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点是理论都有的,但又是理论所渴求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传统思维从支点出发,经过一番简化抽象之后,最后的结论必然与原初的支点发生矛盾润而只好放弃支点,重新再去寻求,就这样导致了理论的多元化。文艺理论研究目前的状况就是如此。尽管他们从横向到纵向、从宏观到微观、从认识论到价值论、从静态到动态、从有限到无限,可谓全方位考察文艺,但最终似乎还是不能令人满意,这不得不使我们反思传统文论的支点,咸也支点、败也支点,我们为什么不另谋它途呢?  相似文献   

2.
绝对与相对应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杨新新绝对与相对的问题,是理论和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哲学上,绝对指的是无条件性,即某种事物和现象的存在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可以打破旧条件,建立新条件,并非不要条件。相对指的是有条件性,即某种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受条件制...  相似文献   

3.
何其芳现象的实质是文艺从属于政治的绝对工具主义,单一性政治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文学观念,文学形态,创作手法,话语思维以及美学原则以及对文学创作规律的违背成为一种常态;单一性政治文化下,政治终能以思想的方式抑制作家的创作主体意识,"思想上进步,艺术上退步"的不平衡现象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4.
大学学术自由及其限制——古典学术自由观批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典学术自由理念是西方启蒙理性的产物,它建基在三大理论支点之上,即“意见自由市场”、“价值中立”及“学者是真理的代言人”。然而,由于这三大理论预设本身难以自洽,故古典学术自由观把学术自由作为一项绝对权利,排斥任何形式的干预的观点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5.
周健 《文教资料》2011,(29):82-83
群众文艺实践路径呈现出审美价值和价值功能的多元倾向,群众文艺的泛娱乐化倾向。以及核心价值观的左右摆动问题。在其社会伦理的构建中.儒家文艺伦理思想奠定了群众文艺发展的底蕴.群众文艺的载道伦理命题和大众文艺消费中的伦理需求都是价值取向的有力支点。而在意识形态范畴里,主流意识形态、非主流意识形态及泛意识形态等综合考量着群众文艺实践中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作为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集中论“美”的名篇,《大希庇阿斯篇》最终没有得出关于“美”的任何定义;而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等待戈多》也未能等来期待已久的戈多先生。同样是无结果的作品,它们在思想性上既存在某种同一性;而又存在一些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有苏格拉底的“自知无知”(自知自己无知)精神贯穿始终,体现了意识的自觉自律,同时也很好地处理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后者却以“无知自知”(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搅乱、否定一切,割裂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使思维呈现断裂、无序和僵化,最终只能由无限狂热的主动陷入无限消极的被动。  相似文献   

7.
一、质疑的来由文学艺术在人类社会上发生、发展,至少已有五十个世纪,因为全世界最古老的文学要算大约产生于公元前三千年的埃及,苏美尔文学,而其它艺术如绘画、舞蹈、音乐、建筑比文学的产生还要早得多。文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了这样长久,而人们对于文艺本质的认识和掌握是否已算到家了呢?认识是对客观真理的无限接近。不但认识表现为过程,真理也表现为过程。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是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既有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又有人的意识、心理的复  相似文献   

8.
文艺不是审美意识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0年 ,俄罗斯著名文艺理伦家沃罗夫斯基首先提出审美意识形态。上世纪 5 0年代 ,布罗夫进一步阐述了艺术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他说 :“意识形态只有在各种具体表现中作为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的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才会现实地存在” ,“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现象 ,其特殊实质就在于这种审美方面[1] 。”上世纪 80年代 ,中国的几位学者提出了文艺的“审美意识形态”论。那么 ,文艺是审美意识形态吗 ?一、文艺不是意识形态若弄明白文艺是不是审美意识形态 ,首先就要弄明白文艺是不是意识形态。什么是意识…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对于郑板桥诗画及其理论的研究只停留于表层,多泛泛而论。此文从分析郑板桥的文艺价值观入手,对其文艺价值意识中两组对应的文艺价值观系列——“经世”与“为儒”,“公道”与“私情”——进行了具体论述。且进一步认为,郑板桥的文艺价值观在总体上仍不失一种较有持久性的艺术结构力,虽谈不上全面系统,但其在根本上的抵牾颇能自我消融,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从事文艺创作的知识分子的内在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顺应20世纪40年代对美学合学科规律性与合革命目的性相统一的历史性需要,蔡仪美学观表现出“学科的自觉”意识。一方面它坚持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哲学基础和理论原则,纵贯从文艺本质到文艺典型再到现实主义创作观的整个体系,表现出合规律性的美学建构意识;而另一方面则以合革命目的性为指归,因强调唯物主义-现实主义的绝对正确性而陷入了机械唯物论的窠臼,使“真理”接近了“谬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反浪漫主义的“非个性”化理论,感性与理性结合的创作论及批评的目的与方法等方面分析了被誉为“现代文学批评大师”的英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艾略特的文学和批评理论,并认为艾略特既要求批评要做到“非个性”化,尊重艺术形式本身,又要把批评置于传统意识的绝对权威之下。这种观点为新批评派提供了思想倾向,但其许多认识又与这一流派其他理论家的主张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出发,结合各种文艺现象解读弗洛伊德的文艺观,对其关于文艺是无意识的升华之见解作出阐释、反思和评价,指出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对弗洛伊德的文艺观形成比较全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文化翻译是对源文中各种文化信息进行处理。本文尝试解读西班牙翻译者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理论,运用其策略分析汉英文化翻译中的一些现象,从而指出汉英文化翻译过程中,译者需有"趋同"意识,力求使翻译文化无限靠近源语文化。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它是“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20年,特别是解放区群众文艺运动经验的理论总结,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开拓了无限广阔的道路。它是在斗争中产生,又是为了斗争的需要而发表的。作为我国文艺运动的指导思想的价值,它的光辉永不可磨。  相似文献   

15.
刘佳 《文教资料》2009,(22):62-64
本文以杂合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了翻译研究中的策略问题,并通过分析霍克斯<红楼梦>译本中的各种杂合现象,进一步指出,任何翻译都没有绝对的归化,也没有绝对的异化,杂合是译文的重要特征,并对促进双方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要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王国维的文艺思想,首先要了解其理论赖以建立的逻辑起点和文化支点,其次要注意区分其文艺思想前后两个阶段的异同。本文认为属于他文学活动第二阶段的“境界”说是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中国近代文艺思想体系,不是有的论者所说的以康德、叔本华美学为基础建构的词学系统。  相似文献   

17.
远程开放教育的改革实践不能令人满意。其原因在于课程内容与教育对象、培养目标存在脱节现象,考试内容与方法也有明显弊端。课程内容改革与考试改革是教与学改革的两大支点,忽视这两个支点,远程开放教育的理论研究就难以转化为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8.
绝对真理并不是对无限发展的无限世界的完全正确的、毫无遗漏的认识,因为人类的存在是有限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任何真理都有客观内容;人类能不断深化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我们只能在此意义上承认绝对真理。人类只能达到具体真理,不能达到无所不包的绝对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机械相加也不是对整个世界体系的认识。人类世代延续的无限性同外部世界的无限性是两个不同的无限系列。但由于无限是由有限构成的,所以有限的人类对有限事物的认识同时也就是对无限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大美审美是中国自然审美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大美研究离不开大美审美主体的研究,大美审美主体意识的研究是大美审美研究的基础。在具体的大美审美活动中,其主体意识主要包括时间意识、生命意识和价值观念。审美主体的时间意识是大美审美主体赋予审美对象的一个新的维度,它使得大美成为时间维度上的存在物并在时间维度上获得了意义;审美主体的生命意识是时间意识在审美主体个体方面的特殊表现,是人生短暂与时间无穷之间不可缓和的矛盾在主体方面的反映,在情感特征上主要表现为审美主体因自身无法与大美相较的生命短促感而来的审美悲情;审美主体的价值观念表现了审美主体意欲克服时间无穷与生命有限的矛盾、把外在于人的无限时空与人的存在一体化的主观追求,在人生存在的虚空中注入与具有绝对价值和意义真实的大美相对应的个体价值,作为个体生命对抗生存空虚的保证。审美主体的时间意识、生命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中国大美审美的重要因素,在对大美的审美观照中,这些主体意识最终表现为审美主体效法自然、追随自然的渴求和达致与天地合一、与日月同辉的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冯契认为人们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交互作用,就可以把握相对中的绝对、有限中的无限、有条件之中的无条件的东西,从而获得关于性与天道的真理性知识,即智慧。在智慧之域,人的意识成为自由意识,人的天性转化为自由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