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为了贯彻全民健身活动,使第九套广播体操锻炼在高校有序开展.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师大学生第九套广播体操锻炼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进而对学生参加广播体操锻炼动机及影响因素等方面作初步分析.针对研究结果,建议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合理安排场地与时间、要有专业的老师或学生给予指导和领操,并通过赛事带动,一步一步实现全民健身.  相似文献   

2.
第八套广播体操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国家体委委托北京体育大学组织创编了第八套广播体操。自今年2月份在北京举办第八套广播体操学习研讨班之后,第八套广播体操即将推出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通过不同渠道询问了解有关广播体操的情况。为满足广大读者及早了解广播体操有关情况的愿望,在此把第八套广播体操的主要特点向大家做一介绍。第八套广播体操是根据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同志明确提出的五点要求来考虑与设计的。归纳为十个字“基本、科学、简易、普及、通用”。为使全国广大群众能够掌握这套操,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开展,为全国广大群众的体育活动评比提供一套统一的、简便易行的规定动作。广播体操创编  相似文献   

3.
创编第八套广播体操的消息公布后,很多人要求索取该套操的动作图解与有关资料。由于该套操还未正式公布,目前还不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现将有关的创编情况作一介绍。第八套广播体操是国家体委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掀起全民健身的热潮的一项重要举措。1996年4月下达任务,10月完成动作创编。由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教研室组织创编。预计在1997年春季推出,1997年年中将在全国进行百城市的第八套广播体操比赛。一、创编的指导思想一般来说,不同时期的广播体操有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要求。新的第八套广播体操以一种什么形式出现在国…  相似文献   

4.
今年六月,是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两周年。国家体委将于六月份向全国推出一重要举措,即推行第八套广播体操。 第八套广播体操系列出版物包括:图解、手册、录像带和录音带,均由国家体委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独家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上下大力宣传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之时,我们迎来了第八套广播体操的诞生。自国家体委等10部委起草并合签了联合推广与普及第八套广播体操的通知,号召社会各界积极参加学习普及第八套广播体操以来,人民群众的体育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参与健身的热情不断高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学校掀起了一个新的广播体操“热”。学会了的师生普遍认为第八套广播体操优于以往的任何一套。不管从美的角度、力的表现,还是从人体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运动负荷等方面,更适用于广大群众的锻炼。为客观地评定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合理…  相似文献   

6.
第九套广播体操编排的指导思想 广播体操是基本体操的一种形式,它按照人体解剖的部位设计动作,充分活动各关节,并通过广播的形式发出指令、口令和音乐,以指挥不同的人群做徒手操。  相似文献   

7.
"戏曲广播体操",它是一套大、中、小学生参与健身锻炼的有趣味的校园体育活动,在融入了中国戏曲元素的基础上,集健身与娱乐于一体,由于参与者的心理需求及运动中的乐趣感受和情绪体验,使人们显现热情奔放、青春活力与快乐自信的成就感。通过对校园戏曲广播体操的可行性的分析,特别是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大学生形体塑造有直接影响,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颖别致的第八套广播体操编排出台了,男女老幼做了之后都收到了良好的健身效果。中央电视台等媒介对这套广播体操的热情都不菲薄。 但笔者也听到有种观点,认为如今体育活动五花八门,广播体操太单调,已经过时。这种看法并非口出无凭。然而细细推敲,就未必然了。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综述、调查访问、逻辑演绎等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广播体操的概念界定、发展渊源的追溯;广播体操与其他健身项目的特征比较;广播体操与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揭示各体育健身项目之间的锻炼功效、适合人群等要素的研究,提供科学锻炼、科学健身的依据,指导市民合理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的健身项目.  相似文献   

10.
基本体操     
G831.13 9703300浅论广播体操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刊,中,I〕/高雅玲11吉林体育学院学报一1997.一13(2)一44一45,62(XH)广播体操11全民健身11民族11素质对广播体操的特点和广播体操对人  相似文献   

11.
新颁布实施的第九套广播体操,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而且具有丰富的美学特征,最突出的有运动之美、节奏之美、音乐之美和时尚之美,每天做一次广播体操,就是一次美丽的约会,获得一次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在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发表四十五周年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两周年的前夕,国家体委。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广播电影电视部、卫生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参谋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国推广普及第八套广播体操的通知》。《通知》指出,第八套广播体操是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吸收过去几套广播体操优点的基础上创编的,具有科学、基本、简易、普及、通用等特点。它的推广与普及,对于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工作效率,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增强组织纪律性等都将起…  相似文献   

13.
关于第二套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创新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通过第二套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与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对 比分析,探讨了第二套系列广播体操的创新价值,为它的全面普及和未来广播体操的发展、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路云亭 《体育学刊》2013,20(1):29-32
我国自1951年12月1日推出广播体操后,其随即成为新中国标志性的全民健身方式、身体运动项目和集体性生活形态.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不少机关、单位不同程度出现了恢复做广播体操的现象,广播体操中蕴含的积极、感性和建设性的动作仪式元素引起了体育学、社会表演学、戏剧学和传播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的关注.广播体操成为集体主义精神的身体性象征符号,是思想同一化时代的动作标志,承续中国儒家礼仪文化的乐舞形态.其作为动作仪式符号的象征性意义要远远大于其作为健身体育项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健身气功·五禽戏"编创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健身气功·五禽戏"新功法的理念.主要表现在编创的价值取向是以广大群众为本,着眼于广大群众"强身健体、养生康复"的锻炼目的;是对传统五禽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给以新内容、新思想的补充和完善后编创而成;面对健身气功中猖獗的封建迷信,新功法编创是以科学的精神为指导,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检验论证新功法的科学性;新功法编创是一个系统工程,改变了以往编创的旧模式,采取了由不同学科专家成立课题组,运用集体的智慧,弥补个体认识上的不足而编创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广播体操的发展走向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俊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3):375-377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至今公布的8套成人广播体操和2套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有关图片和相关献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提出:1.系列化是广播体操发展的趋向;2.广播体操的系列化应延伸至大学校园以及社会的各层面。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一共颁布过9套广播体操。中国的广播体操源于日本辣椒操和前苏联供女子和老人习练的卫生操,为弱性体质群体的身体性符号体系。异域体操和中国尚群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并获得了新生。广播体操曾彰显过时代精神,而其所为女性和老年人设立健身方式的原始功效,却反证了中国当年弱体质时代的特有状况。新时期公司化经营主体的出现,移徙了中国的权力秩序,人们已无需一种整一权力化身的集体活动来体现自己的种族身份,而更具个性化、专业性和针对性的健身运动项目对广播体操业已形成冲击。广播体操在现代经济实体和全球娱乐一体化情境的打压之下已渐失其现代意义。广播体操在失去其意识形态同一性符号化功能的同时,已完成其时代使命。强行在个性化时代推行非个性化时代的群体性身体仪式,是一种带有怀旧情绪的复古行为。  相似文献   

18.
由教育部组织创编的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1998年5月起在全国正式推广。该系列广播体操共五套,其中幼儿园一套,小学两套,中学两套。系列广播体操动作新颖,结构合理,与传统广播体操相比较,形式上有较大突破和创新。本文结合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教师培训班(一级)的学习体会,对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的动作特点及有关教学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广播体操的发展走向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体操作为一种由国家自上而下推行的一项群众性体育动作健身项目,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性。在我国过去的50多年里,由于政府对国民体质极度关心,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在群众中广泛开展广播体操活动,对提高整个民族健康水平、增强国民体质、振奋国人精神风貌起到极大作用。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的丰富、健身手段的增多,广播体操的开展与普及呈现衰落迹象。  相似文献   

20.
自1951年新中国颁布第一套广播体操至今,广播体操已存在了半个多世纪,其间几度兴衰且广受争议,但广播体操的设计者却能在批评中不断调整广播体操的内容,使其发展到9套的规模.从1951年和2003年等广播体操发展的典型年份可以看出,广播体操顺应了国民的精神需求并适时地成为新中国建设新文化的主要内容.广播体操已经超越了一般的体育学范畴,具备了国家仪式性符号意义,成为群众行为惯性,这是其存在的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