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处祖国大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个省和自治区,国土面积303万平方公里(45.5亿亩),占全国总面积近三分之一,居住着40多个民族,6900多万人,发展这个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大西北的自然资源很丰富,蕴藏着巨大的能源资源、冶金原料、化工原料、建材资源,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发展重工业和林牧业的潜力很大。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开发利用大西北的资源。中央领导同志反复指出,要下决心在将来把大西北建设成为我国强大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巨大的基地。  相似文献   

2.
“欧共体”加紧再生能源的开发据外刊报道,欧共体各国拟加紧再生能源的开发应用,并增大在欧共体成员国外的其它国家进行再生能源相关产品、设备的贸易。其目的是为了更为有效利用地方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开减轻成员国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性。在1977~1986年间,欧...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过渡,资源开发利用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空间上,从地表向地球深部和外层空间,从陆地向大陆架、深海和远洋发展:2、种类上,从天然食物、农业资源向工业资源(主要是矿产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发展;3、从单一利用向多用途综合里利用发展;4、能源利用上,向环保和持续利用趋势发展,即从传统能源系向新能源和再生能源转变。资源开发利用对资源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其正效应是人类对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资源内含和外延的扩大,自然资源利用数量增长速率的下降,由此而引起的环境负面效益减小;其负效应主要是资源开发深度、广度加大所造成的对生态及人类自身的影响。为了使资源系统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演化,需要强化宏观调控:一是世界各国都应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二是发展知识经济,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知识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陆地资源紧缺的今天,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发展后劲。,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13类海洋产业同时又是蓝色经济区能源保障关键技术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其开发与利用备受关注。文章简要介绍了海洋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背景,以及海洋能的种类、特点和发展现状,重点是立足中国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与规划,详细分析山东半岛海洋能开发利用的历史与现状,展望发展机遇,并提出开发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以更好的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决定从本世纪末到下个世纪初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心将转向开发大西北,建设大西北。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开发西北应从什么地方入手?我们认为,西北地区能源资源具有综合的优势,开发大西北应该把开发西北电能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利用再生能源和可回收资源,为此已经制定了《可再生能源长期发展计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等政策。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石油、煤、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如果科学家能模拟该过程,"人造"矿物能源是否可能呢?日前,同济大学成立碳资源循环技术研究所,启动了多项研究课题,试图用"水热反应"模仿自然现象,把生物质、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资源和矿物能源。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后期以来,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无污染能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这不但是人类生存对于环境保护的需要,更是由于经济发展对于能源消耗的依赖,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世纪交替的几年之间,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欧盟,都已将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入到发展计划的日程表中,  相似文献   

9.
自然资源是发展经济的基础,任何一个地区或国家进行经济建设无不依赖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更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赵紫阳总理在视察新疆时指出:开发新疆、开发大西北,使新疆和整个大西北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一个最重要的基地。在开发大西北中,新疆处于优先的地位。应当作为一个单独的经济区来考虑。为了迎接新疆的大开发,必须摸清新疆的资源情况。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较丰富,主要能源资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其勘查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日渐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中国陆地边境县域旅游资源特征评价及其开发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长达2.2万km的陆地边境沿线分布有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极具开发利用潜力。本文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文中简称《标准(GB/T18972-2003)》),梳理了我国9省(自治区)的136个陆地边境县域内的旅游资源单体;统计分析了陆地边境旅游资源的类型与数量;总结了陆地边境旅游资源的5大特征,分别为数量繁多、体量较大,类型丰富、组合度好,特色鲜明、垄断性高,神秘神圣、有庄严感,整体连续、线性明显;进行了陆地边境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评价,结果显示边境县域内共有61处五级旅游资源单体和237处四级旅游资源单体;最后提出了我国陆地边境旅游资源的总体开发策略和不同质量等级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位于国家管辖海域以外的国际海底区域面积约2.517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49%,是地球上尚未被人类充分认识和开发利用的潜在战略资源基地。这一广阔区域内蕴藏丰富的金属、能源和生物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是2l世纪重要的陆地可接替资源。  即将开始的新一轮相对有序的“蓝色圈地”运动将成为21世纪争夺国际海区域资源──这一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主旋律。海底矿产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是世界各国充分展示综合实力、争取海洋权益、发展高新技术和开展外交与合作的综合性活动。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框架内,在“全人类共同继承财…  相似文献   

13.
陈剑锋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4X):150-150,124
为开发自然洁净能源和再生能源,提出“采用光-热转换重质传导和轻质传导”两种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祖国的大西北地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五个省区,这里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能源充足,经济潜力大。但是自然环境差,技术力量薄弱,信息闭塞。要建设大西北,振兴经济,必须注视世界新技术发展的动向,吸收先进技术,加快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我国经济界、科技界以及实际工作的不少同志,对于加快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常规能源资源将不断减少,为保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时调整能源结构是必要的,而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条可行的捷径。为了了解温州太阳能、风能蕴藏量和时空分布特征,应用温州各地的多年日照观测资料和风观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太阳能、风能开发项目有较高参考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石化能源不断枯竭,能源供需问题越来越严重,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基于此以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研究受到全球各能源企业的重视,也成为全球能源学家研究重点。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以风能发电发展最为迅速,获利最大、技术也最为成熟,已成为整个再生能源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从风力发电机系统结构入手,就应用超级电容提高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生物质能发展中几个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能源目前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矿物能源资源量不足,二是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太低,三是浪费严重。本文重点研究生物能资源开发利用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共性问题,中国每年可生产生物质资源8亿多吨(不包括畜禽粪便和海洋生物质),其中作物秸秆类6亿多吨,林木残余及加工剩余物2亿多吨。目前国内外高品位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生物柴油、生物乙醇、成型燃料。文章以此为中心研究了合理利用这些能源资源需要解决的政策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正面临较危机的资源储备量短缺问题,国民未来的生活离不开大量能源资源的供应。仅依靠传统能源物质的开采已经不能满足国家的需求,所以开发新能源物质迫在眉睫,同时这也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电能是其他能源经过转化而产生的在生活及生产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能源,它的出现与普及使用是人类发展史的重要章节。目前在电力系统中也在进行不断的进行,新能源发电逐渐代替传统能源发电方式,这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发电对传统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不仅资源储量较大,而且具有清洁环保的特点。其不仅是不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替代品,而且还能够有效解决人类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危机,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分析了生物质燃料燃烧的机理,并进一步对影响生物质燃料燃烧的因素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能源消费问题及其与环境矛盾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本文在分析国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特点的基础上,对广东省可再生能源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阐明了广东发展可再生能源重要意义,指出了技术创新对加快区域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