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现状,概括其特征表现,探讨高职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维度,为我国高职生学校归属感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进一步丰富和验证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2.
王立高 《高教论坛》2016,(4):111-114
选取广西2所高职院校的722名新生施测,探索学校归属感现状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表明,高职新生的学校归属感处于中等水平,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差异、专业类别差异、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差异,不存在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存在负相关。建议高职院校在深化综合改革中提升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构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缺失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成长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表现出学校归属感缺失,要改变现状,需要通过加强管理、改善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工作来建构高职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  相似文献   

4.
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形成的,在感情和心理上对学校的认同和投入。随着高职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提高,学生对学业会更加重视,而且有更强的学习动机,同时也能提高主观幸福感,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水平,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学校环境,提高教师支持,营造班级氛围,促进同伴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当代高职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归属感、责任感及成就感的状况,并对建设改善校园管理、专业建设等提供参考,采用抽样方法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及个人访谈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该校电子工程系学生大多数对学校的认同归属感和校园责任感较强;遇到问题会找辅导员或相关领导解决问题。但与教师或辅导员沟通,参加集体活动方面还有待加强。通过分析得到,影响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的因素有自身性格、人际关系、学校环境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远程学生学校归属感培养方法探讨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影响高校远程学生学校归属感形成的不利因素与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远程学生学校归属感培养方法:加强网上虚拟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学生实体的支持服务、发挥师生交互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调动远程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随后,以中国地质大学远程教育学生为例,进行对比测验,并对测验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实了上述方法对提高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学生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让学生在一个认同的、有归属感的学校生活和学习,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各种因素进行探究,以便找到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学生的困惑。环境、成长、规范、关系和情感因素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程度较大,是组成学校归属感的主要因素。学生的家庭背景、经历等会影响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的强度。一般来讲女生的学校归属感比男生的要强。担任学生干部或参加社团活动都会增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因此,学校要开展一些针对性活动,教师要多关怀和帮助学生,多利用网络途径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从而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8.
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学校这一组织的认同和关联程度。由于反学校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影响,师生关系的淡化,中学生学校归属感正日趋缺乏。要培养中学生归属感,办学理念应体现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设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尊重每一位学生,加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孙晓霞 《考试周刊》2012,(59):156-157
本文主要探究高职贫困生学校归属感、自我概念与其教育复原力的关系,采用问卷法调查了江苏南京三所高职院校1362名高职生,通过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论是:教育复原力受学校归属感和自我概念的影响,自我概念对教育复原力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学校归属感可以通过自我概念间接影响教育复原力。  相似文献   

10.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幸福感较低,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可以采用以下途径:完善学校管理,增强教师归属感;提供多种平台,促进教师更好发展;加强学生管理,优化师生关系等途径来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研究型辅导员内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向研究型方向发展。高职院校研究型辅导员应秉承科学化、专业化观念,以高职学生为研究重点,从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出发,探索高职学生工作规律,掌握相关学习资源与学习技能,培养问题意识,进行实践——反思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作。  相似文献   

12.
体育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方式和水平不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需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笔者通过对体育类高职学生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实验,探索出英语合作学习新模式,得出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阐述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高职院校加强科研工作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职教育长期以来围绕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展开,使得高职学生非专业素质严重缺乏.不仅与用人单位的择才理念形成强大反差,而且制约了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本文从学生获取职业与岗位的视角.对高职非专业素质培养的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对非专业素质培养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motional engagement with school of a diverse sample of 909 students in post-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therlands. Using multilevel regression analysis, we assess the role of students'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school experiences, and their interaction, in students' emotional engagement with school. At-risk students do not report lower levels of emotional engagement, except for students using (soft)drugs. While Dutch dropout prevention focuses on fostering a sense of belonging through enhancing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we do not find a significant role of perceived support from school staff in students' sense of belonging.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classmates is more important to engage students in post-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ceiving an academic fit is most prominently related to the emotional engagement of vocational students, indicating that a sense of belonging should not only be defined in social, but also in academic terms.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办公室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阐述了高职院校办公室在学校管理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办公室工作的五大职能,探讨了当前高职院校办公室开展工作所面临的各类问题及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办公室的管理,提出一些有关加强办公室工作管理的措施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宋环  王辉  杜静 《辽宁高职学报》2008,10(6):107-108
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其诚信教育不容忽视。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他们诚信意识较淡薄,诚信缺失现象较为严重。怎样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这对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手段,要根据高职教育教学规律、企业岗位人才需求规律,认知实训基地内涵、功能,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的形成模式、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是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设计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多是本科压缩型、以阅读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重笔头轻口头、重讲授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本文在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特点,探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探索研究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