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十九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列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激变”,他从原来的贵族的“托尔斯泰主义”转变到农民的“托尔斯泰主义”立场上来了。在“新”的世界观指导下,作者进行了更加辉煌、更加艰巨的思想探索和总结,《复活》这部作品既体现着作者的“托尔斯泰主义”的主观说教,也反映着他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的艺术光辉。《复活》是“托尔斯泰主义”在思想艺术领域里处于复杂矛盾中的忠实记录,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在俄国动荡不安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一种积极性和弱点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2.
从提炼情节、塑造人物到锤炼语言,从生活到艺术,毕生的辛劳使托尔斯泰攀登上了世界艺术的巅峰。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创造态度比他的作品本身更上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的故事情节深受民间故事艺术的影响.它的很多情节片断与中国民间故事不少类型都十分相似、相近,如孙猴出世与创世类故事,二郎神斗法、车迟国斗胜与两术士斗法模式,无底洞地涌夫人的传奇与老鼠嫁女故事等等。因此,《西游记》的情节模式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它的情节场面描写的模式化、重复现象有其民间性的原因,从作品成书过程特点,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少儿的审美心理等因素出发,可以对此现象予以较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4.
屠格涅夫,作为俄罗斯的文学名家,以其独特的风貌区别于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癫狂状的心理剖析”而独立于文坛。他——是一个古典式的精美艺术匠。擅以巧妙构思、优雅美丽的悲剧故事,以及贯穿一切作品的抒情情调感染每一位读者。阅读他的作品,尤如晶尝甘醇的美酒,使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5.
冯梦龙《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故事原型来自民间说话人,它的以寡妇为对象的讥嘲情节似乎不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产物,因为中国民间对于寡妇再嫁没有非议,民间笑话对寡妇再婚的讥嘲也古今都未见到。以寡妇为对象的讥讽情节在中国民间没有被接纳而生根衍化。在国外民间故事中,也没有这类教事,但就“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故事组成的情节单元分别来看,则是有线索可寻的。该故事三个情节单元分别对应于德国、印度、小亚细亚等地的三则民间故事,可以认为:“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故事当是中国民间说话人和冯梦龙有所触发,捏合上述三则民间故事而成,此国外三则民间故事可能就是其故事源头。  相似文献   

6.
托尔斯泰一生都在不断地探索,寻找救世药方,得到答案是“爱”。“爱”在不同时期作品中表现不同。童年的“爱”是纯洁、朦胧的;青年的“爱”明确指向下层人民,带有施舍意味;到创作中期,“爱”进一步深化,肯定人民,赞扬人民;到晚年世界观转变后,“爱”的思想成熟,爱一切人。这种“爱”实质上是原始基督教中的博爱。他的爱有很大的局限性,在现实中行不通,同时也具有进步性,它深化了托尔斯泰的创作  相似文献   

7.
晓苏是故事大王,故事是晓苏小说的主要审美形式。无论是他的“油菜坡”系列,还是大学故事,都非常注重情节,一个个精致的故事,让人应接不暇。晓苏的故事比较中国化,也就是他更多地吸取了中国传统故事和民间故事的营养,不玩西方的那种叙事圈套,不设置迷宫,不故弄玄虚,让人读后不知所云。晚苏的故事很民间,既反映着日  相似文献   

8.
爱伦·坡恐怖小说的语言艺术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作家爱伦·坡以诗歌、短篇小说和文艺理论著称于世。他力主“为写诗而写诗”①的艺术原则,追求“美”、“纯”和“音律”“,注重作品的艺术价值而不是认识价值。他的短篇小说大多讲述恐怖、惊险的故事,作者在故事中“力图制造惊险、恐怖和强烈感情的效果”,使作品具有“梦魇般的魔力”。③其作品中的恐怖魅力除了源于情节的精心构思外,要重要的还在于作者娴熟地运用语言营造特定气氛,因为,“一位作家的技巧,说到底,总是运用语言的艺术”,这也就是为什么同一个故事由不同的人讲述会有迥然不同的效果。因此,本文拟从叙述话语的…  相似文献   

9.
试谈托尔斯泰是怎样创作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伟大的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诞生一百五十周年。这位被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伟大作家,虽然离开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他的作品仍以不朽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依然“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  相似文献   

10.
本事、故事和情节 ,是叙事作品分析中经常遇到的三个互相关联又性质不同的概念。一般地说 ,本事与故事、情节较易分清 ,故事与情节常混而不分。现代文艺学为深化叙事作品的艺术分析 ,吸取现代叙事学理论成果 ,对三个概念作了明确区分。简言之 ,本事是指作品的故事情节所依据的原本的真实事迹 ;故事是指对本事艺术加工后按时间顺序存在而有待进入作品的事件 ,或可从作品本文中抽取出来按时间顺序叙述的事件 ;情节则是在精心设计的文本结构中按艺术逻辑叙述的故事或事件过程 ,情节往往打乱事件的时间顺序 ,更强调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叙事技巧。从…  相似文献   

11.
托尔斯泰高度评价老子思想,其思想中有与老子相近的观点,如"禁欲"和"无为"。他提出了自己的"勿以暴力抗恶"的主张,认为这与老子的"无为"相通,并以老子"柔弱胜刚强"佐证。他看到统治阶级的奢侈享受,和老子一样反对统治阶层扰民。但是,将二者比较后可以发现,托尔斯泰在接受老子思想的同时进行了带有浓厚博爱色彩的变通。老子"无为"是深谋远虑的治国之策,托尔斯泰的"无为"则带有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埃德加·爱伦·坡的短篇小说总是能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奇和酣畅淋漓的阅读快乐,这与他对小说从形式到内容的独具匠心不无联系.在短篇惊悚恐怖小说《一桶白葡萄酒》中,爱伦·坡选取了独特的叙述视角,通过谋杀者之口,讲述了一桩蓄谋已久的报复事件.为了营造压抑恐怖的气氛,爱伦·坡在小说中运用了一系列的象征元素,为小说的故事情节蒙上了浓浓的神秘气息,将小说的整个氛围推向了极致,充分体现了其一贯秉持的“效果论”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3.
《说岳全传》作为岳飞题材集大成之作,其神怪情节历来为小说家所诟病。但是,对于这些超现实的故事情节,也不能一概斥之为糟粕。一方面,这是作者对故事本身的构造,情节要素之间具备"因果关系",发展符合或然律或必然律;另一方面,某些情节或许荒唐,却取材于早期民间传说,反映了民众的爱憎和信仰。神怪情节借助神话、仙话与鬼话三种民间文学样式进行"安排",丰富了故事情节,迎合了大众审美,其出现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小说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伤逝》和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都是描写婚恋题材的小说。鲁迅以启蒙者的立场写了人物激越飞扬后爱情的悲剧意蕴;张爱玲则是从世俗的人性写看似成功喜剧背后的无奈与苍凉。两位作家从不同的角度完成了对"五四"时期的爱情神话的解构。通过两部作品的比较,可探究到张爱玲与鲁迅的文化关系,以及两人在思想深层的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15.
伍子胥复仇是中国古代众多的复仇故事中情节最为波澜壮阔的复仇故事之一。就目前可见到的材料看,记录其事的典籍很多,而且基本上都对其矢志复仇之事进行了歌咏或演绎,使得这一故事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其中,司马迁的《史记·伍子胥列传》在该故事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第一次将伍子胥故事的整体脉络梳理清楚了,更在情节增删中体现了赞美复仇的情感倾向,并且在其实现复仇过程的描写中渗透了司马迁本人特有的观念和情感取向。  相似文献   

16.
美国现代主义文学时期的代表作家海明威创作的许多短篇小说语言简洁,对话生动,内涵丰富。《一天的等待》是其中的名篇。然而在看似简单的情节中却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故事中九岁的小孩由于知识的缺乏产生对于温标的误解只是他一整天等待“死亡”的表层原因,其深层次的根源在于美国文化中倡导的内敛和坚忍克己的男子汉气概。  相似文献   

17.
小说集《呐喊》鲜明地体现了鲁迅回忆的精神丝缕,其中《故乡》《社戏》《鸭的喜剧》三篇较有代表性,体现了他的回忆冲动。透过这三篇回忆性小说来观照鲁迅的现实世界及精神世界,就不难理解其回忆的原由、回忆中的情感倾向及心理状态。《故乡》中的"怨乡"逃避,《社戏》中的温馨与人性的美好,《鸭的喜剧》中鲁迅与爱罗先珂的深厚友谊,都是鲁迅精神丝缕中重要的情感凝结。鲁迅以一种独特的回忆方式展现其心理的渐变历程。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埃德加·爱伦·坡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哥特式短篇小说,开创了“心理哥特”小说的先河。同时,在创作理论上他提出了“效果统一论”,并将该原则付诸于他的文学创作实践。文章将该理论应用在对其名篇《丽姬娅》中哥特艺术的研究上,从人物刻画、背景和情节等方面分析与论证坡是如何成功地制造哥特式的悬疑与恐怖。  相似文献   

19.
《月下小景》是沈从文的短篇故事合集,其内质便是改写后的佛经故事。在外8篇中,沈从文努力模拟着"故事"现场,探索着"讲故事"的方式,并在其中渗透了他对人生和重铸人生的哲理性感悟。通过分析《月下小景》中的8篇故事,能够窥探沈从文的"故事特质":首先,"远方"在沈从文说故事的手法中,被视为一切故事的源头;其次,故事是可以复述的,故事的完成至少是两重的创作结果;再次,故事都包含某种有用的忠告;最后,故事是超越一切历史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Viewing Tolstoy’s works from psychological and intellectual perspectives demonstrates his approach to children’s literacy and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reasoning, which he presents in his writing for children and the stories he includes in his New ABC book (1875a) and four Readers (1875b). This article examines Tolstoy’s reasoning approach in educ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is real happening stories for children. Some of Tolstoy’s ideas about upbringing that are expressed in his stories are similar to ideas of 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and a Swiss developmental physiologist contemporary to Tolstoy, Jean Piaget (1896–1980). Tolstoy’s real happening stories treat situations that a child might actually experience; they propose and teach scenarios that might influence a child’s or an adult’s thinking about ways to obtain an education. Thus, in Tolstoy’s approach to children’s education, reasoning becomes a pedagogical tool, used to develop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