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曹石珠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1):74-76,80
《修辞学发凡》是汉语修辞学的经典著作。本人在研究形貌修辞的实践中 ,对《修辞学发凡》非语言要素可以修辞及“辞的形貌”的修辞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形貌修辞”这一术语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辞的形貌’的修辞学专著”———《形貌修辞学》。本人认为 ,没有《修辞学发凡》就没有“形貌修辞” ,更没有“形貌修辞学”  相似文献   

2.
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发凡》阐释了修辞标准和修辞分野两大问题,并指出了修辞的评判标准是适合题旨和符合情境,修辞的两大分野是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这些开创性的理论,为其后的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与发展给予了科学的引导和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修辞学发凡》是汉语修辞学的经典著作。本人在研究形貌修辞的实践中,对《修辞学发凡》非语言要素可以修辞及“辞的形貌”的修辞思想 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形貌修辞”这一术语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辞的形貌’的修辞学专著”-《形貌修辞学》。本人认为,没有《修辞学发凡》就没有“形貌修辞”,更没有“形貌修辞学”。  相似文献   

4.
陈望道所著《修辞学发凡》被学界奉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书中从语辞使用的实际情形出发,对修辞基础类型予以划分,提出了"消极修辞",并对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的区别和联系、消极修辞的纲领和标准做了论述,最后重申了"消极修辞"理论的重要理论地位。  相似文献   

5.
情系修辞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已被海内外誉之为“千古不朽的巨作”。在它出版50周年时,复旦大学召开了全国性的纪念会,出版了《<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今年是《发凡》出版60周年,杭州大学倪宝元教授寄来了《情系修辞》。这虽是他一个人的“心花奉献”,但也未尝不是中国修辞学会、华东修辞学会、《修辞学习》杂志的“心花奉献”。因为他是顾问、是会长、是主编。他研究修辞较早,著作等身,是国内少有的著名修辞家,最近,商务印书馆为他出版的《汉语修辞新篇章——从名家改笔中学习修辞》很能体现陈望道先生务实的治学精神。他为了完成此书,作了上万张卡片,内容新,方法新,系统新,开一代修辞的新风!他学习陈望道先生可谓学到了家。在纪念《修辞学发凡》60周年的同时,我们应当从倪宝元先生的纪念文章中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6.
陈望道著《修辞学发凡》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著作,首次提出“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这对概念.文章回归理论提出的背景,探究这对概念之间的关系,强调提出“消极修辞”的理论基础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映衬     
本文就映衬这一修辞格,对一些修辞学著作加以评论,提出了对映衬的看法。指出了《汉语语法修辞词典》的自相矛盾之处,对《修辞学发凡》的错误举例也予以论证,对《修辞》和《修辞讲话》也有所评析。  相似文献   

8.
以《秦腔》方言词语为例,论证了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消极修辞"理论的原则——"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匀、安排稳密"。  相似文献   

9.
宋代学者陈骙和现代学者陈望道相隔数代,其修辞学说也各成体系,但他们各自修辞理论的形成和《论语》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认为,儒家经典《论语》中阐发的“文”“质”观,对陈骙确立修辞诸原则和陈望道提出消极修辞积极修辞两大分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试图通过《论语》与《文则》《修辞学发凡》的比较来探讨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譬喻"之"譬",依《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义为"比喻""比方"。所以"譬喻"即为"比喻"。《修辞学发凡》在"积极修辞一"中说"譬喻,现在一般称为比喻",《修辞学》中说"比喻,又叫譬喻,俗称打比方"。可见,"比喻"和"譬喻"无甚差别,只是称呼不同。"讽喻",《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解释为"修辞方式,用说故事等方式说明事物的道理。"《修辞学发凡》在"积极修辞二"认为"讽喻是造出一个故事来寄托讽  相似文献   

11.
修辞是指编码,随意改变其含义将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修辞学丧失自身特征。修辞学以揭示编码规律为己任,但不等于无需研究解码,研究任务和研究范围是两码事,后者覆盖面总是大于前者覆盖面。接受修辞学概念可以成立,但是作为修辞学的下位学科,应当把落脚点放在编码上。  相似文献   

12.
修辞方法的根本属性是言语性,依据其结构和功能特征可分为两类:典型修辞方法和普通修辞方法.普通修辞方法相比典型修辞方法,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够典型不够固定,不具习用性.辞格和辞规都应该归属典型修辞方法,辞趣则应区别对待.辞格在整个修辞方法体系中以及在普通修辞方法、辞规的研究中占据着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利用汉字的形体进行修辞不能构成修辞格,究其原因,实为人们囿于语言三要素理论的结果。从理论和人们的修辞实践来看,汉字修辞完全可以构成修辞格。  相似文献   

14.
曹石珠的《汉字修辞学》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汉字修辞的专著。他对汉字修辞理论作了系统研究,阐明了汉字能否修辞和汉字为什么能够修辞的道理,规范了汉字修辞手段的术语及适应范围,阐述了汉字修辞手段的特点与功能,开拓了汉语修辞的新领域,为汉字修辞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是对汉语修辞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5.
论修辞的视觉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语言、话语与心理感觉之间的关系出发,阐述了修辞过程中的视觉效果及其塑造方法,分析了视觉效果与听觉、味觉、触觉等效果的相互转换,综括了视觉修辞效果发生的客观基础、生活基础、语言基础、生理和心理基础以及交际基础,最后指出了这一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修辞格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达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恰当使用修辞格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具体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要翻译好英语修辞格,首先要弄清其特点、弄清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方面的异同,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恪当的技巧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7.
汉字修辞所利用的是汉字的形体,并以这一汉字的形体为物质外壳,并以这一独特的物质形式而有别于一般的汉语修辞。可见,汉字不是机械地记录汉语,汉字在修辞上有其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濮侃  庞蔚群 《毕节学院学报》2012,30(6):14-17,22
陈望道所著《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吴士文根据唯物辩证法,在充分肯定这本书的历史价值和重大影响的前提下,对该书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慎重的完善工作。吴士文对辞格理论的科学创新,对辞格分类的合理调整,对辞格和非辞格关系的严密论证以及"辞规"、"辞风"新概念的提出和对修辞方式系列化的建构,这些成就表明他为继承和发展陈望道的修辞学说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修辞指的是对语言材料的加工,目的是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新闻报道是一种社会实践,以公信力为生存基础的新闻要取得让人信服的效应,除了要尊重新闻的客观真实属性之外,还要借助于必要的新闻修辞手段来强化"真实感"以及客观性。本文即对新闻写作中修辞的运用形式、作用及应该注意的问题逐一阐述。  相似文献   

20.
英语修辞论     
当前有很多人把英语修辞与英语修辞手法混为一谈。通过一些实例对英语修辞的含义、手段、意义进行阐述,从而为英语作品赏析和英文写作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