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像其他信息传播活动一样,新闻传播活动主要由信源、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和受众五个要素构成.其核心内容是新闻传播者向广大受众传播新闻信息. 要想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我们需要从不同受众的心理需求去定位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2.
陈刚  郭嘉  周榕 《传媒》2009,(12)
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品牌的塑造者.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受众被称作信息传播的"目的地"和传播效果的"显示器",受众对信息的反应是传播过程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只有理解受众对媒体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的传播.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仍占56%的大国,农村居民是我国人口构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电视媒体是我国农村覆盖率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媒体,因此研究我国农村的电视媒体受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当前,报纸文风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新闻战线》就如何改进文风进行讨论,很有必要。本文试从报纸的宣传意图与新闻价值的关系切入,探寻当前报纸文风问题的解决途径。报纸作为一种舆论工具,大凡拥有者,使用目的莫过于传播自己的宣传意图。然而,传播与受传间相互存在客观规律,传播者的主观宣传意图,只能凭借接受者对传播内容的客观需求来实现传播,其间的客观需求就是新闻价值。受众主动从报纸上接受的是自己欲知而未知的新闻,而并非传播者的宣传意图。从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关系可以看出,传播者的宣传意图,犹如被承载的货物,新闻信息恰似承载的车…  相似文献   

4.
注重受众态度 提高传播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晓强 《传媒》2011,(3):70-71
受众接受信息的效果如何是衡量传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作为传播者,媒体应了解受众的需要和兴趣,注重其心理需求。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于一家媒体来说,注重受众态度,提升传播质量,是制胜发展的关键,是媒体生命力所在。受众心理越来越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重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心理越来越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重视,这是因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是一项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它除了要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迅速的原则之外,必须充分尊重和体现受众的意愿和心理,以期达到有效的传播。受众心理是指新闻信息接受者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心理特征,它是影响和制约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受众需求的产生与变化,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过程,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反馈等,都与受众心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受众的逆反心理是指受众由于受某种原有立场、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产生与传播者的传播意图相反的一种心理倾向.受众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对传播内容或传播者的不满、怀疑、反感、抵触乃至否定、排斥,是一种对媒介信息做简单的感情的逆向思维和反向理解的心理意识,因而能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筑起一道抵御信息的心理防线,使媒介信息的含义扭曲、变形,使信息传播的力度减弱、转向,致使传播受阻甚至产生负效应.受众的逆反心理广泛而长久、渐进而深刻地影响着大众传播的效果.它可使受众对传播信息的接受值为零或负值,即产生零效果和负效果.对此,本文试从传播学、心理学角度予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汤庆 《新闻知识》2003,(7):46-46
大众传播学认为,信息传播是双向的而不是一厢情愿的输送。受众群体接受我们的新闻报道也是有选择地去接受,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理想的传播效果是传播者和接受者对事物能够达到共识,产生共鸣。受众只接受那些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真实的、表达准确的、以平等交流方试进行报道的新闻。因此,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8.
朱倩 《新闻世界》2014,(8):373-374
媒体在传播信息时要考虑受众的心理需求,受众在选择信息时也有其心理规律,在网络事件中,这种规律变现得更明显突出,本文以传播心理学为角度从传播者和受众出发分析网络事件。  相似文献   

9.
任晖 《新闻世界》2013,(6):311-312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着重从受众的角度对传播效果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受众接触媒介是基于个人心理和社会需要以期获得满足的选择性活动。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既有形态,也颠覆了过去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不同,微博用户不但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采集者和传播者,受众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本文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在分析微博爱众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微博受众的“使用与满足”诉求。  相似文献   

10.
受众与信息     
珞珈 《出版科学》2016,24(3):0-0
媒体与受众同媒体与信息的关系一样,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离开媒体,受众难以获取有效信息,没有受众,媒体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信息是媒体与受众联系的重要纽带,传统媒体如此,网络媒体更是如此。不同的是,在传统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媒体与受众的界限是明晰的。在媒体融合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参与信息传播,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同时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媒体与受众的界限逐渐模糊。当今时代,受众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参与信息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大大增强,在信息的传播和消费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不仅要研究媒体与信息的联系,而且要探讨受众与信息的关系,研究受众在信息的传播和消费中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受众研究10年的简要回顾众所周知,新闻传播活动包括新闻的传播者和新闻的接受者,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将新闻的接受者称为“受众”。受众,是一个集合概念,是指一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获取新闻的人,而不论其社会地位如何。受众研究,旨在研究受众接受新闻传播的规律。它以新闻传播的接受者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为研究手段,借鉴传播学、社会  相似文献   

12.
著名记者郭梅尼曾经说过,记者"心中有杆时代的秤"。当前,在媒介形态多样化和信息传播分众化的现实条件下,受众对信息接触、接受与解释的选择性越来越强,新闻传播者需要应时而变,紧贴受众需求、尊重受众需求,与受众近些、再近些。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传播学认为,传播的主体正在由传播者本位向接受者本位转化,它要求传播者必须懂得受众的实际需要是什么.有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在一般情况下,受众对信息的需求程度依次为:与自己相关的事、身边的事、社区的事、所处的地区及种族,最后才是国际上的事.由此可以看出,普通受众对于不同新闻的选择标准,除了重要性和时效性外,贴近性应占绝对的主导地位.电视新闻谋求地域特色实际上就是强化新闻的这种贴近性.如今,定位于区域受众的电视媒体越来越受到欢迎.而要使这类电视节目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则必须注重其在电视节目内容和形式上的诉求.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发展的直接效应是改变了数字化新闻传播的形态:从受众的有目的接受或无目的的漫游开始,逐渐走向对网络新闻进行个性化采集,甚至再传播。数字化网络新闻由此成了新的公共文化平台上的传播对象,同时,通过整合和链接、筛选、比较后被再传播。在信息传播的互动过程中,网络新闻的接受者本身又成了编辑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传播与公众档案信息获取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许多人多角度研究信息传播者时,信息接受者——受众理应受到更多关注。本文在信息网络传播权要义及其合理使用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受众视角下信息网络传播权在档案馆合理使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为基点,重塑信息网络传播权在档案馆合理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传播者和受众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没有受众的传播是不存在的,而不为受众所接受的传播也是无效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出去的新闻信息只有为社会成员所接触,所接受,大众传播才能得以真正实现。受众在接受了信息后,往往会作出各种各样的反映,来表明自己的意见、态度和立场,并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到传播者那里去,传播者将对传播行为作出相应的调整,传受双方在这样循环往复的信息传递和反馈中逐渐达到一种理解,从而形成了双向的互动的传播活动。传播活动的双向互动性,决定了在重视传播者的同时,也必须加…  相似文献   

17.
大众音乐传播的社会心理观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传播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音乐文化相互沟通和互动的桥梁,是人们艺术、文化交往的基本方式之一.本文试从理论维度阐释音乐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双方所基于的社会心理活动,分别从音乐信息接收、音乐信息理解、音乐传播效果等三个维度对大众音乐传播中的传播者和受众心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浅谈与听众交流和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节目要使听众喜爱,需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沟通,意即某个节目或主持人能够顺利的将要表达的意思传达出来,而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也不存在任何障碍,成功的完成了一次从点到面,从声音到听觉的信息施受的过程;其次是交流,是建立在沟通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双向互动,是信息的接受者和信息的传播者一起对某一信息点进行积极的反应和思考及完善,从而达到的一种传播效果。由此可见,沟通和交流,都是必须建  相似文献   

19.
小悦悦事件引起国内外众多媒体的关注,也引发国人热议——人们的公共道德良知到哪里去了?专家们从多个角度解读了事件产生的深层原因,本文仅试从传播心理角度加以分析.根据传播心理理论,宣传是一种说服,影响宣传效果的因素除宣传内容的特性之外,还有传播者、信息交流方式、受众以及情境因素等.要使道德宣传被受众接受,以下几个方面是媒体应该做到的.  相似文献   

20.
从新闻传播角度讲,新闻的生命在受众的接受过程之中.新闻的价值在传播中实现.也许一条新闻就是因为关注了民声、民情,而后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新闻不是阳春白雪,它需要我们深入基层,深入老百姓生活,采写出老百姓喜闻乐道的东西来.贴近民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以"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生活空间>和"用事实说话"的<焦点访谈>就是这样的典范.栏目贴近老百姓,镜头对准老百姓,使老百姓既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双向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