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互动传播在我国传统媒体中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彦 《新闻知识》2006,(3):8-10
互动传播就是媒体既充当传播者也充当接受者, 媒体与受众的角色并没有一定的界限,在不同的传播时段、环节,能够实现某种互换。由于传播环境的改变使互动传播的发展成为必然,当今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在内容形式、发行管理、运营方式各方面都向  相似文献   

2.
张晓嵘 《新闻世界》2013,(7):127-128
【摘要】近年来,微博的成长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愈加明显,预计微博在未来两三年内仍然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微博的出现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种机遇就是传统媒体与微博进行互动与互补,就是媒介融合之中的互惠双赢。传统媒体利用微博获取与发布新闻也是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微博这种新兴媒体的发展使得传播者和受众两者界限越来越模糊,传播者和受者逐步走向统一,记者不再是唯一的新闻发布者,这也给现在新闻生产方式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成为越来越多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工具,以往传统媒体在整个传播活动中的决定性地位逐渐开始削弱,受众不再是原始意义上的"被动接受信息者",也随着新媒体的蓬勃成长成为了内容生产者(User Generated Content)和内容发布者,在一个完整的传播活动中占据更大位置。在此大背景下,受众作为产出者和接受者的主观意愿也愈发左右着传播活动的进程和传播效果的程度。本文分别从受众热爱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民族自豪感和自身服从意识这两个维度,探讨受众偏爱选择的不同性质的媒体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新生 《新闻世界》2009,(10):32-32
媒体数量的快速倍增,以及“第四媒体”网络的异军突起.使受众在选择信息方面享有越来越多的自由。信息消费者占主导地位的“买方市场”的形成,也使受众由先前媒体所提供的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决定媒体命运的主动参与者,媒体的信息质量和传播质量与媒体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由于日益加剧的媒体竞争,也由于新闻受众买方市场的形成,促使地方媒体参与重大题材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宁兴旺 《传媒》2016,(12):51-52
自媒体时代,在信息传播活动中,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在彼此的互补中影响着信息传播效果,打破了以往单向信息传播的模式,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正在由以往的竞争对峙转向平衡互补.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补主要体现在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融合、传播过程中讨论环节的引入以及受众参与拟态环境的建构三方面.  相似文献   

6.
在全媒体时代,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甚至是发生了颠覆性变革。人人都是受众,人人又都是传播者,信息膨胀乃至爆炸的媒介环境使得受众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得到体现。以往的传播理论核心是注重传播者对受众的导向性,而这一模式在今天的全媒体格局中已经失效。全媒体时代对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和挤压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区域覆盖面窄、传播影响力弱、人才储备不足、经营压力大的地市级广电媒体的挑战更加明显。地市级广电媒体只有进行有针对性的差异化传播,才能在竞争中开辟出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有专家预测,未来3-5年,我国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达60-80万人.传媒业从来人才济济,新媒体为何会产生如此大的人才缺口呢?新媒体,全业务,高要求新媒体的"新"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旧",主要体现在交互性、即时性,以及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在三网融合的新媒体时代,在资讯即时呈现的微博时代,每一台终端都是一个集成媒体和发布平台,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或受众.  相似文献   

8.
任芬 《青年记者》2010,(6):35-35
基于新媒体的发展以及传播形态和模式的改变,媒体角色发生转型,其传播主体的功能逐渐弱化,不单只是信息的承载者与发布者,更多承担起受众交流平台这样一个角色。受众亦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更多地成为信息的创造者与发布者。在新媒体环境下,“使用与满足”已经不单指信息的“使用与满足”,而更多地指向了媒体的“使用与满足”。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媒体的发展以及传播形态和模式的改变,媒体角色发生转型,其传播主体的功能逐渐弱化,不单只是信息的承载者与发布者,更多承担起受众交流平台这样一个角色。受众亦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更多地成为信息的  相似文献   

10.
万小燕 《新闻窗》2012,(4):63-64
当前我国信息传播事业迅猛发展,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不断融合和竞争过程中,受众作为各类信息的最终接受者,是最需要编辑关注和重视的。受众是从事信息出版传播事业的编辑的服务对象,是媒体信息的吸取者,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度是媒体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11.
媒体融合:追求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媒体融合,是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的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改变及能量交换。其趋势性特征表现为:多媒体信息在同一平台上的能量互补;各类媒体之间的信息能量交换;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能量交互;外部产业对传媒业的能量支持。媒体融合本质上不是抑制和同化个性信息需求,而是培植和满足个性信息需求;不是排斥传统媒体,而是优化传统媒体的功能;不是一个定态目标,而是一个动态进程。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化的进程已将新闻传播推进到一个革命性变化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12.
进入信息爆炸、全息互动的21世纪,在大视野、大传播、大经营的全息观照中,传媒人越来越注意到信息流程终端的受众。受众是信息的收受者和消费者,又是对信息、讯息、媒体乃至传播者的最终检验者。受众是传播活动中仅次于传播者的又一活跃因素,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和信息反馈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媒介环境日新月异,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猛,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渠道霸权",更体现了去权威、包容性的大众文化和草根精神,模糊了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在于传播方式的不同,不再是传统的单向传播。新媒体科技在互动性上的完善,使得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参与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与拓展。信息的制作者和传播者已经无法对传播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热门产物微博客的诞生把我们带入了崭新的微时代,受众从单纯的信息接受者转化为信息的发布者、消费者。草根性、交互性使每个人都拥有了话语权。在微博盛行的微时代传统的电视媒体又该如何生存?本文从微时代的媒体特征出发探讨了其对传统电视媒体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15.
环境媒体广告是一种体验性广告,受众参与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按照受众参与意愿的不同可将受众参与形式分为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两大类,受众在广告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着广告信息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多重角色,并通过亲身体验对广告信息产生更深的认知和记忆。通过环境媒体的恰当选择及对其互动性的充分挖掘,并充分调动受众的好奇心等策略能有效增强环境媒体广告中的受众参与体验,达成广告目标。  相似文献   

16.
郑维东 《视听界》2009,(1):50-52
拉斯韦尔在《传播的社会功能与结构》一文中,将传播行为的基本结构界定为传播者、内容、渠道、受众和效果这一5W模式。从中不难看出,在媒介内容由传播者传递至受众这一链条中,内容和渠道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传播效果的获得。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推动传播渠道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形式加入到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  相似文献   

17.
编辑与媒体     
在信息传播与消费中,媒体、编辑和受众是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媒体传播信息,编辑加工信息,受众消费信息.网络媒体兴起,媒体、编辑和受众之间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例如传播主体多元化和编辑流程多样化,以及受众接受信息的交互性和主动性增强等,但是信息传播与消费的三要素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此前讨论了媒体与信息、受众与信息和编辑与信息的关系,现在再讨论编辑与媒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给新闻信息的传播生态带了巨大的改变。媒介融合是新千年以来传媒行业演化、发展最为突出的趋势,这场涵盖技术更迭、媒体生产方式转变、信息传播渠道变迁、受众信息消费偏好变化、媒体结构及组织架构调整的革命,不仅改变了信息生产和信息分发的方式,也改变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渠道与传播内容、信息生产者跟生产接收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财经新闻的生产传播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国内财经新闻在融媒体技术影响下形成的新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网络的普及,移动终端的完善,受众由单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的主动传播者。他们不仅是信息的需求者和接收者,还是媒介活动的反馈者和参与者,但是在肯定网络媒体时代受众主体地位确立与提升的同时,不少媒体也出现过分迎合受众的低俗化、媚俗化现象,对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产生了不良影响。所以关注新媒介生态下的受众地位发生的新变化,对受众自身意见的表达、媒体的良性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每个家庭和世界联系在一起,麦克卢汉预言的“全球村”刚一变为现实,就立即进入新闻家庭化的时代。“虚拟实境”使电脑传播从传统的文字到图片、音讯及视讯的多媒体系统,迅速跨入三度立体空间的世界,实现了全球与个体的互通新闻传播境界。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能动性,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也将越来越模糊,作为一个信息系统,传播者的在场或缺席将直接影响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