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里的媳妇乡下的婆”。结婚初期,我一直担心妻子与母亲是否能和谐相处,因为她们毕竟没有血缘关系,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也是明摆着的事实。远在乡下的母亲也迟迟不肯进我城里的小家,即使偶尔来看我们一下,母亲也只住一两天便匆匆告辞。在妻子面前,母亲总说老家忙,有许多农活要干。其实,母亲早已从农田“退休”,所谓农  相似文献   

2.
王文婷 《陕西教育》2005,(10):46-46
女儿处处受宠.九岁了.每天还是要哭上几遍。她什么事都可以哭:橡皮掉地上会哭起来.在开怀大笑的同时听到一句不合自己心意的话也会大哭特哭……我初与这小人儿相处.着实感到惊奇不已。可婆婆说:她就是这个性格.天生的.没法改了。  相似文献   

3.
一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儿时,日子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要让手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让我周身流遍慈爱。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是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我问她,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是星  相似文献   

4.
与母亲约会     
结婚17年了,我妻子想让我陪另一个女人吃晚餐、看电影。她说:"我爱你,但我知道有一个女人也很爱你,并且希望和你再相聚。"我妻子说的这另一个女人是我的母亲。母亲独自生活了20年,但是由于工作和两个孩子的缘故,我很少有时间去看她。  相似文献   

5.
一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没想出来。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儿时,日子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会给我煮两个鸡蛋。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是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时我问她,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还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不寻常的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无足轻重,而对一位母亲  相似文献   

6.
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相似文献   

7.
一、调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初看上去,这话只是告诉了我们:谁,在田野散步。若真是这样,冒号后几个词语的“位置”就可以调换,因为调换后的句子也同样能反映出这一内容。而实际上,原句一经改变,它就不能再现生活:1.“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2.是“我”陪伴着“我的母亲”,不是“我的母亲”陪伴着“我”;是“我的妻子”带着“我的儿子”,不是“我的儿子”带着“我的妻子”。所以,在田野里散步的是:“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是有序生活的再现。生活为何要安排得…  相似文献   

8.
一 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儿时,日子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要让手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让我周身流遍慈爱. 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是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我问她,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还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不寻常的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无足轻重,而对一位母亲来说,却惊天动地.  相似文献   

9.
杨莉婴 《考试周刊》2014,(10):40-40
<正>一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有一篇题为《散步》的课文,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有关亲情的故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初春一天,"我"带着母亲、妻子、儿子去田野散步。"我"和母亲走在前面,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后来走到岔路口,母亲说走大路,因为大路好走;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我"当即拍板:"走大路。"不料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最终是依了儿子的主张。小路不好走,于是,"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一家三代四口在小路上散步。课文的结尾非常精彩,请看原文:  相似文献   

10.
开学第一天,我笑着走进教室,对大家说:“同学们,过年时,大家一定收到了许多礼物,今天老师也要向你们要礼物。”同学们都笑了起来,显然不相信我的话。我继续认真地接着说:“我们已经相处了两年半的时间了,在过去的时间里,由于老师性子急,有时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我的母亲     
清早,母亲打来电话说是要来看看,叫我去车§站接她。算算时间,母亲该来了。母亲没有手机,打电话回家问问,妻子说母亲到家了。不是说要我接吗?一问才知道母亲是因为让座。在桥头,一个脚有残疾的年轻人上车了,而这时车上没有了座位。于是,母亲谎称自己到了,将小伙拉到自己的座位上,自己走了两里路才到家。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鞭子     
小时候.母亲常说我跟鞭子缘。母亲怀我八个月时正,疆土“上改”,家里被划成“富农”,过堂、挨斗,逼交藏起来的金银财宝。仅有的几头牛、几间土房、几亩地全被分光,哪儿还有私藏的财宝?人家不相信.家里的男人女人挨个儿被提审,母亲也挺着大肚子被唤去。  相似文献   

13.
提前认路     
莫小米  高莹之 《高中生》2010,(16):29-29
母亲来市里,说:"这次说什么我也得住上一周,好好调理一下血糖。"妻子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天,母亲都要在小区和汽车站之间的路上来来回回走七八趟。妻子告诉我,我不以为然:"医生说,糖尿病人要多走动一下,何况妈妈熟悉这条路。"  相似文献   

14.
“狼爸”诞生:说服妻子支持棍棒教育我是被母亲打出来的.所以当我看到无数人狂热推崇西方散漫式教育而无情抨击中国传统教育方法时。我感到心痛.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向大家证明点什么。  相似文献   

15.
我敢说“儿不嫌母丑”这句话如果不是母亲的一厢情愿。就是儿子已经长大成人,经历了许多事后.能以一个成人的角度来理解母亲时的认识。我还敢说,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百分之八十都嫌母亲“丑”。只是我们做母亲的不愿意承认罢了.只不过孩子们所嫌弃的母亲丑的地方不同罢了。有的孩子嫌母亲长相丑,有的嫌母亲衣着丑.有的嫌母亲语言丑.有的嫌母亲行为丑.有的嫌母亲灵魂丑……  相似文献   

16.
母亲     
佚名 《陕西教育》2005,(8):53-53
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我们姐妹四个好好读书,她对我们非常严厉。那时我们还小不懂事.心里总是暗暗责怪.偶尔产生一些逆反心理。现在想来母亲真是用心良苦。她的四个女儿.三个是本科生,一个是研究生。都很优秀。大女儿和二女儿是国家公务员.小女儿在山东济南一家国企做技术部门主管。母亲说:“我这几十年辛辛苦苦赚的钱.省吃俭用全部用于智力投资了”。的确,仅靠父母微薄的工资,供养我们四个孩子读书真的很吃力。  相似文献   

17.
她的刘海     
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我也是父亲的第二个孩子,我是父亲和母亲的孩子,而那个女孩,她不是,我管她叫姐姐。后来我和母亲搬出了那个家,那个时候我还只和母亲的梳妆台一样高。离开父亲的时候我抱着自己的玩具被母亲抱出了家门,头靠在母亲的肩窝里,没有哭。从此,我们走出了那座房子。父亲说:“我送你。”母亲微笑着点头:“我该走了。”父亲为母亲打着伞,雨水滴湿了母亲的左肩,我看见了。自我满月就一直和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母亲不在,她为了那个姐姐把我放在这儿,她说太忙。打小我的印象中只有两位老人的存在,而忽略了母亲,那个太忙的母亲。…  相似文献   

18.
小学毕业后,我到镇上读初中。开学那天,母亲起了个大早。她为我找来一个星期的换洗衣服,又为我煮了两个鸡蛋。整个早上,母亲绕着我的行李箱团团转。钥匙、钢笔、本子,她像个老太婆一般念叨着。出门前,她又把箱子打开,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送我去上车的路上,母亲的唠叨比以往更甚,她说到学校后要和同学好好相处。不要和同学吵架,咱种田地的人,没钱没  相似文献   

19.
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母亲是不爱我的,甚至讨厌我。所以,一想到"母亲"这个词,我的心就隐隐作痛。母亲性子急,父亲性子慢,他们两人在一起总会争吵,而首先挑起"战事"的总是母亲。我的童年几乎是在他们的吵闹声中度过的,那时真恨不得早日离开这个家,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地方。记得上小学一年级时,冬天的早晨,我哭着不想起床上学,母亲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把我从  相似文献   

20.
出走事件     
正月初三,我值班回来,街灯一路辉煌。迎门,妻子神色奇怪地立着,室内没有往日我熟悉的反应和气氛,我说阿鑫呢?妻子说:出走了。我问妻子,怎么回事?无非为了一道数学题,儿子失去了耐心,问他母亲,你会做吗?孩子眼里解不开的题,大人当然也困难。妻子让儿子动动脑筋。于是,争执起来,一气之下,妻子说:你这种态度就给我滚出去。阿鑫毫不犹豫,便离家了。过后,岳母问:鞋子你帮他穿了吗?我摇头笑道:照这种说法,还要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