种"真理"的膜拜,韩寒的电影则代表了不屑于这种膜拜,而刻意突出"平凡""简单",其实骨子里自得、"为赋新词强说愁"、投机取巧的那一种情绪。换句话说,如果说郭敬明的"物质至上"有一种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11,(10):62-63
2011年春,中国年轻父母们被"虎妈"的家教"战歌"点中了穴位。这些七零八零"辣妈"们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新生力量,他们既希望子女不再重蹈自己的束缚童年,同时又想方设法添加确保孩子"成功"的保险。在竞争与压力中生长的他们,用比他们父辈更多的科学理念,赤脚在炭火上进行着育儿"试验",也面临着更多的现实困惑。  相似文献   

5.
缪惟 《出版参考》2013,(21):31-32
在世界范围内,能够有资格被称为"国民漫画家"的艺术家可谓凤毛鳞角,但是能够通过漫画赢得自己人生的荣誉,也因为自己的作品赢得了本国乃至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被授予"国民漫画家"称谓的有两位我们耳熟能详的漫画家,他们就是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和日本漫画家鸟山明。  相似文献   

6.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曾经说过:"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学习创造利润"——这已被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公认为当今和未来"赢的策略",也成为传媒集团内部职工与组织双赢的重要策略。2012年,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开展以"强素质、作表率"为主题的读书年活动,正是适应现代传媒集团发展潮流,创造一种鼓励员工自觉学习的文化氛围的一种举措。此活动更是要求  相似文献   

7.
成功不难     
有一位韩国大学生在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地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这位韩国学生发现,在国内读书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他们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取得成功的人。  相似文献   

8.
《全国新书目》2012,(11):27-29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中的艺术巨人和英雄,他们用自己杰出的成就成为众人的偶像和榜样,被冠以"大师"和"天才"头衔,当他们的名号被一次次被提及,更在一代代人心中流传,是因为他们曾经贡献出了自己的才华,为下一个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或跨上顶峰开辟出新的道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中,欧仁德拉克洛瓦毫无疑问的是其中最具有影响力代表人物之一。他代表着浪漫主义艺术巅峰上的一面旗帜,就像他在《自由领导人民》的  相似文献   

9.
观其 《青年记者》2007,(1):72-72
海明威,记者中的作家,作家中的记者,在中国很有人缘. 这可以远溯到中国抗战时期.1941年,42岁的海明威以美国《午报》记者身份,领着同样是战地记者的第三任妻子玛莎来到中国,经香港、南阳、韶关、桂林到重庆.在重庆,先是孔祥熙设宴招待,再是蒋介石"破例"接见,之后是与周恩来的秘密会面.离开中国后,海明威和妻子在新闻报道和回忆中,对周恩来及共产党颇有好感:"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我们和一个中国人谈得无拘无束","我们认为,周恩来是个胜利者,是我们在中国所见过的唯一真正的好人.如果他是典型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话,那么中国的未来将是他们的."尽管蒋氏夫妇"口若悬河般"向他们作宣传,但他们对蒋介石之流没有好感,战事正紧,蒋政府的官员们却生活奢华,玛莎后来更是报道:"蒋是个瘦个子,腰板挺得笔直,穿着一套黄褐色军装,全身无可挑剔,看上去像一具木乃伊."蒋公不幸,在"阳光硬汉"海明威面前,只会愈加衬出自己的"僵硬"、"乏味".  相似文献   

10.
王晓敏 《东南传播》2014,(9):107-109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之间成功互动为研究对象,运用个案分析法考察"@人民日报"成功的原因,探讨其对党报微博之路的启示,最后,在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的关照下,对我国党报官方微博未来的生存路径进行探究,党报微博要办得成功,可以从注重报纸和微博的互补性、亲民表达、找准舆论兴奋点以及加强互动性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宋敏  李淑华 《出版广角》2016,(20):80-82
古今中外,教育史上有无数的教育家(包括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等),他们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向世人展示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其中,对话(或语录)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表达方式,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著作就是"语录体"著作.文章以《论语》和《理想国》为例,阐述"语录体"著作的特点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普通人的网络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互联网初期带给人们的那种匿名安全感正面临着来自脸谱网、开心网、微博等一系列社交网站的强烈冲击。在人人网和开心网上,用户个人主页的照片、电话、住址及个人信息被他们的"好友"随意使用;在微博上,小团体的沙龙讨论和两人之间的私密谈话被瞬间复制向全世界广播;对于那些希望在网络上保持神秘感的人,他们气愤于自己的照片出现在一张张集体合照并且被热情地"@"圈出。……在社交网络中,每个人都有潜质或正在"被社交"。  相似文献   

13.
江澄 《东南传播》2013,(7):81-83
随着网民数量的激增和微博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使用微博来行使自己的"说话权",但"说话权"是否等于"话语权"?女性如何利用微博表达自己的话语权,及其现状如何?这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来研究微博中女性话语权表达的现状,揭示在微博中女性话语权仍然缺失的现状,并对未来女性利用微博表达话语权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1960年代美国年轻人在摇滚乐、毒品和涂鸦中表达自己的愤怒,也在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中寄望更美好的未来,他们相信自己能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但又从来没能摆脱对欧洲古老的贵族文化与生俱来的敬畏和艳羡。作为这个时代的开篇,肯尼迪满足了人们的所有期待。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正聚集着越来越多的被称为播客podcaster的人,他们将自己想表达的思想转录成声音文件放在互联网上,供其他播客免费下载.播客作为下一代网络广播的新技术,以其丰富的网络传播的内容和样式,在"草根"性小众或个人化传播模式下改变着受众的传播角色.  相似文献   

16.
“80后”网迷心理分析——以私人博客和“校内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80后"的网虫们都同时拥有私人博客和校内网,他们有选择性地使用特定网络传播方式作为自我表达的渠道。在决定使用何种网络资源背后的选择性心理是不容忽视的。在使用网络过程中,"80后"的人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应该继续发扬"私人博客"和"校内网"带来的正面心理因素,克服不利因素,应利用好网络资源,而不是被网络掌控他们的心理和生活。  相似文献   

17.
于岸青 《青年记者》2007,(18):74-75
这几年,有一种理论被屡屡引用,那就是在新办报刊之前就要明确:你的报刊要办给谁看。要划分出自己的读者群,要细分读者,进一步细分市场,从而准确找到那些喜欢你的报刊的读者。找到之后,在编辑过程中,要把这个"读者"揣在怀里,藏在心中,时时地为他们着想,按着他们的口味来布料做出符合目标读者群的刊物来。这就是所谓的"读者上帝论"。这个理论成了报刊人的不二法宝,看那些成功的与不成功的经验之谈,必要谈到读者定位的问题,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相似文献   

18.
新闻摄影也打腹稿。就是摄影者在未拍摄作品前,根据自己要去拍摄的主题,酝酿如何取景,取什么样的景;思考构图,构什么样的图。简单而言,摄影"打腹稿"就是在大脑里,把被摄事物,按照自己的思想,合理地安排在画面里,使画面充分表现出新闻主题,并将自己对被摄事物的认知和感受展现出来。腹稿的有无和是否成熟,决定着拍摄的速度和片子的成败。摄影名家与高手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并不仅仅在于拍摄本身,而在于"拍摄之前"或"拍摄之外"的符合实际的"打腹稿"的功夫。因此,要想用图片很好地表现出新闻事物的本质,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就必须学会在采访前打腹稿,并养成打腹稿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任琦 《新闻记者》2015,(5):66-69
伴随着数字媒体一起出生成长的"千禧一代",又被称为"数字世代"。他们的媒介消费习惯有哪些新的特点?他们的日常新闻消费行为呈现出怎样的图景?两项针对浙江当代青年和美国数字世代的新闻消费行为调查,展示了全球化数字化的今天,年轻人日渐相似的多情境、社交化、自我控制、自我表达的新闻消费特点。  相似文献   

20.
梁民 《声屏世界》2003,(1):38-39
作为现场谈话的组织者与参与者,谈话节目主持人只有真正打开嘉宾与观众的心扉,让他们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流露自己真实的情感,才能营造出成功的“谈话场”,节目才会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