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晚唐五代词的历史价值刘义钦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史上,唐诗、宋词是两个并峙的高峰,而处于二者之间的晚唐五代词是否就是个"深谷"呢?大概人人舍说,这不可能。然而,事实上晚唐五代词向来并不被人们所推重,原因是人们习惯上认为它内容上太"艳",题材上太"狭"。...  相似文献   

2.
文人词,萌生于初唐晚期,及至晚唐,日臻成熟。文人词的成熟,使晚唐(包括五代)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结束了唐诗鼎盛的局面,开创了宋词辉煌的时代。文人词的成熟,是以晚唐词人创作的  相似文献   

3.
晚唐五代是浙江词的成长期.受时代政治、区域经济、地方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晚唐五代浙江词表现出了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反映到用字遣词上,便是物象描绘之词、否定怀疑之词、愁苦凄迷之词和写人言情之词的大量使用.其中, "杨柳"成为承载晚唐五代浙江词人时代心理和审美旨趣的典型意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联系李煜前后期词创作经历,简论其从“伶工之词”转化为“士大夫之词”的过程,并进一步宏观而粗线条地论证这一过程,形象地展示晚唐五代文人词的发展轨迹,同时也形象地标示出宋词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史上,唐诗、宋词是两个并峙的高峰,而处于二者之间的晚唐五代同是否就是个“深谷”呢?大概人人会说,这不可能.然而,事实上晚唐五代词向来并不被人们所推重,原因是人们习惯上认为它内容上太“艳”,题材太”狭”.古人这样认为,是有其社会的思想意识、文化背景及传统文学观念的原因的,而我@现代人却仍然沿袭这种评价文学现象的陈腐范式,以符合主观要求的评判和估量,代替客观的、历史的分析与研究,也得出如此简单的结论,就不应该了.如果再据此就不再探讨晚唐五代词在发展过程中所隐含的某些必然因素和文学…  相似文献   

6.
晚唐五代词确立了以言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要眇、婉约为美的审美规范。南唐词人冯延巳的《阳春集》是其代表,对宋初晏殊的《珠玉词》创作影响深远。二家作品中的"闲情"在伤春怨别的表相下用顿挫含蓄的笔法抒情、造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晚唐五代到宋代词史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7.
北宋中后期艳情词在情感含蕴上"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在审美品格上,对"以艳为美"的词风进行了改造;在情感表现上以健笔写柔情.这对晚唐五代以及北宋前期的艳情词,是一种转变和拓展.  相似文献   

8.
由于被压抑已久的情爱心理适逢崇尚声色的晚唐五代,由于词体自身具备的抒写艳情的优越性,促使晚唐五代艳情词达到了全面的兴盛。这虽然有其媚俗性,但确是对陈腐呆板的封建礼教的一次猛烈的撞击,也是晚唐五代艳情词提供给读者的一种最摄人心魄和最沁人心脾的审美新感受。  相似文献   

9.
柴铭姝 《文教资料》2007,(23):95-96
宋代伟大的词人苏东坡和辛弃疾,他们词的风格既有同,又存异。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辛弃疾则继承发扬了这种豪放的、浪漫主义词风,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他的词风生动突兀,笔酣墨饱,气势飞舞。苏东坡、辛弃疾作为宋词豪放派  相似文献   

10.
晚唐五代词处于词的开创阶段,在花间词到南唐词的流变中,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有相应的转变,从而意境上也有了与此相适应的流变过程。即从描写亭台楼阁的闺阁生活到自然山水的转变,由此带来了词的意境由婉约绮靡向清丽的转变,从单纯的抒发离愁别绪到注入深沉的忧患意识、深切的家国之慨,由抒发一己之情到深刻的宇宙人生哲思的转变。正是在这样的转变中晚唐五代词为宋词开了先路。  相似文献   

11.
唐宋词选为明代词谱的创制与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词学筌蹄》直接脱胎于《草堂诗余》;《诗余图谱》较之《草堂诗余》,新增不少词调和词作;《词体明辨》从《花间集》、《尊前集》、《花庵词选》等词选中采录大量词调、词作,既是建设词谱的需要,也反映明人对《花间集》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词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冯延巳现存词111首,其词用韵可以归纳系连出20个韵部,基本与王力先生考证的晚唐—五代音系相吻合,但是也存在出韵之处,能反映一些当时的实际语音情况,对于全面地考察晚唐—五代音系,特别是五代音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千姿百态总关情——试论欧阳修的恋情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修的词流传至今的,据黄畲先生统计还有“二百四十首零半阕”。词虽仅有二百多首,但他词中的世界却相当丰富多采。有抒发身世的概叹词;有描写风光景物的词,有写节令的词;有写都市生活的词;有咏物词;此外还有咏史词、描写音乐的词等等。这些只有在晚唐以前词中出现的题材,如今又在作为宋初文坛领袖的欧阳修的笔下露面,无疑,它不仅给宋词开拓了新的题材领域,增强了词的表现、再现功能,对宋词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而且直接对苏轼“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以爵为词,取词的躯壳而赋以诗的神气”起了启发作用。但从整体上看,欧阳修词中数量最多,写得也比较好的却是沿袭晚唐五代题材,  相似文献   

14.
《花间集》收辑温庭筠、韦庄等18家共500首词.其中巴蜀词人的作品占大部分(305首),形成花间词的主流.因此,要探讨花间词"词为艳科"局面形成的原因,就有必要对晚唐五代时的巴蜀文化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丁昊 《文教资料》2008,(34):7-8
初盛唐是词史的初始阶段.初盛唐文人词的发展为中晚唐文人词乃至宋词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晚唐词体的完备.离不开早期文人词词体的积淀与贡献.本文试图从标题形式、词的形体、句武句法等三个方面阐述初盛唐文人词的体制特征.并对刘扬忠先生关于早期文人词体制的观点及论述进行了评说.  相似文献   

16.
受晚唐五代花间词以及北宋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欧阳修词内容为直接描写女性的妩媚,甚至写男女私情,体现艳情娱乐的审美特征;其次,欧阳修词描绘自然风关,抒发文人的闲情雅志;欧阳修部分词专意于内心深处隐秘的细微感受描写,透露出士大夫的感伤情怀。欧阳修词呈现多元化的审美特征,成为唐宋词史中把词的娱乐性功能推向抒情性功能的一个重要作家。  相似文献   

17.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共20分,每题5分)宋词,与唐诗同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两株奇葩,千百年来,一直为我国人民世世代代传颂。词,作为一种配乐歌唱的抒情诗体,它的兴起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产生可追溯到隋唐的"新声"(燕乐)或更早的汉魏乐府,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摆脱按曲拍谱词的束缚,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新诗体。如果将盛唐、中唐大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偶而为之的词作,比喻为涓涓滴水,晚唐、五代的花间词派是清溪浅流,那么,宋词便是波澜壮阔的海洋。  相似文献   

18.
唐宋词审美的钥匙──浅评《唐宋词读法》陈芒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唐宋一直被公认为是韵文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而这一时代正是词这一文学艺术登峰造极的时期。词萌芽于隋代,中经民间词与文人词的缓慢过渡,至晚唐五代方告成熟与繁荣,进入两宋,词乃成为与诗、...  相似文献   

19.
也谈《花间集序》的词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间集序>作为我国词史上第一篇词论,从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词学家们对它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本文认为:<花间集序>没有把花间词说成齐梁宫体与晚唐五代娼风的结合;<花间集序>的宗旨是倡"雅"贬"俗"、扬"清"赞"艳".  相似文献   

20.
苏轼创作的女性词在内容上大体可分为闺怨词、赠妓词、悼亡词与寄内词四大类型。在词的发展历史中,苏轼女性词突破了晚唐五代至北宋初年女性词创作的传统,取得了新的超越和成就,其悼亡词和寄内词更是另辟蹊径,实践了他倡导的"以诗为词"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