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敏 《初中生辅导》2009,(35):26-28
利用平行光的会聚特点实验原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在焦点处会聚,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实验器材凸透镜、白纸板、刻度尺。  相似文献   

2.
一、测定凸透镜的焦距方法1: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光路图如图1所示,根据这个原理,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凸透镜后移动白纸,在白纸上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点,这个点就是焦点,用刻度尺量出焦点到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f.  相似文献   

3.
一、实验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测定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他们对于凸透镜和有关的光学知识,理解更为深刻,并且掌握一般光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跟这个实验有关的光学知识主要是透镜成象的原理。当物距大于凸透镜的焦距,物体上某一点发出的反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各光线成为会聚光束,并会聚在一点。这一点就是物体上某一点的实象。若物距小于凸透镜的焦距,物体上某一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各光线成为发散光束。所有发散光束反方向的延长线仍会聚在一点。这一点是物体上某一点的虚象。当学生懂得了这些道理之后,他们就能理解:作图成象时只要应用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在各种光学仪器上,若透镜的焦距一定,则透镜的直径愈  相似文献   

4.
[实验目的]掌握测定凸透镜焦距的几种方法.[实验原理]1.太阳光聚焦法;平行于凸透镜主轴的光线,经折射后会聚于焦点.2.公式法:当物体经凸透镜成实像时,测出物距u和相应的像距v,由公式1/u 1/v=1/f可求出焦距.3.共轭法:保持物体和光屏之间的距离ι不变,在物体和光屏之间移动凸透镜,使物体在光屏上先后两次成像,测出凸透镜的两个位置间的距离d,则凸透镜的焦距f=(ι~2-d~2)4ι.  相似文献   

5.
实验预习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此点称为焦点.将物体分别放到西透镜与焦点之间(u<f);放到焦点与2倍焦距之间(2f>u>f);放到2倍焦距之外(u>2f).用光屏接收所成的像,观察像的性质以及像到透镜的距离情况,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主要是观察蜡烛的火焰经过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所以蜡烛是物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物距(u);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像距(v). 思考题 1.如图5-l甲所示,物体(蜡烛)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能…  相似文献   

6.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总结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规律。而学生对其成像规律往往是掌握不准,记的不牢而导致用的不熟,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记忆,不妨采用下面介绍的方法试一试。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根据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规律得到的,要找到一个物点所成的像点的位置,则可利用从物点发出的射向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来确定,即:①平行于主轴的光线,折射后经过凸透镜的焦点。②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③通过凸透镜前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轴。作图时只要找到其中任意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或反向延…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在学习《光学》这部分知识时,感到凸透镜成像规律难以掌握.例如,不能准确地判断物距在什么范围所成像是放大的,又在什么范围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的倒立或正立决定于什么因素?像的虚、实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了让同学们对凸透镜的光学性质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通过作图、列夫及有关统习,对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及其成像规律作阐述.一、凸进销的光学性质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一来平行于主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它将会聚于一点.如图1所示,该点。。I焦点.用字母F表示.测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用字…  相似文献   

8.
[实验目的]掌握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几种方法.[实验原理]1.平行光聚焦法:平行于凸透镜主轴的光线,经折射后会聚于焦点.2.公式法:使发光体经凸透镜成实像于光屏上,测出此时的物距u和像距v,代入公式1/u 1/v=1/f即可求出焦距f.3.共轭法:保持发光体和光屏之间的距离L(L>4f)不变,在发光体和光屏之间移动凸透镜,使发光体在光屏上先后两次成像,测出两次成像时凸透镜的两个位置间的距离d,则凸透镜的焦距f=L~2-d~2/4L.  相似文献   

9.
本节的重点是知道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特点及它们的焦点、焦距,难点是根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特点来完成光路图.中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是以填空题、选择题或作图题等方式出现.一、判断透镜的类型透镜分为两种:凸透镜和凹透镜,如图1所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粗测凸透镜的焦距"时,一般的实验操作步骤是:把凸透镜对着太阳光线,再移动白纸,使太阳光线通过凸透镜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小亮点(焦点),最后量出亮点到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但该方法在实际操作时并不容易,尤其是一个人更不好操作.为此,笔者利用身边的相关器材组合了一套实验装置,不仅成功地演示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而且能快速粗测出凸透镜的焦距,顺利地解决了课本上不易测焦距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实像(图1)或正立的虚像(图2).这一规律可以做实验来验证. 可是,在图1的实验中,有学生注意到,在物体同侧通过透镜由左向右看过去,能够观察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和一个正立缩小的像,这两个像不同于实验要观察的像.也就是说,一个透镜同时形成三个像.  相似文献   

12.
一、三种光线的概念1 .平行光线 :平行光线是指永不相交的光线。2 .会聚光线 :会聚光线是正向能相交 ,即光线沿传播方向能交于一点的光线。3.发散光线 :发散光线是指正向不能相交 ,但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光线。二、透镜的作用1 .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凸透镜的会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平行于主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的折射后变成会聚光线 ,会聚光线相交于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 ,见图 1。(2 )射向凸透镜的会聚光线 ,经折射后仍为会聚光线 ,会聚点提前 ,会聚程度增大 ,见图 2。 (3)焦点以外处射向凸透镜的发散光线 ,经折射后 ,出射光…  相似文献   

13.
l.三个特点①光心:透镜的中心,凡通过该点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②焦点:跟王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即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③二倍焦距点: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2.三个关系:①成实像时,物和像分居凸透镜两侧.②成虚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成实像时,当u=Zf时,物和像之间的距离d=V最小;当>一Y时,d>V.3.三个推论:①凸透镜成实像时,当U变小时,像和。都变大;当U变大时,像和。都变小.②凸透镜成虚像时,当U变小时,像和。都变小;当u变大时,像和。…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有这样的一类透镜,中间厚而边缘薄,我们称之为凸透镜.它的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图1,其中F为焦点,f为焦距).如果物体在凸透镜前的不同位置上,物体射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就会有不同的会聚情况,即物体成像的性质也就不同.因此,凸透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我们只学过凸透镜成像,没学过凹透镜成像.但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凹透镜对光线折射的作用可以总结出凹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样运用到解题上就方便了许多. 凸透镜成像分三种情况: 1.在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在二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在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前两种情况像和物体都在凸透镜和主光轴的两侧.第三种情况像和物体都在凸透镜和主光轴的一侧.我们又知道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且它的焦点又是虚焦  相似文献   

16.
一、像与斑的意义不明物体经透镜作里,折射光线会聚成实像.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虚像.成像之前或成像之后被光异所截.肉眼所观察到的是光斑.光斑不是像,两者的物理含义是不同.倘若对像、斑(?)义不明了,也常引起解题失误.例1.把一点光源(?)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的焦点上,在透镜的另一侧2倍焦距处放一个垂直主光怕的屏,在屏上可看到一个半径为R的光亮的圆.现保持透镜和光屏不动,面沿主光轴移动光源.若要使光屏上的亮圆半径缩小为R/2,则这个点光源应移  相似文献   

17.
一、填空题1.为了比较甲、乙两个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小明先后用这两个凸透镜做成像实验.他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使两个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均为20cm.实验时发现:烛焰经凸透镜甲折射后,在光屏上所成的是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烛焰经凸透镜乙折射后,在光屏上所成的是一个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以判断:凸透镜_______的焦距较大.2.小强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拍摄景物.若他将照相机远离被拍摄的景物,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清晰的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图1,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该…  相似文献   

18.
“凸透镜焦距的实验测定”是整个几何光学的重要实验,在中考、高考常常碰到,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其实验方法进行总结,主要推荐以下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凸透镜成象的实验是通过观察、测量来归纳总结物理规律的实验.我设计了以下问题贯穿于全课,让学生思考回答. 1引人新课的问题 (l)通过透镜的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 .(主轴) (2)与_(主轴)平行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_(主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 (焦点). 〔3)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_(焦距)(f). (4)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物距)(z一). (5)象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象距)(们. (6)怎样测焦距?(对着太阳光,会聚点与透镜光心的距离;使之成倒立等大的实象.此时,‘二Zf,v=Zf) (7)实验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自左向右放到光具座上后,…  相似文献   

20.
透镜问题几乎是年年高考必考的内容,师生对此都很重视,然而学生的得分率却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模糊而导致错误,笔者归纳了透镜问题中的四个不同,供读者参考. 1 像能否看见与像能否被接收不同 像能否被光屏接收,关键在于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相交而成的像可被光屏接收;虚像是实际发散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此像不能被光屏所接收。 像能否被人眼看见关键在于有无光线进入眼睛,有光线进入眼睛,眼睛就能看见此光线的像点,这是因为眼睛是一个精巧的变焦距系统,不论成的是实像、虚像,还是平行光,只要有光线射入眼睛,眼睛经调节都可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而被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