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训练静坐     
近几年来,国外兴起一种独特的开发人体智能的方法,谓之“超觉静坐技术”。如印度旁遮普邦昌迪加尔市在所在大、中、小学推行静坐;日本川烟爱义博士花了半个世纪岁月研究和实践的“3分钟超觉静思”,取得了较好的健脑效果。静坐,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健脑经验,古人...  相似文献   

2.
斋公静坐     
一禅师教一斋公屏息万缘,闭目静坐。偶一夜坐至五更,陡然想起某日某人借了一斗大麦未还,遂唤醒斋婆曰:『果然禅师教我静坐有益,几乎被某人骗了一斗大麦。』(明·潘游龙《笑禅录》)  相似文献   

3.
使心宁静     
意大利名画家拉斐尔有一次经过市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人,怀抱一个婴儿,表情那么慈祥平静。拉斐尔如获至宝,这不正是他心目中的圣女玛丽亚的形象吗?拉斐尔顺手找来一个木桶,坐在上面素描起来。这件作品至今还保存在弗罗伦斯的博物馆里。人间至美的形象,竟然出现在市场里一名穷苦人的身上,难道这不令人惊叹吗?然而惊叹之余,如果我们能思考一下其中的缘由,或许就会从中寻得美好的真谛,那就是———使心宁静。其实,生活又何尝不是在宁静中才能体现其完美呢?不论我们日常工作多么繁忙,生活节奏多么快捷,只要能静坐下来,暂停…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如果人们能减少静坐的时间,就能降低他们患上慢性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转折     
又是灯火阑珊时,而下班的我却静坐在窗前久久不愿回家。  相似文献   

6.
“静堂”在教学过程中的妙用文/杜清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也就是说,“静”能为“动”服务。教学过程中的“静”同样能为“动”服务。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静堂”,将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一、开场静坐,移神醒脑教师进入课堂,不急...  相似文献   

7.
许文兵 《教育文汇》2008,(11):57-58
一直以来,我都想拥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诗意空间,可以看书,可以写作,可以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在烦闷无绪时还可以静坐独思……一年前,这还都是梦想,而现在这梦想变成现实了。  相似文献   

8.
恒心的力量     
每个人的性情各异,自然爱好也不同。可不管是什么爱好,想要做好就必须有恒心,谁都不例外。还记得不久前,我静坐在一旁看朋友用铅笔在素描本上一  相似文献   

9.
常有人问我工作之余做啥?我总是毫不迟疑地回答:读书。别人总是善意地笑着说:都什么年头了,还有几个人读书,能读出钱来?的确,现在还能有几个人静坐下来读书,都忙着挣钱忙着找机会往上爬忙着各式各样的应酬,而我却能静静地坐下来读书并且感觉非常美好、非常幸福,尽管挣得钱并不多。每至夜晚,当摊开一本书的时候,生活中不切实际的欲求和一些令人不舒服的情感垃圾都一一被关在书的大门之外,喧嚣的世界渐渐远去了。面对那字句构成的另一个世界,心灵不再带有人间烟火,而澄澈宁静,犹如窗外的月光,让人体验着另一种人生的感动。我…  相似文献   

10.
磨砖成镜     
南岳怀让禅师有一名弟子名叫马祖,马祖在般若寺时整天盘腿静坐着冥思。  相似文献   

11.
夏日自制保健茶七例人在夏日,唇干舌燥,若能手执一壶夏令条静坐清凉之处,逍遥品茗,不仅烦渴顿消,而且又有祛病保健之效。薄荷茶。取新鲜薄荷5—10克,洗净,沸水冲泡,静置3分钟后,代茶频频饮服。薄荷清香悠远,具有辛凉解毒、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之功。用...  相似文献   

12.
独行     
不知何时起,放学的时候,习惯了一个人静坐在教室,待到夕阳西下,残霞漫天。起初是因为考试不得已而为之,后来是因为喜欢。  相似文献   

13.
传递     
《新作文》2007,(4)
有种方式,可以使我们即使身处东岸也能享受西岸的美好;有种方式,可以使我们即使每天只需静坐倾听,也能获得知识;有种方式,可以使我们即使四目相对,也能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历来是以班级为基本活动单位。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全班学生静坐在教室里听课,形成了秧田式(rice planting)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5.
女儿和麻雀     
那年的冬天,天上下着雪。我和女儿在家里静坐,看着雪花在窗外飘着。却不想一只小鸟忽地落在了窗台上,让我们两个都吃了一惊。是只麻雀,毛支棱着,脖子缩着,一动不动地站在窗台上,很疲惫的样子。乌黑的小眼睛眨巴着,像刚迸出的花椒粒,向窗内好奇地张望。女儿和它对视了一会儿,忽地从床上跳下去,跑去抓了一把米粒,说要喂小麻雀。我还没来得及阻止,女儿已经一把拉开窗户,小麻雀受了惊吓,倏地飞没影了。女儿愣了一下,说外面正下着雪呢,它到哪里能找到吃的?说着眼圈就红了起来。我帮女儿把米粒撒在窗台上,说也许小鸟会回来的。…  相似文献   

16.
琴瑟和鸣     
可曾记得那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点即通的灵犀是一种精神的沟通,同时也是一种默契与合作。 合,是二者并在一起,作,为二者相互协调,惟有合作才能悠悠瑟琴扬,琴瑟和鸣方是矣。高山巍峨,流水缠绵,伯牙孤寂地静坐林间,怅然、冷傲的抚着相伴多年的琴,知音难觅,一腔情怀竟无一人能懂。  相似文献   

17.
论文对道教和佛教静坐法的由来和意义、性理学家朱熹和陈献章静坐说的内容和特征进行研究。朱子的“主敬”和“格物穷理”重视读书,陈献章通过静坐思考,主张“尊德性”和“天理体忍”。陈献章的学问是以静坐为中心,融合了儒佛道的方法,而与性理学的“道文学”和“尊德性”相融合。陈献章的学问可以说是护卫阳明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18.
我贪恋静坐在窗边,向外看。 看什么呢?奶奶,是你。别人透过窗子看到了静,看到了动,看见了雅,看见了俗。而我,却只看到了你。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研究者发现,如果人们能减少静坐的时间,就能降低他们患上慢性疾病的风险。即使是站着工作,也能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研究人员选取了约20万名年龄在45~106岁之间的澳大利亚人作为样本,希望考察积极的生活方式是否有助于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静坐静坐如禅。这时候你宛若一个洗衣妇,不过你洗濯的不是衣服,而是你的思想。选择一间小屋,关上门。让光源从窗口静静地倾泻进来。这时候你便坐在书案前。静下心来,把思想的井掏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