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回避失败行为是指在成就情境中为了减少和避免失败对自我价值的威胁而采取的策略与行为,包括自我价值保护行为、自我妨碍、冒充者忧虑、拖延行为、防御性悲观等。回避失败策略的运用与行为为成就设置了障碍,并会导致非成就性人格的形成。情境因素是影响回避失败行为养成的主要因素,对回避失败个体应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成就动机是人在社会活动的特定领域力求获得成功或取得成就的内部力量.就个人价值而言,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内部力量。个体的成就动机有两种稳定的倾向组成,即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有强烈追求成功倾向的个体,表现为趋向目标、高工作绩效、积极进取等;回避失败倾向强烈的个体,往往回避目标,避免可能失败的结果,消极退缩。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同时存在于个体的动机结构中,但有人注重的是获得成功,有人注重的却是回避失败。  相似文献   

3.
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受其相应的学习动机驱使,学习动机的不同导致了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的差异。从理论上讲,所有学生都有追求成功、回避失败的动机倾向,正如阿特金森所指出的,每个学生都有同时具备追求成功与回避失败两方面的特征,只是二者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尽管追求成功、回避失败是所有学生共同的愿望,但在实际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词汇回避是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常见的回避现象。首先阐释"回避现象"的界定,然后探讨词汇回避在写作中的具体表现,最后通过分析大学生写作中词汇回避现象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顺畅进行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二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对某些词汇的回避现象,主要是回避某些短语动词、搭配词的使用很贫乏、语义回避很明显、回避意义不合理的多义词等。词块教学是解决词汇回避现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傅玲丽  陈昌勇 《海外英语》2013,(21):149-150
词汇回避是英语翻译中常见的回避现象。该文首先阐述回避现象,然后浅谈词汇回避在翻译中的具体表现,从而进一步分析学生在英语翻译中使用回避策略的原因,以期对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学业情绪问卷和学习动机问卷对352名中职生进行调查,以考察中职生学业情绪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职生常体验到高兴、希望、平静、放松、焦虑、生气和沮丧等学业情绪,追求成功动机和回避失败动机均较低;(2)学业情绪各维度均与追求成功动机(r=-0.261~0.367)、回避失败动机(r=-0.232~0.481)存在相关;积极学业情绪对追求成功动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388),消极学业情绪对回避失败动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541)。  相似文献   

8.
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受其相应的学习动机驱使,学习动机的不同导致了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的差异。从理论上讲,所有学生都有追求成功、回避失败的动机倾向,正如阿特金森所指出的,每个学生都有同时具备追求成功与回避失败两方面的特征,只是二者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尽管追求成功、回避失败是所有学生共同的愿望,但在实际的学习情境中,有成功就有失败,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国的中小学,人们通常根据分数指标把学生分成三类:一类是成功多于失败者,即所谓“优生”;第二类是失败多于成功者,即所谓“差生”;第三类,即其余的,称之为“中等生”。  相似文献   

9.
回避现象是在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语言心理现象。中国学生英语应用中的回避现象主要表现在词汇、句法结构等方面,它对语言学习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采取教学策略来减少回避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学生动机中的回避失败倾向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 《教育科学》2003,19(6):38-40
根据阿特金森的“成就需要的四项限模型”,为数不少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回避失败的学习动机,这具体表现在学业归因、自我效能感和任务选择等方面。本文认为,学生之所以回避失败,是由于受到其自身成败经历、他人成绩信息、教师言语行为及学校奖惩机制等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其根本原因是要维护自尊。要改变学生回避失败的现状,避免其不良后果,关键在于教育者要更新教育理念,同时可采取改变奖惩机制、进行归因训练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