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的创作背景以及各段落演奏技法、风格、乐曲的理解和分析,力图充分挖掘该曲蕴含的深刻内涵,探求如何更好地演奏这首琵琶名曲。  相似文献   

2.
目前,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至今已经长达30年之久,而它能够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主题清晰、构思明确且乐曲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也被誉为"弹拨乐首座"之称。琵琶作为我国古典民族乐器,在民族音乐领域中的发展不可估量,在弹奏过程中,不仅技巧丰富多变,同时音色也较为细腻,是一项超高水准的艺术演奏形式。而作曲家们在运用民族曲调时,也会适当地融入西洋作曲技法,既传承了传统琵琶的优势,又创新了新的技术作品,实现创新与发展和谐统一的目标,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精神财富,为创作开辟了新篇章。本文通过结合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音乐表现力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一涵 《文教资料》2012,(29):76-77
刘天华是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一代宗师,他的音乐创作成就主要在民族器乐曲方面,共创作二胡独奏曲10首、琵琶独奏曲3首、民族乐器合奏曲2首。除此之外,刘天华为国乐的改进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介绍二胡音乐家刘天华20岁之前的人生境遇,具体论述分析刘天华20岁时写的二胡处女作《病中吟》,意在抒发对刘天华先生的崇拜之情。  相似文献   

4.
近现代以来,多数作曲家选取古诗词作为题材进行音乐创作。笔者选取著名作曲家王建民先生的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为例,重点对《枫桥夜泊》创作以及演奏技巧这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包括分析这首曲子的创作思维、调式创新以及演奏方面的技巧和艺术处理这几方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这首当代创编协奏曲进行探索,从而拓展演奏者对于一首乐曲更深入的思考及理解。  相似文献   

5.
张雪敏 《天中学刊》2001,16(Z1):67-68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委婉质朴,节奏流畅多变。乐曲通过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宛如一幅技法精细、色彩柔和的工笔山水画卷,把江南春天静滥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美景,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使听者心旷神怡。 《春江花月夜》早在1875年以前就在民间流行,原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名为《夕阳箫鼓》。1895年琵琶演奏家李芳园把它收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是对琵琶曲《草原小姐妹》的艺术特色以及表现技巧进行赏析。此乐曲主要是将传统的琵琶乐器与西洋管弦乐器进行融合,并将二者之间的表现特色加以优化和完善,进而创造出全新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为现代化的乐曲创作奠定了新思路与新方法。本文除了对《草原小姐妹》进行全面赏析之外,还对《草原小姐妹》这首乐曲在琵琶曲中的曲调进行了分析与探究,进而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对本曲进行赏析时,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乐曲弹奏技巧的简析中,希望能够给演奏者一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春蚕》是当代琵琶大师刘德海的代表作,也是整个《人生篇》创作中最具有特色的一首。作品以维吾尔族的四首民间音乐为主要创作素材,这四首乐曲分别是《牧羊曲》《埃介姆》《你的天上有没有月亮》和《自由的生活》。通过对少数民族音乐素材的借鉴,刻画了春蚕这一甘于奉献的意象,获得以物喻人的艺术效果,歌颂了春蚕无私奉献的精神,堪称是当代琵琶作品中的瑰宝。作品鲜明的民族风格、传统和现代技法的交织等,深刻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一千古绝唱。可谓是中华民族甘于奉献、坚忍不拔等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本文通过笔者学习演奏心得,来分析这首乐曲在演奏上的特点与经验。  相似文献   

8.
《十面埋伏》原是我国流传已久的、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取材于历史上楚汉相争中决定胜负的重要战役———垓下之战。乐曲用形象鲜明的音乐语言,来展现气势宏伟的战争场面和慷慨悲壮的故事情节。手风琴独奏曲《十面埋伏》是由手风琴演奏家姜杰根据琵琶独奏曲改编而成。首先对琵琶、手风琴的表现风格进行比较,继而细致阐述了手风琴独奏曲《十面埋伏》演奏技术的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9.
《乌苏里船歌》原本是一首黑龙江赫哲族民族特色的声乐曲,是生活在黑龙江的赫哲族人在劳动中逐渐产生的民歌曲调,是赫哲族的文化象征和标志,后来经过改编成为了钢琴独奏曲。此曲将中国民族调式与西方音乐创作手法相结合,既保留原有曲调的风格,又在和声和织体上进行改编和创新。本文将对钢琴作品《乌苏里船歌》进行全面分析,包括这首曲子的曲式结构、演奏技巧和调式调性,从而进一步实现对曲子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众多的民族乐器之中,琵琶是最为深奥与婉转的,它以自身独特魅力深深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与革新。在21世纪,"新民乐"的潮流不断发展,也深刻的影响着我国琵琶作曲的变革与发展,琵琶作品的传统形象被不断的革新,以更加新颖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笔者通过对林海创作的《琵琶相》简单解析,从演奏技法、乐曲特点和创作手法的方面入手,真正的揭示新型琵琶曲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林海先生的作品《琵琶相》的创作背景进行概述,将其与其他相关作品进行了比较,并对专辑《琵琶相》中的相关创新点以及主题风格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祝福》不仅是一首优秀的琵琶协奏曲,也是陕西音乐风格琵琶作品的代表曲目,以这首作品为研究对象,可以为专业音乐教学与艺术指导工作带来更多的经验与思考。文中除了对乐曲结构、演奏技法的分析之外,更多是如何看待这部作品对于特色学科教学所产生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展现地方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我国的琵琶音乐呈现出多元性特点,古老的艺术又散发出新的光辉.尤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琵琶作品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以琵琶音乐创作的题材、体裁、创作手法和创作主体为出发点来分析琵琶音乐创作的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塞外情思》是一首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中胡独奏曲,内涵深刻、表现手法多样,表现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对逝去年华的眷恋之情,抒发了对人生和美好年华的感悟之情。作者刘长福为我国杰出的二胡演奏家和教育家,《塞外情思》这首乐曲在其音乐创作和演奏艺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独特的魅力。本文着重从音乐创作和演奏艺术方面,尤其是对集作者与演奏者为一身的刘长福如何生动地用二胡表现运用蒙古族音乐风格方面来阐述这首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琵琶乐曲《天鹅》是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创作曲"人生篇"中的一首。针对演奏者表现乐曲《天鹅》的两种错误倾向,从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技术技巧、音乐审美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解决演奏者在演奏乐曲《天鹅》中出现的"重技轻艺"、"重艺轻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卢蒹蒹 《考试周刊》2009,(16):53-54
本文通过对乐曲的创作背景及音乐内容的了解,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提炼出音乐语言,通过对乐曲情感的把握,从乐曲旋律的连贯性、伴奏音型与风格技巧音的运用处理上对《小河淌水》琵琶改编曲演奏进行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音乐教科书中,有一欣赏课是柴科夫斯基的舞曲《胡桃夹子》的片断──《花的圆舞曲》。这首乐曲的演奏录音带是由方圆先生改编成手风琴独奏曲的。乐曲难度不大,篇幅不很长,比较适合中级水平的手风琴演奏。 《胡桃夹子》这部舞剧创作于1890年,是柴科夫斯基根据德国作家霍夫曼的童话故事进行创作的。剧中主人公玛莎在圣诞之夜得到了很多礼物,其中胡桃尖子是她最喜欢的一件礼物。在睡梦中,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个王子,王子率领一队士兵与敌人进行战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而《花的圆舞曲》是整部舞剧的高潮部分,旋律优美,节奏明…  相似文献   

18.
王建民先生于1989年创作了古筝独奏曲《幻想曲》。将西方音乐创作许多技巧与西南民歌、民族、舞蹈等元素结合起来。为现代筝曲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19.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陈钢 1976年根据吐尔逊卡的尔创作的歌曲《美丽的塔什库尔干》、刘富荣改编的笛子曲《帕米尔的春天》以及新疆塔吉克民族民间音乐素材改编成为小提琴独奏曲子。卓越的艺术才华 ,丰富的小提琴创作经验 ,在《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这首小提琴独奏曲中得到了较为完美的结合 ,使之在情感表达和形式创新方面均体现出作者在小提琴音乐创作上的较高造诣。  在这首小提琴独奏曲里 ,作者运用了现代作曲技巧 ,大胆采用自由、多变的“狂想曲式”的结构 ,同时吸收和借鉴了许多中国民间器乐的特殊表现手法 ,如新疆的民间乐…  相似文献   

20.
琵琶独奏曲《天山之春》,旋律舒展悠长、节奏富于变化以及技法复杂多变,深受众多人民群众的喜爱。乐曲有非常明显的维吾尔族民间舞曲的特点,由慢渐快的节奏,使音乐如山河奔腾、一泻千里,让听众有无限的遐想之感;欢快奔腾的快板,也将音乐显得开朗奔放。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引起更多的音乐人或音乐家对民族乐曲和音乐的重视,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