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陪伴不是父母在完成任务,时间也不是陪伴中的唯一要素。陪伴需要态度和方法,体现着父母的信念、价值观和综合素养。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发自内心地愿意和孩子一起成长,是良好陪伴状态的重要基础。高质量陪伴的四要素第一,孩子为本父母不能将陪伴作为一种任务去完成,而应从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作为出发点,陪伴一定是以孩子为本的。  相似文献   

2.
在实施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学会用真心、无私的对待每一名幼儿,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爱的陪伴下身心健康的成长。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着重思考如何用爱陪伴每一个孩子成长。笔者针对用爱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用爱陪伴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有效策略,希望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成功的家教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家教各有各的失误。近日重读许地山先生写于上世纪20年代的"家庭教育叙事"《落花生》,不禁感慨良多。好父亲一路陪伴孩子成长好父亲总是一路陪伴孩子成长。他们深知:爱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尽量多地跟孩子在一起,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孩子的成长关键期,付出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就是影响与帮助孩子。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进士出身,是位  相似文献   

4.
正无论时代如何更迭,也无论世界如何变化,陪伴,永远是每个孩子成长中的必需品!用心陪伴,用爱陪伴,不仅能拥有一个卓越的、走向未来的孩子,也能让父母成为更好的自己。Part1专家观点陪伴不止是时间,而是全身心地放下和投入;陪伴不止是付出,而是一起自由地探索与成长;陪伴不止是在一起,更是一种美好而愉悦的家庭氛围。史燕来:陪伴,育儿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相似文献   

5.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在亲子陪伴中,孩子能获得安全感,形成信任、依恋、依赖、期待等积极情感,发展智力并学会与人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太忙,没时间管孩子"是很多家长不能陪孩子的理由。"总是很忙"的家长,当听到"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句很多孩子发自内心的呼声,你的内心是否被触动?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陪伴他一起成长,对父母来说是责任,是幸福,也是一门艺术。那么,职场父母在忙工作和陪孩子之间,怎样做才能兼顾并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本期,我们邀请专家和家长就此话题展开讨论,希望  相似文献   

6.
谢艳花 《班主任》2020,(3):8-11
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中,我总是在思考:怎么让孩子们喜欢我,喜欢我的课?如何开展班级管理,让班集体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温馨港湾?如何激发孩子们的潜能,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慢慢地,我发现: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与特点,释放孩子的生命潜能,陪伴孩子的生命成长。而这份陪伴,需要我们付出所有的爱。  相似文献   

7.
养育孩子不单单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机会,一种重新审视自我和成长的机会。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中,与其说是作为家长引领孩子逐步认识和接触这个世界,不如说更多的是孩子帮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成长。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感悟和反思,孩子的成长有时候会无形中教会我很多道理。  相似文献   

8.
谢军 《家庭教育》2013,(12):6-7
孩子的成长总是与这样那样的问题相伴,而家长的任务就是细心观察孩子,在孩子需要的时候陪伴在他们身旁,尽可能地将正确的理念和信心传达给他们。  相似文献   

9.
我是百分百的忙妈妈.可是孩子并没有因此而缺少陪伴.也顺利地成长起来。我陪同孩子的诀窍就是注重“质”.这是职场妈妈必然的选择。我就是利用早晨、晚上和节假日等拼接起来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的.并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10.
<正>陪伴不仅仅是身体陪同,更是全心全意、倾情投入、身心合一。陪伴,不是陪着,不是看管,不是说教和斥责,而是爱与关注。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家长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有效的陪伴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那么,家长陪伴的质量如何?孩子是否认同父母的陪伴?如何提升家长陪伴的质量?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二年级学生家长为例,通过对432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重点访谈,探讨低段学生家长有效陪伴的现状及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丁菁 《成才之路》2013,(31):92-92
很多家长存在这样的问题,有时只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却很少陪伴孩子,甚至早出晚归,几天和孩子见不了一面。他们的眼中只有工作和事业,自以为很爱孩子,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缺少双亲“成长陪伴”的孩子,并没有像他们所想的那么快乐。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极其重要的,可以增进家长与弦子的情感,及时发现情况,对孩子的成长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父母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才能够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提高陪伴孩子的质量,与孩子进行亲密互动和亲子教育,由此成为家长们关注的问题。2016年5月15日,父母必读育儿传媒携手奇想国童书特邀新加坡籍亲子教育专家陈禾与大家分享了"有质量的陪伴就是孩子的成长教育"主题讲座。陈禾老师有丰富的学识修养,对家庭教育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讲座开始,陈禾老师首先向在座的家长提出在亲子相处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引起了家长们的思考和共鸣。同时,从儿童心理智能的发展角度解释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由此提出家长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用心给孩子高质量的  相似文献   

13.
陪伴孩子成长,对于父母而言,是个漫长的教育摸索过程。随着孩子身心不断发展,父母也需及时调整教育思路与方法,而这一切,只为跟上孩子的成长步伐。  相似文献   

14.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延期开学,推行居家学习。为了探讨居家学习期间父母陪伴与儿童成长之间的关系,寻找高质量父母陪伴的实证依据,对北京市4547名1—6年级学生的父母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的父母陪伴主要以后勤保障、学业辅导、作息监督、运动游戏、交流谈心为主,伴有少数其他内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父母在陪伴孩子进行学业辅导和运动游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年级越低,父母在学业辅导和运动游戏方面投入的陪伴就越多;父母陪伴的不同维度与儿童成长各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交流谈心与儿童成长的关系最紧、影响最广,其次是运动游戏、学业辅导和作息监督,后勤保障的作用最弱。结论:高质量的父母陪伴不仅是为孩子提供后勤保障,更多需要父母对内容的关注与用心的付出。  相似文献   

15.
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个梦想。我的梦想,是让所有的孩子在我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的成长因为有了我而变得更加灿烂。然而,这却不是我最初的梦想。
  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个梦想。我的梦想,是让所有的孩子在我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的成长因为有了我而变得更加灿烂。然而,这却不是我最初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东海 《家长》2010,(8):60-61
第一步:家长陪伴期 陪伴,顾名思义就是相伴在孩子身边,以陪同的方式来辅助和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秩序。陪伴给予孩子的是信任感和自信心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下一代的成长,批评、指责只会增加他们的自卑,压抑他们的力量,用肯定和鼓励创造支持性的环境陪伴孩子成长。  相似文献   

18.
正冬青夫妇开办的日日新学堂,开始只是想构建一个适合自己女儿的成长空间,用这种方式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10年过去了,如今他们的女儿已经长大远赴国外求学,小学堂当年建校时种下的小树苗也已茂密成荫,而他们当初陪伴孩子的殷殷之意还在继续陪伴着更多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孩子性格和心理品质,对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长只有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通过陪伴引领,充分发挥在孩子成长中的导师作用,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吴颖  高婷 《父母必读》2020,(5):100-102
这个时代讲究高效,但养育又是个“慢工”。这二者之间并非毫无关联。其实,我们让工作高效,是为了让陪伴慢下来;而慢下来的陪伴,也许正是孩子成长的高效助推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