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学生学数学时遇到挫折的原因,论述了培养学生耐挫能力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强化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适时利用榜样力量激励学生斗志;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挫折;充分利用各种挫折进行耐挫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蓓 《考试周刊》2009,(20):149-150
学生挫折承受的能力已日益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挫折承受能力亦即耐挫力,对学生进行耐挫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尝试从明确耐挫与耐挫教育的概念入手,分析体育教学中渗透耐挫教育的优势,重点从教师操作层面,探讨在体育教学中渗透耐挫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耐挫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已势在必行。耐挫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合理的锻炼而得到培养、提高的。首先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树立克服挫折的信心;其次,教师可运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重视家庭教育,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也应注意●耐●挫●教●育●郭从晓挫折是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可能遇到的。然而,面对挫折,有的人能够受到教育,从“挫”中悟理,执着而进;而有的人却不知所措,灰心丧气,对学习产生畏惧感。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耐挫教育,使学生遇“挫”而不“折”呢?1....  相似文献   

5.
唐生梅 《湖南教育》2003,(16):20-20
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对挫折,作为一个生活的强者,应该勇于克服障碍,增强耐挫能力。但是目前学生的耐挫能力普遍令人担忧,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学校对学生耐挫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尤其是许多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过分宠爱,不仅没有对孩子进行耐挫能力的培养,还唯恐孩子受到挫折。他们只要求孩子学习成绩好,一切事情都替孩子做得周周到到,让他们免受一切挫折,以致使孩子缺乏生活的锻炼,养成依赖心理和养尊处优的不良品格,交往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极差。还有些离异家庭,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家庭,他们的孩子根本就…  相似文献   

6.
由美国第32届总统罗斯福身上所体现的强健的心理品质想到当今的中学生必须加强耐挫力教育。历史教学可以成为耐挫力教育的重要手段:(1)结合历史学科特点,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挫折;(2)利用古今中外的典范人物,教育学生防范和克服心里挫折;(3)利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耐挫力。  相似文献   

7.
李韦 《广西教育》2023,(4):29-32
本文立足小学生挫折体验匮乏的现状,通过研究耐挫力的内涵及相关理论、分析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耐挫力不足的原因,从学生、教师、家庭三个方面探索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耐挫力的培养策略:首先,学生应明确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树立挑战数学难题的信心和决心;其次,教师要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耐挫力的培养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最后,家长要以家庭为实践场,张弛有度地对孩子进行耐挫力训练。  相似文献   

8.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的夸天,中小学生面临的挫折情境越来越多,而他们的耐挫能力又相当脆弱,致使产生各种各样的J心理挫折,给生活、学习带来消极不良的影响。本文在论述培养学生耐挫能力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学生耐挫能力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孩子耐挫力的高低,关系到他将来的成就与发展;儿童耐挫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培养学生耐挫能力的重任。希望我们的学生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飞过所有的挫折,飞过所有的绝望。  相似文献   

10.
挫折,无所不在,而学生耐受挫折的能力可以说一代不如一代。本就挫折、耐挫能力的概念作了一定的阐释,指出了对培养耐挫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应的耐受挫折能力的措施,为广大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发展学生的智力 ,而且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任。在语文课上做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与加强耐挫教育相结合既是可行的 ,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此 ,我分析和运用现行教材 ,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耐挫教育。一、分析课本 ,挖掘耐挫素材我国知名学者张殿国认为对挫折的正确态度主要是面对困难的勇敢性和耐失败的不屈性及面对厄运的刚毅性。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主要人物面对挫折都能表现出正确的态度 ,他们知难而上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是对小学进行耐挫教育的好教材。新教材第四册课文《劈山救…  相似文献   

12.
耐挫力又叫挫折的耐受能力,是指人们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即个体在遭遇挫折时,不仅有使自己的行为、心理不致失常的能力,而且有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行动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对于提高其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实现教育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可能遇到挫折与失败。挫折对于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在“温室”里长大的,心理素质较为脆弱,社会适应能力差。学习、生活稍不如意,便灰心丧气;偶遇委屈,便觉天塌地陷,不能正确对待种种困难和挫折。要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必须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呢?教师要积极从理论学习和生活经验上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白挫折具有普遍性。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所谓“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只不过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已。要让学生有应付挫折的思想准备,不至于一遇到逆境、挫折就束手无策、惊慌失措,而是坦然地正视。同时,要使学生看到挫折的两重性,有利有…  相似文献   

14.
肖佳怡 《教师》2012,(2):17-19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生面临的挫折情境越来越多,而他们的耐挫能力又相当脆弱,致使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给生活、学习带来消极不良的影响。本文在论述培养学生耐挫能力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提供了增强学生耐挫能力的粗浅想法。  相似文献   

15.
耐挫力又叫挫折的耐受能力,是指人们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即个体在遭遇挫折时,不仅有使自己的行为、心理不致失常的能力,而且有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行动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对于提高其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实现教育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可能遇到挫折与失败.  相似文献   

16.
挫折发生不可避免,学生受挫心理形成十分复杂,无论挫折的原因来自内部还是外部(主观和客观因素),都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怎样对待挫折情绪?如何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国外兴起。在体育活动中实施耐挫教育,能培养学生乐观精神及耐挫的能力,这对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和完善健全学生的心理品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培养学生素质的同时,应当加强对大学生耐挫折力的培养和训练。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认识挫折的双重性.调节抱负水平,创设一定的情境,进行耐挫锻炼。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面临升学及毕业后走向社会,但很多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普遍低下,经不起困难与挫折.学校体育要刻意地设置困难,使学生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挫折教育的意义,合理地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使学生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抗挫、耐挫、越挫越勇的心理基础,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20.
挫折的发生不可避免,学生受挫心理形成十分复杂,无论挫折的原因来自内部还是外部(主观和客观因素),都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怎样对待挫折情绪?如何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