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四库全书》与《百科全书》的产生时代几乎相同,但其产生和作用截然不同,《百科全书》的产生点燃了广大民众的科学意识,《四库全书》的产生禁锢了广大民众的思想,压制了民众对科学的渴望,因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专副刊与读者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苹 《新闻前哨》2007,(5):40-41
一、媒体与读者互动,是时代发展的一种趋势这是一个渴望表达的年代。现在的中国人都渴望表达自己,他们需要用最直接、快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每天,打开电视,观众参与制作的新闻节目比比皆是。从中央电视台的《讲述》、《对话》、《超市大赢家》,到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冷暖人生》,每个人都是观众,每个人又是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影视界似乎没有婚外恋就不成剧.模式化作品前仆后继:从1999年一部《牵手》首次进入央视荧屏之后,引发影视狂潮,《难舍真情》《一生倾情》《让爱作主》《一声叹息》《危险真情》《结婚十年》《保卫爱情》《渴望激情》等,让人目不暇接。然而,影视剧中展现过多的三角恋、四角恋。  相似文献   

4.
黄永进 《视听界》2009,(4):80-82
干金易得,好剧难求。电视剧的购买方、制作方莫不如此。 好剧是指历久弥新,在各种播出环境中都经得起考验的经典佳作。如《大宅门》、《红楼梦》、《西游记》、“亮剑》以及某些版本的金庸武侠剧、琼瑶言情剧等等;还有一类随行就市的流行剧种,菁芜杂陈,这类剧切中时弊,引领时尚,带有时代标识,迎合了特定时代特定环境背景下的观众群,比如首部直面“第三者”现象的《牵手》,反映城乡婚姻矛盾的《新结婚时代》以及《渴望》、《北京人在纽约》、《大雪无痕》、《双面胶》等等。  相似文献   

5.
张玉 《中国档案》2007,(9):65-68
近年来,反映清宫故事的《还珠格格》、《宰相刘罗锅》、《雍正王朝》等影视作品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浓厚兴趣,随之热播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清宫秘档》、电视科普讲座百家讲坛更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特别关注。这反映出广大群众渴望了解历  相似文献   

6.
城市台是靠本土新闻和电视剧起家的,深受当地观众的喜爱。当年,城市台在绝大多数家庭的电视机上被设定为“第一频道”,曾经万人空巷的《渴望》、《刑警本色》、《过把瘾》以及引进剧《血疑》、《坎坷》等无一不是在城市台播出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媒体的迅速发展,观众对电视剧的青睐早巳不再为城市台所独享。  相似文献   

7.
前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读劳伦斯·布洛克的小说——像马修·斯卡德系列的《行过死荫之地》、《恶魔预知死亡》、《死亡的渴望》等等,每一本我都读得津津有味,有时甚至还会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这对于平常不大阅读侦探作品的我而言,不能不说有点异常。最近,  相似文献   

8.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从思想内容到艺术手法无不受到蒲松龄个人创作心态的影响.本文就《聊斋志异》渴望关怀的心理意象加以探讨,探究创作中蒲松龄内心能量如何通过意象得以发泄.  相似文献   

9.
电影《一念无明》作为近年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以精神病患者为题材,引发了社会各界思考。早在1986年香港电影《癫佬正传》中,就对精神病患者群体给予了充分关注,渴望通过影视作品使社会能够平等对待这一特殊群体。两部作品虽时隔三十年,但是在选材、创作初衷以及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上都有着血脉相承的关系。本文试从两部作品镜头语言分析,来展现精神病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困境,呼吁人们对精神病患者“去污名化”,给精神病患者及其照顾者更多关爱和尊重。  相似文献   

10.
徐立刚 《视听界》2005,(6):88-88
我从1970年开始涉足广播领域,在新的挑战面前,多么渴望有一本广电人自己的刊物啊!1986年元月,独树一帜的《视听界》在人文荟萃的江苏诞生了,从此,她成了我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视听界》引领我在广电战线不断成长,我做广播新闻工作是半路出家,当记者、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检索功能及问题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充分肯定《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检索系统满足了科研、教学人员长期以来渴望方便、快捷地获取全文文献的需求的同时,重点对其目前存在的某些功能缺陷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左林  鲁红 《新闻前哨》2011,(12):36-38
包罗万象精彩纷呈翻开《影集》,《收藏》《脸谱》,在《城事》里《行走》《读书》《寻味》;和《他她》《对话》,用《汉腔》《讲述》《生活家》的《市井》《故事》、《家事》和《网事》,《顶热帖》《晒生活》为的就是《图开心》;《连载》《幸福时光》,《男说女说》你的爱情是《向左向右》,让一对对《欢喜冤家》《全城热恋》,  相似文献   

13.
马梦菲 《新闻前哨》2021,(2):101-102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都呈现一种越来越快的趋势。在这种快速的生活节奏中,人们日益开始感到疲累和压力,逐渐开始追求一种慢的生活方式。正是由于大众对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的渴望,《向往的生活》一经播出便获得了极高的观看量和关注度。本文将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角度分析《向往的生活》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新事物和新的生活方式层出不穷。围绕广大消费者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展开的生活服务类栏目,在各地电视台不断涌现,知名度比较高的有中央电视台的《生活》、《为您服务》、《天天饮食》,凤凰卫视《完全时尚手册》等。一些地方电视台还开设了专门的生活频道。然而,在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提供服务咨询的节目,而是渴望看到引导正确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节目,从而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生活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5.
方仁 《传媒观察》2006,(8):10-12
《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实话实说》、《新闻调查》、《面对面》、《新闻会客厅》、《央视论坛》等中央电视台的王牌栏目,对中国电视传媒的启发和影响是巨大的,从栏目的导向把握、选题策划、采访实施到发展总体规划,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电视人大量心血和智慧。他们提出的  相似文献   

16.
电视剧作为以家庭为中心的叙事媒介,深刻地影响了转型期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电视剧叙事是实现了私人经验的“公共通约”还是“公开展览”,是其引发或引堕公共领域的关键.文革之后,以1990年《渴望》播出为临界,在此之前是因电视剧叙事体现为“国家-民族宏大主题的私人经验编码”而产生的“私人经验的公共通约”;以《渴望》为起点,电视剧叙事体现为缺乏现实对应性的“编故事”,而电视剧从此之后以其“仿真性”成为引导“家庭生活”纳入“经济社会”并将两者相调谐的媒介叙事.  相似文献   

17.
报纸副刊,是常见于各种报纸区别于新闻的版面和栏目。著名副刊作家、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梁衡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红花,而副刊就是绿叶;新闻是主体建筑,副刊就是亭榭回廊,两者相得益彰"。纵观全国报纸副刊,比较著名的如《人民日报》的《大地》、《光明日报》的《文萃》、《北京晚报》的《五色土》、《北京青年报》的《天天副刊》、《羊城晚报》的《花地》、《南方都市报》的《城市笔记》等,种类繁多,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自由时报》、《联合报》、《中国时报》三家代表性台湾报纸有关台湾与大陆商签ECFA议题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对三家报纸ECFA议题报道的不同点做出简单梳理,发现报纸的议题呈现终难避免一定的政治倾向。ECFA议题成了不同党派和利益集团之间争吵和利益冲突的阵地,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自由时报》一味反对,《联合报》和《中国时报》无意争执,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19.
四书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的合称。南宋理学家朱熹将这四部分辑录在一起,加以注释,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始有《四书》之名。其中《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和再传学生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学生言行的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传说是曾参(Shēn)的学生记述曾参言论的。《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  相似文献   

20.
何丽芳 《东南传播》2011,(12):134-137
本文通过对《自由时报》、《联合报》、《中国时报》三家代表性台湾报纸有关台湾与大陆商签ECFA议题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对三家报纸ECFA议题报道的不同点做出简单梳理,发现报纸的议题呈现终难避免一定的政治倾向。ECFA议题成了不同党派和利益集团之间争吵和利益冲突的阵地,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自由时报》一味反对,《联合报》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