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角色游戏是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它是幼儿自主自愿地在假想的情景中,通过扮演角色来表现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情感和体验的游戏活动。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开展必须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幼儿游戏的主体性地位有机结合起来。合理运用游戏的指导方式方法,是实现这一结合的基本保证。按照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不同关系特点,角色游戏的指导方式,一般可分为外指导和内指导两种。一、外指导外指导是指来自于角色游戏之外的指导,是教师作为教育者身份为幼儿游戏提供的外界帮助和支持。从广义上理解,它包括为幼儿创设和分配场地、安排游戏时间,提供游…  相似文献   

2.
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较为典型的游戏活动,也是幼儿游戏频率较多的活动。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角色与扮演。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幼儿不仅能满足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还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全面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提升自己的社交技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提出教师应从幼儿实际出发创设游戏主题与分配角色,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要潜移默化地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要勤于观察,及时进行干预与指导。教师在角色游戏中注重幼儿总结与结束,养成好的习惯等四个指导策略,以期对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开展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自主游戏时每日幼儿最喜欢也最乐意参与的游戏之一,而在游戏中幼儿的主体性是幼儿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必备的重要个性品质。游戏活动更是幼儿在参与体验的同时,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培养其多种能力发展的好机会。幼儿教师开展幼儿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如:教师包办代替,超出"主导"范畴,即由教师确定主题,分配好角色,讲解各角色的玩法、规则,而在游戏开展的过程过多干涉,让幼儿的思维随教师走。结果,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这样忽视幼儿主体性的活动,达不到其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角色游戏是幼儿的一种主体性活动,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与发展是角色游戏的本质所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的角色游戏不需要教师的指导。研究表明,教师适宜的指导能够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虽然大部分教师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处在游戏的高峰时期,这是幼儿社会化的起步.特别是角色游戏,归根到底要从满足幼儿发展社会性的需要出发,适应幼儿的已知经验和心理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作用,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意愿进行的一种游戏.作为教师,应如何来组织这一基本活动呢?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教育活动.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活动过程中,应该是幼儿游戏活动的促进者、参与者、观察者,而不是游戏的指挥者、评判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角色游戏的质量.因此,探索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活动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幼儿角色游戏需要教师组织指导。教师组织指导幼儿角色游戏的能力包括观察、倾听和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与幼儿沟通、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开展游戏的能力;创设游戏环境、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能力;随机介入、指导幼儿游戏的能力;评价游戏活动、调整游戏计划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郑幼琼 《福建教育》2014,(1):113-114
教师的有效评价能够开拓幼儿的游戏思路,促进幼儿拓展游戏主题,加速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评价对于幼儿角色游戏的作用,深入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提出 对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既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具体化,也是丰富游戏理论的需要,因而.它是教师教育行为研究和游戏理论研究范畴共同的论题。在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的出现通常有两种可能:其一是由幼儿引发的教师指导行为或称为被动指导,如幼儿需要教师的帮助或参与游戏;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在组织指导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往往出现如下偏差:  游戏“主体”的偏差──在角色游戏中无疑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主导,可是, 从角色游戏的实际运作来看,这一点往往出现错位。在不少角色游戏活动过程中,“主体” 成了表演的工具,“主导”变成了“主宰”,教师想好主题、定好情节,幼儿只是按规定去 表演,整个过程教师包得多,干扰多,幼儿难有发挥的余地。在这样的游戏氛围中,幼儿的 积极性、主动性被压抑了。  游戏“重点”的偏差──角色游戏的重点应是让幼儿进入“角…  相似文献   

11.
角色游戏是幼儿独立自主的、富有创造性的一种活动,游戏活动需要充足的材料,教师的指导及对经验的提升。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过程中,材料是开展角色游戏的物质基础,教师的有效指导有助于幼儿对游戏主题的构思、游戏内容的充实、准确地表现游戏角色,有助于幼儿提高游戏水平,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周围生活的一种扮演,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教师是游戏的指导。教师通过导入指导策略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情景,通过介入指导策略及时干预学生的游戏行为,使游戏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幼儿顺利开展户外自主游戏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从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需求出发,教师运用“情景假设”的指导策略,从角色设置、切换情景以变换角色、增加任务等途径,可以提升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指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王艳莉 《学周刊C版》2013,(6):118-119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教育活动。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活动过程中,应该是幼儿游戏活动的促进者、参与者、观察者,而不是游戏的指挥者、评判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角色游戏的质量。因此,探索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活动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68):165-166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就是游戏,而角色游戏是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幼儿主要是通过扮演自己所喜欢的角色来获得社会体验,在进行角色游戏之前,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帮助幼儿们确定角色。幼儿们需要自行思考如何呈现,从中体会到与人合作、与人相处的重要性,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进行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主要论述了大班幼儿角色游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利用角色游戏来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16.
自主游戏是培养幼儿自主能力的有效手段,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存在着既怕过度介入影响活动效果,又怕"袖手旁观"消弱游戏教育作用的矛盾心理。研究表明: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科学适度地指导、巧妙地为幼儿自发自愿的活动创造条件更能促进游戏活动的开展和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自主游戏中,教师角色并不是简单的"看客"的角色,和教师组织的游戏相比,教师的角色更隐蔽、更重要。  相似文献   

17.
王珍 《上海教育》2010,(11):57-57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游戏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游戏活动。教师对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是否有效,是幼儿能否在角色游戏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教师科学地、有目的地观察与指导应该分别渗透于角色游戏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王区区 《考试周刊》2013,(47):190-191
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在游戏活动中存在大量学习活动,因此教师组织和指导幼儿游戏活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幼儿"玩",而是让幼儿在"玩中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扮演多种角色,即游戏内容的确定与策划者,游戏规则的制定与维护者,游戏材料的投放与提供者,游戏过程的引导与参与者。  相似文献   

19.
耿淼 《学前教育》2021,(7):43-47
高水平合作游戏对幼儿的学习品质、社会性、语言等方面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合作游戏中,教师也同样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如何帮助性格内向的幼儿加入合作游戏”“如何促进幼儿自主进行角色分配”“如何帮助幼儿探索游戏冲突与规则之间的平衡”等,都是教师在指导幼儿角色游戏开展时非常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琴 《教学随笔》2016,(3):33-33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所以扮演角色的能力不强,因此,游戏水平不是太高。那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指导来完成角色游戏,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获得收获?有五个策略:策略一,幼儿生活经验的丰富。策略二,为幼儿提供的玩具材料要适宜。策略三,在游戏角色选择方面要随时帮助幼儿。策略四,角色游戏扮演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正确的指导。策略五,进行游戏评价的时候要保证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