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好,爱情!     
【活动理念】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高中年级要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高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异性间相互吸引,喜欢与异性接触与交往。教师应引导高中生深化人际间的情感体验,引导高中生正确对待异性关系,采用恰当的人际交往方式。  相似文献   

2.
黄琦 《学子》2014,(11)
正一、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一些中学生对正常的异性交往存在一些错误的看法和观念,他们将异性交往狭隘化为恋爱与性。而身体和心理的成熟使他们对异性交往有一种渴望,在外力与渴望之间有的中学生选择了妥协,有的选择了反抗,使有些本有着纯洁的友谊的双方走向"恋爱"或偷食禁果,导致了有的学生出现了对异性交往的恐惧,怕交往;对异性存有偏见,厌恶异性,拒绝交往;或认为异性之间不会产生真正的友谊。这可  相似文献   

3.
闵乐夫 《家庭教育》2014,(12):30-31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人际交往先后有两个兴奋点:一个是同龄人的同性交往;另一个是同龄人的异性交往。一般来说,孩子们首先兴奋的是同性交往。少男少女很在意发展同性友谊。一个男孩,会有几个“哥们”特铁;一个女孩,会有几个“密友”特亲。他们年龄相仿,阅历相似,容易沟通,有共同语言。这些孩子渴望与同伴建立类似“兄弟”或“姐妹”的关系,他们感受着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友谊情感,享受着被重视、被悦纳的快乐,当然也会遭遇被误会、被冷淡,陷入苦恼和沮丧的纠结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社会测量法,测查小学阶段蒙汉儿童异性同伴相互交往的状况。旨在研究蒙汉小学生异性同学之间是否能建立正常的同伴交往。对测查的结果作t检验、方差分析等。结果表明,整个小学阶段,蒙汉、城乡儿童,异性同伴相互交往的程度远远低于同性伙伴相互交往的程度,异性同学之间缺乏足够的交往;异性同学相互交往的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年级差异,但不存在民族差异和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5.
何志章  杨武 《现代教学》2014,(4X):68-70
<正>初中阶段,正是男女生交往的敏感期,特别是初二学段,男女生如何交往成了敏感话题。有的同学之间出现了相互倾慕现象,上课传纸条、课间课后亲密交往;有的对恋爱充满好奇,沉迷言情小说;也有的视异性交往如洪水猛兽,谈虎色变。学生如果不与异性交往,易造成性格的缺失;如果与异性交往过于亲密,易影响学业和身心发展,这也是家长和老师最担心的问题。有调查表明:初中学生的最大困扰不是学习上的问题,而是异性交往的  相似文献   

6.
张伟 《辽宁教育》2023,(12):59-62
小学高学段学生有分寸地与异性交往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议题。教师在心理主题课中,通过视频情景再现、言语赞美、闯关游戏、续演心理剧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掌握一定的异性交往技巧,从而建立高质量的友谊。  相似文献   

7.
中学男女生交往是正常现象,男女生之间建立正常的友谊也是现实存在的.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情窦初开,异性相吸是青春期的正常心理,相互有好感,对异性有着一种神秘感或想较多地接触异性,这是青春期的需求,也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8.
【活动理念】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学生在生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心理上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新体验,进入了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表现在人际交往方面为开始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有了解异性、接近异性的欲望。异性同学间相互欣赏、相互吸引,这是他们走向成熟的表现。异性间健康的交往有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会使学生性格开朗、情感丰富、自制力增强,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性心理。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结交异性朋友是正常的人际交往需要。但由于青少年心理发育的不成熟,有可能会存在着诸多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常见的有以下现象:个体异性交往的困惑:在集体交往或小组交往的过程中,某些异性之间难免会形成比较频繁、亲密的个体间交往,这些交往可能是正常的,但很容易引起同学、老师和家长的猜疑和议论,从而带来压力和困扰。这种异性间的交往也可能逐渐超越正常友谊的界限,过早地涉入爱河,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单相思:某些青少年对异性言谈举止的误解和迷惑,或由于自己的各种主观感情体验的影响,单方面对某个异性产生爱意,从…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异性交往存在的问题及辅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少年时期是异性交往的敏感期,也是异性交往的频繁期。这个时期的异性交往比童年时代的异性游戏来得复杂,比成年时期的婚恋来得微妙,比任何年龄的同性和异性交往都难以驾驭,加之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异性交往中必然会发生不少问题。而青少年异性交往有利于增进对异性的了解,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在学习上得到异性同学的帮助,促进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正因如此,必须帮助青少年解决异性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一、青少年异性交往存在的问题由于得不到应有的指导,加之社会转型、环境变化,使青少年异性交往…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发育,心理上也开始产生变化。其中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与异性同学交往不再是那样“两小无猜”。与他们小学阶段相比,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方面,他们希望和异性同学交往,另一方面,又害怕和异性同学个别接触,在异性面前表现得羞羞答答,甚至局促不安。在这种  相似文献   

12.
<正>【使用教材】山东人民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二课【内容标准】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良好的心态、恰当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发展与异性同学的友谊。  相似文献   

13.
来信四则     
<正>菁灵姐姐:我之前和一男生互有好感,老师和家长多次找我谈话,我决定终止"恋爱"。现在他仍想接近我,但我想从中解脱出来。我该怎么办?王晶保持友谊拒绝早恋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同时开始进入了异性亲近期。这一阶段与异性同学容易产生亲近感,也容易早恋。早恋往往让初中生迷茫,它在给初中生带来短暂甜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时期,而青少年阶段的异性交往,又是实现其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链条.随着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异性之间交往的愿望日益强烈,但由于其既缺乏异性交往的心理准备又缺乏相应的经验和技巧,难免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因此,从理论和实证系统研究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问题,指导青少年培养异性交往能力和积累异性交往经验,为其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时期,而青少年阶段的异性交往,又是实现其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链条。因为人不可无群,在男女参半的社会中,青少年必然面对异性交往,只有学会与异性交往,才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一、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问题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即在与异性交往方面存  相似文献   

16.
中学时代,是花的季节,也是雨的季节;有时是春花烂漫,有时是烟雨凄迷。那些渴望理解的少男少女们,在求证成长的路上,除了寻找同性间的友谊,同时也寻找着异性间的友谊,并且希冀这份纯洁的异性友情能跟随他们走过春,走过夏,走过长长的少年期。我们尊重和理解他们,因为我们也是从那个阶段走到今天的,我们也和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一样,在体味成长的快乐和烦恼时,曾经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对友情的需求。因为拥有相同的经历和感觉,所以也就有了这一期的话题。本刊采访了广州市六间中学的30位中学生,有八成同学表示:有要好的异性朋友,但绝不是恋爱。但当他们与异性交往较密时,就会受到家长或老师提出的“不要早恋”的告诫,使他们在与异性同学交往时背着沉沉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7.
一、团体辅导的理念与设计 在异性交往这个学生关注的问题上,通过团体辅导,让学生在同一目标的指引和同一规范的约束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和协同活动,从交流、分享、相互启迪中获得成长,从而达成青春期重要的社会化目标。为了让学生能体验异性交往,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中学生对友谊的需求更加强烈,他们好交往、重友情,希望得到同伴的接纳与认同。由于异性同学交往中存在着历史和文化影响,所以这种交往或带有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9.
采取问卷测试形式,从北京市一所普通不完全中学中选取全体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共469人来探讨初中生异性之间、同性之间交往障碍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异性之间无交往障碍和一般交往障碍的占绝大多数,随年龄的增加比例数减少,初二最为突出;有轻度交往障碍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有严重交往障碍的占少数。进入初中后同性之间都存在交往障碍,随年龄的增加,交往障碍随之增加,初二减少。  相似文献   

20.
【活动背景】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随着性生理的发育,两性差异开始明显。男生女生的相处,也从两小无猜进入到异性疏远期。但是,表面上的疏远掩盖不了少男少女对异性的好奇。因此,引导学生客观认识性别差异,鼓励异性同学问的友好交往,将有助于学生塑造自己的性别角色,培养学生良好的异性交往态度,也能够为即将到来的青春期的异性交往铺垫“自然、大方”的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