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存权利救济体系薄弱导致农民上访无序,信访机构权责错位现象严重,农民信访消耗成本高且效率低等种种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民在维权的道路上步履维艰。本文阐述了农民信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即农民传统维权思想根深蒂固、农民信访制度体系存在缺陷、农民寻求司法救济成本压力重。为解决农民信访问题应当构建科学且规范的农民信访体系作为制度保障,建立统一的信访管理机构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发展与完善信访代理制度来有效保障农民的信访权利,同时对农民进行理性信访的宣传教育等多种措施来解决农民信访存在的问题,使得农民信访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现有环境下农民利益受损理性选择信访制度,信访制度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农民的利益,但也存在局限。改革完善信访制度,维护农民利益,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畅通农民利益表达和维护渠道,及时化解矛盾,缓和冲突;实施法律援助,实现司法公平公正;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将大量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  相似文献   

3.
对于取消农业税费之后的农民信访,各种农民"抗争"的说法已缺乏足够的解释力.随着农村税费的取消,农村信访出现了新的形势,不仅信访数量剧增,而且不合理诉求信访所占比重明显变大.从基层治理的角度来透视当前农村不合理诉求信访现象,这是基层治理弱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信访量高居不下,信访矛盾大多源于农村,为了更好的把新的信访条例落到实处,解决农村信访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权利,做好农村工作,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矛盾量,做到事前预防;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司法人员公正司法、信访干部认真负责,才能做到事后救济,及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信访制度与农民利益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集体上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广泛发生的农民集体上访事件与既有的信访制度安排之间有着路径依赖关系。农民集体上访事件群发的局面使信访制度处于尴尬的境地。这说明,随着市场化改革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的弊端已经充分展现,应该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农民不断增长的利益表达要求与既有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僵化滞后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税费改革后,基层政府不再向农民征收各种税费,农村干群矛盾得到了部分缓和,许多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得到了解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农村矛盾和纠纷都同时得到化解,一些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又浮出水面。同时,税费改革后又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农村信访形势依然严竣。在信访问题产生前实现政府与农民的有效沟通,双方坦诚相见,使大部分问题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能够得到充分交流、充分讨论,从而协调各自的行动,不但能够使信访问题通过有效沟通而化解,减轻信访工作的压力,而且还能够建立一条新的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沟通渠道。民意大会就是在信访前实现沟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做好国有企业信访举报工作是关系到企业及矿区能否长治久安、和谐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需要纪检监察工者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个焦点话题.本文作者以大庆石化公司为例,就“国企信访举报突出问题与对策”这一课题论述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8.
信访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演变的。我国农民占人口大多数,农民权益的保护极为重要。而作为保障农民权益之一的信访制度,却存在着诸多缺陷。电影《秋菊打官司》作为一部优秀的法制教育片,对农村基层信访工作有较为细致的描写,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影响村委会选举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敬华 《天中学刊》2005,20(3):24-26
选举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与核心问题。村民委员会选举作为"世界最大规模的民选试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农民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伟大尝试。影响村委会选举的因素有多个,应引起重视。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有助于中国的"草根民主"早日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10.
沈阳大学增设"信访专业",成为当地热议话题.据媒体报道,在沈阳大学开设法学专业(信访方向)的动议者是沈阳市的某位领导,而学校增设"信访专业"还和沈阳信访工作体制改革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村委会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为农民开创幸福生活提供制度平命。文章在分析村委会选举形成的动力及现阶段村委会选举所面临的阻力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村委会选举的4条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邢台学院学报》2014,(3):47-49
近年来持续的"信访洪峰"引起人们对信访制度的广泛关注,人民更是把信访制度看成权利救济的主要方式。信访制度出现了严重困境,理论界就信访制度的存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通过对信访制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信访制度的主要问题,针对信访制度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将信访制度纳入法制的轨道,更好的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信访作为中国所特有的一项制度,无论是建国初期还是现在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不断涌现的社会矛盾和信访程序的诸多缺陷,使信访制度陷入了困境,需要我们理性寻求信访问题的解决之道.如何发挥信访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核心问题应该放在信访程序的完善上.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保证.因而,保证信访人信访权利的实现首先就要完善信访程序,最终实现信访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4.
信访条例施行后,关于信访制度各种问题的讨论并未停止,强化信访与取消信访的声音皆有之。信访制度面临一定的挑战,而摆脱困境的关键在于准确定位,将信访机构还原为一个下情上达的信息传递机构,并在借鉴国外相关制度经验的基础上规范其制度使之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信访现象的勃发,在制度上源于信访者利益表达困境,在观念上源于对最高权力的迷信,以及个案有效性支持下的路径依赖。信访问责考核机制构成了地方政府接访、压访的动因,加之信访机构职能的虚化导致的信访积压,更激发了上访者的动力,强化了上访群体的认同感,形成了信访的新样态,导致一轮又一轮上访潮。地方政府基于中央维稳考核的压力下,信访机构数量膨胀,反而让信访反官僚主义功能日益被自身的官僚化所取代,由此形成了信访制度自身强化的悖论,信访现象内卷化的循环。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月5日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新的《信访条例》,新信访制度的构建成为焦点。本文从信访制度的概念、新信访制度构建的必要性、新《信访条例》五大亮点以及对新信访制度的法治化构建的设想四个方面对我国新信访制度的构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各地经济发展的加速,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剧,社会矛盾也不断加剧,各地上访案件越来越多。当前信访制度已经不断强化上访人的权利和接访人的职责,但上访潮依然居高。因此,要坚守信访法治原则,加强信访管理创新,狠抓信访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理和高难度信访案件处置,以便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信访制度的定位,已经脱离了正常的运行轨道,原本作为补充性救济的途径,如今成为了群众发泄不满、谋求个人利益的主要渠道。在信访法治化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下,只有明确信访的功能,把握好信访制度的定位,才可以为信访制度走向法治化而发挥"指挥棒"式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信访制度改革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对信访制度进行必要的反思和重新构建。本文首先对目前信访体制改革的背景及学界观点进行评述,以阐述信访制度的基本法理为基础,重点揭示信访的概念、调整范围、信访人的权利、信访相关的权力以及信访的功能,进而提出信访制度改革的三种模式:集中统一模式、以点带面的整合模式以及分别改进的分散模式。  相似文献   

20.
信访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属于缺乏消费弹性的刚性产品。信访的免费性激励当事人进行信访,但作为信访消费者的纠纷当事人,往往会沉溺于纠纷解决"沉没成本"的心理效应,而导致对于穷尽一切纠纷解决方式的信访兜底路径依赖,从而扩大了对信访公共产品的需求。作为信访产品提供者的国家,虽可以通过信访机制获得对代理人地方治理的绩效考评,改善中央对地方的治理委托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不过,这种改善的前提在于需要配套足够的上级信访受案容量,以免造成信访者为获得信访纠纷解决而产生的过频过度放大纠纷强度的逆向激励。但是,这种前提却存在着逻辑悖论,即为了满足信访的供应量而实现的放量信访纠纷解决公共产品供应,只会分流其他正式的纠纷解决机制,并反过来加剧信访本身的拥堵,进而使得信访制度这一公共产品劣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