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别提醒     
《中华武术》杂志社主编、编辑: 你们好! 我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名太极拳爱好者。今年“五一”黄金周有幸与太极拳名家亲密接触,并得到了亲传,使我获益匪浅。在此,我首先要感谢《中华武术》杂志社全体采编人员给我们这些太极拳爱好者穿针引线甘当红娘,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学习机遇,你们不愧为推广中华武术的英才,更是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使者,我们不会辜负你们为推广太极拳而做出的不懈努力;我们不会忘记,我们在学习期间,你们为我们忙前跑后地张罗着学、住、食、宿、用的身影。我们要把名家亲传的动作要领牢记于心,刻苦习练。  相似文献   

2.
龚编辑信箱     
河南焦作韩海叶(武迷俱乐部会员0333号)发来E-mail:在新春到来之际,祝你们《中华武术》杂志社的全体朋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是太极拳让我结识了《中华武术》杂志,是《中华武术》杂志的首期太极拳名家大讲堂让我结识了你们和各位太极拳名家,  相似文献   

3.
《新体育》2006,(4):59-59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璀璨明珠.具有良好的健身.防身与修身价值.为弘扬武术文化,使太极拳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中华武术》杂志和人民体育出版社将在2006年5月2-6日推出“首期太极拳名家讲堂”.聘请各大流派太极豢名家亲自讲授。国内外年满12周岁以上的爱好者均可报名参加。  相似文献   

4.
名家信箱     
中学生阿志宏通过E-mail问: 《中华武术》杂志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想通过“名家信箱”栏目向崔仲三老师询问一个问题,恳请指点。我是一个太极拳爱好者,同时也喜欢散打,请问外家拳能否跟内家拳同时习练?如果能同时练习,应先练哪一个?应注意些什么问题?望老师能给予详细  相似文献   

5.
武宣 《武当》2012,(9):5
由《中华武术》杂志、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社会部主办,绥芬河市人民政府协办的第七届中华武术大学堂名家讲堂暨第三期技击名家讲堂开学典礼,于8月4日在美丽清凉的边境城市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四百名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本次培训。出席开幕式的有绥芬河市副  相似文献   

6.
由人民体育出版社《中华武术》杂志和音像部联合举办的’99金秋太极拳座谈会日前圆满召开。此项活动旨在沟通《中华武术》杂志、人民体育出版社音像部与广大武术太极拳爱好者的联系,互相交换意见。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李秉慈、太极拳名师李德印以及北京市武协各个太极拳辅导站的  相似文献   

7.
我参加了《中华武术》首期太极拳名家讲堂的学习。崔仲三老师言传身教三十个小时,专家答疑晚会六个小时,短短的三十六个小时,我学会了传统杨式太极拳56式。我现在花了180天学习了《中华武术》杂志社编辑的《胜战天机》《登堂入室》和冯志强老师著《陈式太极拳入门》、祝大彤老师著《太极解密十三篇》和《太极内功解秘》等七部著作,真叫我大开眼界。太极拳是国宝,是高级的艺术,是独一无二的健身运动,在技术上、生理上、力学上有相当丰富的哲理。我退休前的一身  相似文献   

8.
2006年5月2-6日,由《中华武术》杂志、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广播电视报联合举办的中国武术大学堂首期太极拳名家讲堂在北京中国网球学校开办。 首期太极拳名家讲堂吸引了来自全国23个省、直辖市、中国香港及匈牙利的130余名太极拳爱好者踊跃参与。报名参加此次太极拳名家讲堂的学员中,年龄最小的刚刚6岁,年龄最大的已是76岁高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2006,(4):3-13
2006年5月2~6日,由《中华武术》杂志和人民体育出版社推出的“中国武术大学堂”首期“太极拳名家讲堂”将在北京举行。 为了让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体全原汁原味的传统武术,认识哲理精深的太极文化,太极名家讲堂聘请太极拳主要流派著名代表人物亲自讲授,包括陈正雷、崔仲三乔松茂、马海龙、孙永田、和有禄。届时,参加太极拳名家讲堂的太极拳爱好者将和太极拳名家进行广泛而多元的互动和对话。强健身体,感受传统文化,太极拳爱好者们将和太极名家度过一个别具意义的“五一”黄金周。 为了让即将参加太极拳名家讲堂的学员快速增进拳艺,加深对太极文化的感悟,在太极拳名家讲堂开课之前,各流派太极拳主讲名家提前和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敞开心扉,展开交流,他们通过各自多年的习拳、练拳和传拳的丰富经历,深入浅出地介绍各流派太极拳的特点,实例印证太极拳的健身价值,讲述练好太极拳的要领,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发展走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本人于今年5月18日至21日,应邀参加由《中华武术》杂志举办的《中华武术》俱乐部会员交流研讨大会暨名家见面会。在会上见到和聆听了《中华武术》第一任主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昌沧、吴式太极拳李秉慈、公安大学教授梅花拳技击专家韩建中、杨式氏极拳崔仲二、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秦庆丰,以及《中华武术》李平主编等。这次交流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迎来了《中华武术》创刊20周年。回首往事历历在目。10年前的今日正是《中华武术》创刊10周年,在那次征文活动中我与老伴双双获奖。当时我们只不过是太极拳的初练者,是得到了《中华武术》  相似文献   

12.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2,(5):54-55
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设立“名家信箱”栏目后,陆陆续续接到许多武术爱好者的来信。这些来信除了表示欢迎建立这样一个和武术名家沟通、联系的园地外,还提出了许多问题。有些武术爱好者还提出,希望能公布这些武术名家的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当我们把这些问题反馈给武术名家们后,他们为广大武术爱好者的习武热情深深感动,非常愿意解答武术爱好者们的问题。但是,名家们平时的社会活动很多,恐怕没有过多的精力处理大量的武迷来信,因此,他们还是希望通过本刊这个栏目,解答武术爱好者的疑难问题。 来信请寄:北京体育馆路8号《中华武术》杂志 “名家信箱”栏目 收 邮编:100661 ——编者  相似文献   

13.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3,(11):60-61
本期出场名家梅花桩名家韩建中、八卦掌名家张全亮 北京朝阳区读者刘建军问: 我是一个武术爱好者,正在上中学。我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韩建中老师教授散打擒拿技术,我很想学到这一本领,自卫防身。因此,我想通过《中华武术》的“名家信箱”栏目,详细地向韩老师请教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17年的中华武术大讲堂在金秋十月的北京举办。期间,太极理论研修班的主讲教师康佑先生进行了一次长达100分钟的讲座,题目是《正确解读太极拳理论,还原太极拳本来面目》。我感到讲座十分精彩,其观点切中当前太极拳界诸多弊端,现特地整理出来,供太极拳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五一黄金周”期间,我们《中华武术》杂志和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广播电视报社联合推出首期太极拳名家讲堂,消息一经刊出,报名十分涌跃。我们在讲堂开课之前专门采访了报名的部分学员。看看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太极拳怀有怎样的感情,对我们的名家太极拳讲堂报有怎样的期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5,(8):58-59
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老年人武术健身协会李希平来信:我是一个太极拳爱好者,有许多问题不太明白,特向名家们请教。  相似文献   

17.
我练陈式太极拳已近9年,岁月似水,往事如烟,一切都那么平淡。然而, 2006年5月3~6日,这短暂的几天,却给我练拳的生涯刻下了深深的一笔,我有幸结识了—个人,他就是陈正雷老师。能够认识陈正雷老师,并得到他的亲传和点化,这首先要归功于与全国武术爱好者心灵相通的《中华武术》编辑部的全体成员——我们练武之人眼中的几个弱女子和一介书生,为中华武术呐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1~6日,由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有限公司《中华武术》杂志、湘湖讲武学堂主办,浙江杭州萧山武术协会协办,武博道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华武术大学堂第十五期名家讲堂在杭州萧山区金马饭店举行。大讲堂因疫情中断三年后盛大重启。来自世界各地的400余名武术爱好者相会天上人间的杭州,欢聚丹桂飘香的湘湖畔,跟随名家老师,用心习拳,静心练拳;和同好拳友全心悟拳,交心谈拳。太极拳、梅花拳、八极拳、无极桩、南山绵拳、太极理论……十五个学习班展现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从“九零”后今年92岁高龄的虞志荣老师,到八零后今年首次亮相大讲堂的冯彦博老师,  相似文献   

19.
龚建新 《中华武术》2007,(10):25-32
2007年8月20~24日,中国·焦作第四届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在古称山阳的河南省焦作市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两千多名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大赛。在这次大赛上,我们组建的《中华武术》会员俱乐部代表队初次亮相。这也是中央级媒体首次组队参加武术国际大赛。这支由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运动员组成的代表队,在教练员、太极拳世界冠军邱慧芳的带领下,经过四天的艰苦鏖战,共获得3块金牌、1块银牌、8块铜牌和集体24式太极拳第八名。这不菲的战绩,让人瞩目,也让参赛的八名运动员乐开了花,都说:"《中华武术》杂志第一次组队参加比赛,就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这是为《中华武术》争得了荣誉。"  相似文献   

20.
名家追踪     
武式太极拳名家乔松茂先生,现在担任着邯郸市文化局副局长。身为文化局的领导,传播先进文化是自己分内的事,而太极拳正是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现在乔局长传太极不仅不是不务正业,而且已经成了武术界的佳话。去年9月,乔松茂应邀前往新加坡,参加新加坡第五届武术观摩会。在新加坡期间,乔松茂在一个万人体育馆里表演太极拳,让新加坡的武术爱好者目睹了武式太极拳的风采。他还做了题为《寻求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