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随着社会跨国婚姻越来越普遍,随之产生的冲突矛盾也越来越多样化。跨国婚姻也是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几个主要的宏观角度探究跨文化婚姻中冲突产生的各种原因,分析矛盾所在,并提出一些较积极的解决技巧。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发展,促进了中美文化与科学技术的交流,带动了留学和出国就业的热潮,与此俱进的中国移民和跨国婚姻也越来越多。其中以取得美国绿卡为目的的婚姻,特别是中国女性与异族男性的跨国婚姻层出不穷,于是特定含义的名词"过埠婚姻"也随之派生而出。然而当面对一桩桩令很多女性羡慕惊叹、梦寐以求的过埠婚姻时,有多少人  相似文献   

3.
中越边民通婚历史悠久,对隔界村的调查可以看出,不同的历史时期通婚情况不尽相同,近年新增的"跨国婚姻"以同族通婚为主,有低龄化特征,且均为"非法"跨国婚姻。跨国婚姻的产生是文化、经济、人口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边境村落治理影响深远。建立良好的边民通婚机制,保障跨国婚姻有序有效,对边境村落繁荣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中韩两国传统婚俗的角度出发。透过两国婚姻形式考察中韩两国的深层文化内涵和伦理观念的共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亚洲女性的跨国移动备受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女性以婚姻或劳务输出移居到其他国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越南女性通过与外国人结婚的方式移居至中国台湾、中国大陆、韩国等国家与地区。在亚洲婚姻移民视角下梳理中国和越南对中越跨国婚姻问题研究的情况,旨在为继续中越跨国婚姻问题研究提出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6.
苗族在滇东南边疆地区分布较为广泛,由于自然、历史与现实社会的诸多原因,滇东南边疆苗族的婚姻习俗较为独特,并具有边境地区的特点,即跨国婚姻较为普遍。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滇东南地区苗族婚姻的种类与形式、婚姻范围、择偶标准、结婚过程以及跨国婚姻等情况作了考察,并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跨国婚姻,又名涉外婚姻,是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保山四个边境乡镇居民与缅籍人员的跨国婚姻现状,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探讨和研究了跨国婚姻本身及其所引发的若干社会问题与影响,最后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黄兴 《教育评论》2012,(1):147-149
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取得明显成绩。但是,中韩两国在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需要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加以改进和完善。本文在分析中韩教育交流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进一步扩大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出建议,旨在为中韩两国政府和教育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韩留学生教育交流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韩留学生教育交流的历史相当悠久,虽然由于政治理念的缘故出现了暂时中断,但在1992年中韩建交以后两国在很多领域都实现了交流。现在在韩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在中国的韩国留学生的数量都是最多的,这也昭示着在今后的中韩交流中,留学生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韩国留学生现状的分析指出中韩两国之间教育交流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和平与交往:广西边境地区跨国婚姻问题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中越关系的正常化,中越两国民族交往不断增加,边境地区跨国婚姻的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对中越两国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这种跨国婚姻与边境地区的自然地理、交通、语言文化、经济发展程度、人口性别比例等有密切的关系。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设立县市涉外婚姻机构,放宽边民通婚的条件的可行性,进一步发展边境地区的经济,以妥善解决跨国婚姻问题,促进中越边境的繁荣、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韩国政府和大学齐心协力致力于发展留学生教育,试图将韩国打造成一个国际教育强国。韩国政府的努力已取得非常惊人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特别是如何改善同中国的高等教育交流是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韩国与中国的交流日益频繁,不管是在文化方面,还是经济贸易方面的交流都很活跃。特别是在经济贸易方面,都在进行相互交流、研究和参考。以纺织业为例,韩国和中国在促进、扶持本国纺织业的发展上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韩国名为米兰计划的时尚谷和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创业园的建设都为本国的纺织纤维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布朗族是云南特有民族、跨境民族以及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普遍信奉民间信仰和南传上座部佛教,与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布朗族长期保持着密切联系和友好往来。运用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通过对西双版纳勐海边境地区中缅两国布朗族在宗教节庆、佛爷修行、跨国婚姻、边贸合作等方面交流互动的考察发现,布朗族边民之间频繁的跨国流动和宗教文化交流,一方面对边境地区的民族团结、文化传承以及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给我国边疆的社会和谐与国家安全带来诸多挑战。因此,加强中缅边境地区的宗教事务管理,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跨境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设,对维护边疆稳定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韩国与朝鲜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不管是观光旅游业方面,还是经济贸易方面的交流都很活跃。随着韩国和朝鲜的交流的增加,各种法律问题也随之增加了。韩国与朝鲜是两个主权国家,这些问题都在国际私法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0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和韩国韩中思想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对于亚洲各国的影响”中韩学者双边国际学术研究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中、韩、美三国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家本着各抒己见、求同存异的原则,就中国和平发展对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周边国家的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中韩两国的现代化模式比较和韩国学者眼中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等几个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为了把讨论引向深入,便于相关问题学术交流,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0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和韩国韩中思想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对于亚洲各国的影响”中韩学者双边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中、韩、美三国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家本着各抒己见、求同存异的原则,就中国和平发展对亚洲各国尤其是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中韩两国的现代化模式比较和韩国学者眼中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等几个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为了加深讨论程度、便于相关问题学术交流,现将有关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的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认真总结自己发展成就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借鉴吸收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明确地将中国的发展道路概括为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功,也日益引起世界各国尤其是与中国相邻的亚洲各国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探讨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探讨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于亚洲各国尤其是与中国相邻的亚洲各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政府制定了“一条线”外交政策。在此外交政策的指导下,中国与朝鲜的关系虽然在六十年代经历一段波折但继续平稳发展、与韩国关系没有任何实质性突破仅仅是民间往来上的松动,中国在朝鲜半岛统一问题上继续延续其旧有政策。中国政府采取这样的政策是由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