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周瑜临死时说的。周瑜至死仍未明白,自己和诸葛亮在才智上并没有多大的差距,而是缺少了诸葛的大度,因为这,他被诸葛亮三气而死,留给后人的是无限的感慨和痛惜。缺少容忍,你的心胸就会狭隘,为了一些不必要的事,自己生闷气,又何必呢?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阅天空”。  相似文献   

2.
<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枝箭,以此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就必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认识周瑜和诸葛亮性格、语言各具特点这一截然不同的关系上,这是全文的一个难点,但也是关键.要剖析这一难点,就必须完成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领悟.  相似文献   

3.
《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枝箭,以此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就必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认识周瑜和诸葛亮性格、语言各具特点这一截然不同的关系上,这是全文的一个难点,但也是关键。要剖析这一难点,就必须完成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领悟。  相似文献   

4.
话说诸葛亮智勇双全、聪明绝顶、神通广大。周瑜看到诸葛亮这么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见诸葛亮正在  相似文献   

5.
新草船借箭     
周瑜其实是个小肚鸡肠的人,可他却认为自己是个玉树临风、有勇有谋的人。谁知道诸葛亮比周瑜更帅更聪明,周瑜就想杀他,于是他派鲁肃开着奔驰2008去叫诸葛亮。谁知鲁肃一向胆小怕事,不  相似文献   

6.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故事以周瑜一声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作结束句,这句话既是周瑜自愧不如诸葛亮的表白,也是全文对诸葛亮足智多谋,才能惊人的画龙点睛之笔。引导学生抓住“神机妙算”这条主线,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清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教好这篇课文的关键。一、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已经能从故事情节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周瑜要诸葛亮赶造十万支箭是事情的起因;诸葛亮巧妙地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是事情的经过;借箭成功是事情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以果导因,剖析诸葛亮借箭前后巧妙安排的原因,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1.熟知气象地理,运筹帷幄。文章开篇就揭示了周瑜同诸葛亮的矛盾。周瑜为了陷害诸葛亮,苦心设计了一个圈套,要诸葛亮十天造出十万支箭来。按照当时的工艺水平,这件事是很难办到的,况且周瑜还  相似文献   

7.
草船借箭     
徐嘉炜 《辅导员》2014,(Z1):81-82
正时间:三国时期地点:东吴大营周瑜帐、曹军水寨人物: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徐晃第一幕【周瑜见诸葛亮机智过人,有损自己威信,便想除了他,以除东吴大害,一天早上周瑜想出妙计,便去找诸葛亮。】周瑜:(客气)先生,我们就要和曹军交战,由于东吴占据长江之险,所以我和谋士鲁肃决定水战,用骑兵围攻。我想知道哪种兵器最有用,便想问问先生。(拱  相似文献   

8.
笨鸡下笨蛋     
总是对诸葛亮不服气的周瑜觉得自己处处落在下风,风头都让诸葛亮给出尽了,他别提多郁闷了。这回,他终于想到了一个报仇的好主意……  相似文献   

9.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怀的是周瑜,大概多数人都不会怀疑。但仍有个别学者认为其中“羽扇纶巾,谈笑间,狂虏灰飞烟灭”这几句是对诸葛亮而发的,因为“羽扇纶巾”是诸葛亮的衣著。把这几句撇开周瑜转向诸葛亮,严重地破坏了词中所怀人物形象的完整性,苏东坡决不会这样写,因此这几句说的必然是周瑜。赤壁之战孙刘一方指挥战争的主角是周瑜,不是诸葛亮,这是历史的事实。词本身也直接点明了所怀对象。上片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下片开头就说“遥想公瑾当年”,所以怀的只是周瑜是不成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草船借箭》一文,结构严谨,构思巧妙,语言精要,文章各个环节都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近细读此文,又有新的收获。一、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历来教学上以他知人、知事、知天象和计算精细上来分析、理解,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只从这些方面来分析、理解,是不够的,不全面的。因为作者在文中还着意从反面即周瑜、鲁肃不知诸葛亮来反衬、表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如第一段周瑜提出要诸葛亮10天造十万支箭,可诸葛亮只要三天,并立下军令状,这表明诸葛亮对完成任务是胸有成竹的。可周瑜却以为他是在开玩笑。第二段,写鲁肃以为诸葛亮说三天造十万支箭是假话;周瑜以为诸葛亮真是造箭,而拟意让军匠们不给备齐材料以拖延时间;诸葛亮向鲁肃借船,而鲁  相似文献   

11.
《草船借箭》选入五年级课本中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知道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教给学生做人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我首先引导学生学习“草船借箭”的根本原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其次让学生自学这件事的最终结果(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 ,最后激疑 :周瑜为什么会发生思想转变呢 ,引导学习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就是按照上述思路进行设计的 :1 找主要人物 :周瑜、诸葛亮。板书 :周瑜诸葛亮2 找前因及后果 ,板书 :妒忌自叹不如3 找周瑜思想发生转变的原因———草船借箭的成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1)周…  相似文献   

12.
《草船借箭》一文是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传统篇目。本文以通俗的语言,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三国时期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诸葛亮以自己的足智多谋和宽阔的胸怀,巧胜周瑜,致使周瑜不得不感到自愧不如的故事。课文以周瑜的“妒忌”为主线,以诸葛亮“借箭”为主题,赞扬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及其宽阔的胸怀。教学本课可设计这样几个目标: 1.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结合课文的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会用“必然、虚实”造句。  相似文献   

13.
<正>周瑜《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有些才干,但心胸狭窄,总想算计诸葛亮却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大都督,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是一个性格暴躁,政治、军事才能远逊于诸葛亮,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人,是与"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既生瑜,何生亮"这样一些典故相联系的人。其实大都督年轻有为,气量宽宏,是赤壁之战大破曹操的第一功臣,而且毕生都没跟诸葛亮交手过,两人有没有见过面还是个未知数。  相似文献   

14.
点击精妙:一气周瑜——降雨大法,"诸葛牌人工降雨炮",高科技战胜"雷公、电母、风伯"。二气周瑜——诸葛亮"心脏起搏器"治好周瑜的心脏病。三气周瑜——KTV赛歌,"金嗓子喉宝"助诸葛亮人气飙升。话说三国之中,诸葛亮智力最佳,于是周瑜怀恨在心,想出出他的丑,便费尽心思想整诸葛亮。于是,他在QQ上找到诸葛亮,决定来一场降雨大法。周瑜自  相似文献   

15.
~~“奔驰”跑车、一堆礼品再次出现在诸葛亮的茅屋前。管家再次向他们跑来,说:“三位先生请!诸葛先生正在等着三位。”刘备终于见着了诸葛亮,并成功地说服诸葛亮先生出山帮助他实施他的远大计划……诸葛亮这次要和周瑜合作,与曹操交战。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想陷害他。没让周瑜费多少功夫,诸葛亮就踏入周瑜设好的陷阱。周瑜很高兴,一边唱着周杰伦的《双截棍》(可是变调变得厉害),一边琢磨怎样害诸葛亮。而这时,诸葛亮正煞费心思地在考虑借箭时用哪支船队(大家一定纳闷为什么要借箭吧?我来告诉你,有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执教《草船借箭》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诸葛亮为完成造箭任务,向鲁肃借船,借军士,并要鲁肃不要将这事告诉周瑜。鲁肃不但不向周瑜提起借船,借军士之事,还私自拨了二十条船及六百名军士给诸葛亮,并和诸葛亮一同上船取箭。鲁肃虽然为人忠厚守信,但是他毕竟是周瑜的手下,又私下奉周瑜之命去探听诸葛亮造箭的动静。他这样帮助诸葛亮,明显破坏了周瑜陷害诸葛亮的“好事”,怎么不怕周瑜处置或打击报复呢?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曹操率几十万大军进攻江南,孙权派周瑜率3万人御敌.曹操人多势众,如何破敌呢?周瑜和诸葛亮一合计,决定用火攻.然而时值冬季,刮的是西北风,若用火攻,只能引火烧身,怎么办呢?一筹莫展的周瑜急得病倒在床.诸葛亮前去探望,周瑜叹道:"人有旦夕福,谁能保住不生病呢?"诸葛亮答道:"天有不测风云,人又怎么能料得定呢?"周瑜听他说中自己的心病,忙请教有何良策.后来诸葛亮巧施法术借来东风,孙刘联军用火攻大破曹军.后人遂将"天有不测风云"作为成语,用来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相似文献   

18.
《草船借箭》一课除了赞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外,对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性格特点也进行了批评。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往往只注重挖掘诸葛亮才智过人的一面,而对周瑜的性格特点则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其实在他身上所表现的忌妒心强,不善于与强于自己的人合作的缺点,正是许多学生,乃至不少成人存在的心理和行为的缺陷。因而对周瑜性格特点的展示和讨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草船借箭》(第10册)一文,是以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为起因,紧紧围绕一个“借”字展开情节,以周瑜长叹自己的才干不如诸葛亮为结果的.教学本文,可紧扣“借”字,抓住有关重点词语指导学生阅读全文.  相似文献   

20.
周瑜老是不能忍受诸葛亮比他聪明。诸葛亮发明了天上飞的飞鸡,地上跑的牛托和马托,还有防瞌睡椅什么的。周瑜想:“让我来发明一样诸葛亮没发明过的东西……”他想啊想,脑子动得太多就容易缺氧,他头晕眼花了。“得找些补品,不补不行。”他一边对自己说,一边出门去。大路上,周瑜看见主公孙权的傻儿子拖着鼻涕拍着手,念着歌谣:一去二三里,四处有人家。五六七棵树,八九十枝花。周瑜大吃一惊:“这小子从来没数到过五,今天太出奇了!”傻小子孙亮告诉周瑜:“刚才一个大叔,给我吃了一粒好苦的糖。”顺着孙亮指的方向,周瑜急忙追赶。望着那仙风道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