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广播电视可以实现党、政府、人民三者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沟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广播电视编辑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制作出来的电视节目的质量和实际收视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广播电视编辑的社会责任进行论述,并且提出多种有效的创意策划,以促进广播电视编辑事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偏见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几乎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作为人类心理之产物的偏见,就开始存在于各民族、社会、群体及其成员之中.[1]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偏见,即便有着良好愿望的人也不例外,编辑在编辑工作中也有可能有意无意间带有偏见.为了保持对文稿选择的客观公正,编辑必须首先消除自身的偏见.遗憾的是,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似乎忽视了对这种编辑心理现象的研究.笔者不惴浅陋,拟对编辑的偏见作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3.
约稿二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玮 《中国编辑》2005,(2):52-52
编辑工作中,约稿是件常事。虽然有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与关爱,但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文稿不足的情况常常存在,因此就需要约稿。编辑人员约请相关专家学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撰写某类稿件,就是约稿。  相似文献   

4.
论科技期刊文稿退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作新  李智兰 《编辑学报》1996,8(3):145-147
文稿经审稿人、编委或(和)编辑审读之后,在肯定其具有发表价值的同时,还会发现存在着某些只有经过作者对文稿进行修改才能得以解决的问题。为完善文稿内容,确保期刊的学术质量,常需将这种文稿退给作者进行修改和补充。这种工作通常叫退修。做好返修工作是编辑的应尽职责,然而不是所有的编辑都能把退修工作做得很好的;退修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文稿退修的质量,影响科技信息的传播速度。退修工作貌似简单,其实做好并不容易。本文试就编辑做好文稿退修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吴晓淳 《出版科学》2012,20(1):38-41
阐释科技期刊编辑的社会责任,论述科技期刊编辑应承担政治责任、把关责任、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创新责任、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的责任、实现两个效益的责任、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责任、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指出科技期刊编辑要与时俱进,勇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台是新闻媒体的一种,其自身具有较大的收听群体,它所报道的各类新闻对民众的工作生活有着直接影响。社会热点话题已经成为广播电台的一部分,很多民众通过这一渠道对某些社会热点话题进行了解,广播编辑的社会责任便显得十分重要。广播编辑在对社会热点内容进行报道时,需要以客观的态度对社会热点话题中的内容进行报道,不能掺杂个人情感色彩,刻意扭曲真相,让听众能够通过收听广播,对社会热点话题中的具体内容、事件原委进行了解,广播内容应符合实际,对一个广播编辑的社会责任进行承担。  相似文献   

7.
编辑工作是融知识、学术于一体的文化生产活动,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和职业特点,它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有的人认为,编辑工作并不难做,只要熟悉了编排工艺,只要掌握了编辑、出版各环节的要求,就能干编辑。这种认识是十分浮浅的,也是十分有害的。编辑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要有较广的知识面,要有较好的专业知识结构。一个编辑不仅要能处理一般性文稿,还应能审阅本行业知识性较强的文稿,另外,一个编辑还必须在某一专业上有一定的专长,能够开展具有相当深度的学术研究。这种学术造诣,是编辑审阅文稿时发现问题、评判价值、辨析真伪的本钱。  相似文献   

8.
胡春雨 《编辑学报》2013,25(5):464-465
针对编校过程中因无编辑署名致作者查稿出现兜圈子、扯皮的现象,提出在文稿的编校过程中编辑也应当署名。认为编辑署名具有增进与作者的相互尊重、担负编辑应有责任、发挥编辑能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编辑学是发展于多学科之间的边缘科学,是关于语意信息的获取、选择和加工的信息科学。本文着重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a.从信息论之信源、信道、信宿,信息的负熵原理,信息的有效性探讨编辑学的信息科学原理;b.文稿系统观,从系统的整体性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内部的相干性,目的性,层次性等讨论文稿及编辑加工;c.“悖论”是用于编辑鉴别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的社会包容与社会责任——内涵与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是体现社会包容的重要载体。社会包容的核心旨趣是宽容与公正。社会包容与社会排斥相对立。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避免政治排斥、人格排斥、设施排斥和制度排斥,才能体现社会包容理念。图书馆社会责任具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消极意义上的图书馆社会责任;二是积极意义上的图书馆社会责任。图书馆社会责任的内容包括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纯义务性责任。体现社会包容,承担社会责任,都是图书馆社会价值的基本表现,但两者之间却存在冲突现象。如何解决这种冲突,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川 《出版广角》2014,(5):32-34
正高校学报的社会功能决定了作为学报主体的编辑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确定了学报编辑工作的社会角色。编辑只有充分认识编辑职业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找准自己的定位,努力提升编辑思想道德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媒体对民主寓教于乐的同时,承担着人道主义和道德宣扬的责任。与此相关的节目策划须以这种责任为宗旨,宣扬到广大的民众中去。广播电台编辑身为广播这个媒体的一个重要策划人,更应该具备相应的能力将广播电台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巧妙地结合收听率的提升。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找寻广播电台编辑如何对此进行结合,并进行学理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企业社会责任是衡量广告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的重要载体,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桥梁。本文分析五大国际广告集团所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现其社会责任活动的展开主要集中于15个领域。经比较美国宏盟集团和日本电通集团社会责任报告,本文认为,国际广告集团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体系的形成与企业定位、遵循的社会责任理论和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运作体系相关,而形成CSR运作体系的根本在于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4.
论科技期刊文稿退修周作新李智兰黄祖唯文稿经审稿人、编委或(和)编辑审读之后,在肯定其具有发表价值的同时,还会发现存在着某些只有经过作者对文稿进行修改才能得以解决的问题。为完善文稿内容,确保期刊的学术质量,常需将这种文稿退给作者进行修改和补充。这种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期刊编辑活动是以选择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目标,以组织、选择、调控、传播、教化为己任,以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实践活动,因而包含着一个编辑价值和编辑价值观问题。本文拟就如何理解和培养期刊编辑价值观(以下简称“编辑价值观”)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编辑价值观的实质与制约1.编辑价值观的实质及体现谈编辑价值观首先不能不了解什么是编辑价值。编辑价值是编辑主体与客体(文稿)相互作用的结果。确切地说,是编辑工作者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益。它是由精神产品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功能所决定的。期刊编辑价值观就是一种以主体价值标准为尺度的评价性认识,换言之,就是编辑对文稿进行科学评价的观念体系。编辑的这种价值观念是特定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观凝定,是对编辑工作形成的价值关系的理性概括,也是编辑对个体经验和群体智慧的自觉总结。这就是编辑价值观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当代编辑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辑担负着采集、加工、优化、积累和传播人类优秀文化的重任。承担着对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一份责任。当代编辑必须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创新型文化建设而努力,这是当代编辑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17.
吴笑梅 《新闻世界》2013,(10):70-71
新闻编辑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把好舆论导向关,提高引导舆论能力。加强新闻编辑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提高理论和业务素质,是实现媒体的社会责任基本保证,是媒体提高公信力和扩大影响力的基础和前提,是媒体发展新形势对编辑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内容重于传递:图书馆不应回避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际图书馆界关于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研究、我国的图书馆社会职能说和图书馆职业使命论,分别含有政治的、意识形态意味,具有依据已有组织结构功能定位和面向自我的职业内省带来的缺陷。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应是它为满足社会需求而采取的基于自身特质的主动作为。重视内容是图书馆的特质。这种特质赋予了图书馆知识信息传递的教育性,这种教育性是图书馆始终不渝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编辑活动中的情感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地论证文稿的价值、定夺文稿的取舍,这是每一位编辑所应具备的起码素质,也是出版事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然而,编辑,作为社会的人,必然带有社会人的共性特征和自我的个性色彩,并在思想、行为上难免将自己的情感成分带入编辑活动。正确地引导编辑的这种情感参与不仅不与客观公正地处理稿件绝对矛盾,还会成为编辑活动中的一种积极因素。 一、情感参与的必然性 编辑活动不外乎选题、组稿、审读、加工、发排、校样几个程序,也即常说的编辑六艺。但六艺只是工作程序,其核心则是紧紧围绕编辑活动的宗旨和作用——架设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它实际上是处理与人(作者、读者)发生某种社会关系的活动,这种社会关系不可避免地会打上社会与时代的烙印。编辑在处理这种关系的时候,只有客观、公正才能正确发挥自己的作用,但情感因素无法排除。编辑在审读过程中,首先充当的是一个读者。如果作者的观点、立论、篇章结构、遣词造句等等给编辑留  相似文献   

20.
浅谈文稿编辑制的利与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与策划编辑制在出版界曾经受到的重视相比,不少出版社正在实行的文稿编辑制显然尚未引人注目。 出版社将部分编辑集中单独成立部门,这些编辑基本不要求策划组稿,而以加工其他编辑部门策划的书稿为主要任务,这些编辑被称为“文稿编辑”,本文暂时将这种制度称为文稿编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