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运用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对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学校德育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以往的学校德育模式研究追行了分析与批判,认为这样一种模式化研究反映了人类思维“简化”的陋习,以及学科化的研究取向,不利于深入揭示学校德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社会学的研究对以往的学校德育模式研究是一种方法论上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对《自杀论》的研究中,学者多从社会学主义方法论视角和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角度对《自杀论》进行分析。这些方面固然是《自杀论》一书的研究重点,但本书的写作模式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作为社会学历史上第一部以经验资料写成的标准的社会学著作,该书的论述严谨有序,结构清晰规范,在一破一立的过程中得到宗教、政治变革、家庭和社会团体等社会因素对自杀的影响,这种写作模式绝对可以称为社会学标准模式。  相似文献   

3.
闫引堂 《比较教育研究》2006,27(1):39-43,49
本文从范式转型的角度,对西方一些国家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教育政策社会学进行了述评,指出教育政策社会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政策研究"模式的局限,在研究范围、研究主题上有新的突破,但其研究视角仍然不够明晰,理论建构还显薄弱,并没有构成教育政策研究的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4.
影响创新教育的教师社会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创新教育实验研究中 ,学校内部的社会学条件发挥着十分突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学术界早就注意到宏观社会学因素与科学技术创造的关系 ,而对于教师因素这一重要的学校社会学条件则缺乏必要的研究。文章试图从学校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角度对影响创新教育的教师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视野中的信息社会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社会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信息学的信息社会学,另一种是社会学的信息社会学,信息学的信息社会学是从信息学的视角来研究信息社会学,社会学的信息社会学则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信息社会学。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这两种信息社会学在研究对象的确立、内容范围的框定、所建学科的属性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信息社会学是研究信息社会的形成、发展与良性运行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6.
论教育社会学对知识社会学的接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扑 《教育科学》2003,19(5):19-23
教育社会学对知识社会学的接纳存在一个过程,从背景看:70年代教育社会学发展出现研究重点的转移;从学术取向看,教育社会学表现出对知识社会学从理念到方法的巨大认同;从交融结果看,教育社会学将知识社会学辟为其微观研究中一个专有的领地,酿就了教育知识社会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教育社会学研究者倾向于从社会学的视角单向度地定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造成了人们对于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片面认识,阻碍了学科的健康发展。本文提出确定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不能忽视从教育到社会的向度,应该将教育促进社会进步纳入到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体系之中。本文从历史依据、现实依据和理论创新的角度来论证这一观点,认为可将教育社会学定义为通过对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社会问题的研究来探索教育良性运、教育促进社会进步的条件和机制,以达到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  相似文献   

8.
综述以前的研究,有些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探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区别,有些只是从某一角度对此进行分析,这些研究虽然是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但是缺乏全面性,也不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以社会学的视角,从研究方式,资料的整理和具体方法与技术这三个方面加以比较,研究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区别与联系,希望能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家庭暴力问题的社会学探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庭暴力是社会学的研究内容,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反对家庭暴力的呼声日益高涨。文章就中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含义、特点和原因等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找出其存在的社会根源,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提供社会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社会学本土化是中国社会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一般认为中国本土社会学之所以产生,西方社会学功不可没。本文指出西方社会学只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助推剂,建立中国研究模式才是社会学本土化的核心所在,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机制必须选择兼容并取的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出。我国学校德育教育方法要立足于时代要求和国际视野,研究与借鉴西方学校德育方法的有益成份,以我国学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征为现实基础,走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把传统方法、借鉴方法、创新方法有机结合,促进我国学校德育向着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牛永丽 《科教导刊》2021,(3):165-166
德育一直都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应当根据小学生年龄段特点,有机融入德育教育,让小学生从小就能够受到良好的品德修养的熏陶.同时我国传统文化中有非常丰富且优秀的德育思想,比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和而不同、自尊自爱等传统美德,因此教师可以在德育教学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既可以增强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和丰富性,还能够通过古今对比,让小学生喜欢上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品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3.
墨子是先秦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墨子重视通过实践培养“兼士”的观念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同样对中职德育实践教育的开展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通过对墨子相关思想的学习和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中职德育实践的成效,并且可以通过德育实践很好地促进中职学生构建理想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而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在学校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对于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中学生道德修养,实行全面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过在中学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寻求传统美德教育新模式,为中小学德育探索新途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职学校作为培养社会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其德育应突破传统德育的弊端,走出一条现实的、理性的、确能有所成效的德育之路。观念的树立是行为的先导,所以职校德育工作者应首先树立先进的德育理念。文章从回归生活和实践,注重活动的创设等方面,强调职校德育工作者应在尊重传统理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德育、行为德育、体验德育、主体主动性德育等。  相似文献   

16.
易连云 《教育学报》2005,1(5):63-67
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仍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一个重要难题.文章在分析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学校道德教育问题的实质是在长期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道德的意义被异化,道德教育被视为一种知识教育,忽略了道德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所具有的内在主体性和动态生成性,其后果是导致了道德价值观念形成与道德行为中的生命意义的缺失.作者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意义的追述,充分肯定传统文化中"道"与"德"的动态转化及"天之大德日生"所孕含的丰富生命意识,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应重新审视与理解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内涵,以现代意义铨释传统道德,以"生命·实践"为目标构建新的道德教育体系,重建道德教育生命基础.  相似文献   

17.
The actual effect is a big problem in current school moral education.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current school moral educat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reason is that, for a long time, the meaning of morality has been dissimilated, and moral education is considered as a kind of knowledge input and neglecting it is the life-style of human beings. By exploring the meaning of morality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author fully affirmed the rich life connotation both in the dynamic conversion between Tao and virtue and in the Taoist saying “Great virtue is growth”. In the article,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nowadays, we should reconsider and understand the moral connotation i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xplain the traditional morals in a modern way.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new moral education system such as a “life-practice” model.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2005 (5)  相似文献   

18.
学生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针时传统学生德育模式中存在的非主体枉问题。提出了学生主体性德育模式,并从德育的主体、德育的理念、德育的目标及德育的方法等四个方面比较了学生主体性德育与传统德育的主要区别,提出了通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调控德育目标、拓展德育内容、更新德育方法等实施学生主体性德育的时策。  相似文献   

19.
社会治理模式变迁与道德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治理模式从统治型向管理型、服务型治理模式的发展演进,学校道德教育功能也应发生变化,从体现"国家—个人"关系的一元维度转变为"国家—共同体—个人"的多元维度,从国家对个人的单一控制模式转变为国家、社会力量、个体等多方力量的多元互动模式。学校道德教育模式也需发生相应变化,传统农业社会的典型示范式榜样教育需代之以现代公民社会共同体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20.
德育的工作对象是人,因此德育论的构建应遵循一定的心理学规律。基于此,从品德的构成要素及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当前的各家德育论体系中存在的心理学思想,从而促使德育工作者积极探索,不断拓展传统的模式,以人为本,把握规律,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切实指导中小学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