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潘玲 《林区教学》2012,(11):80-81
高加索以其独特的异邦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其自己的特色吸引着世界。"高加索"是一个奇特的文学文化现象,许多作家和诗人都被它迷倒,其中列夫.托尔斯泰的成长经历和写作都与高加索相关,而且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对高加索有所体现,可以说高加索已经成为他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在刚刚结束的香港书展上,近年处于半隐居状态的诗人北岛与读者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交流。北岛援引了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安魂曲》中的诗句,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着某种古老的敌意,指出对于诗人来说,困难的是如何保持和生活的距离,作家不仅要和世界  相似文献   

3.
对于海明威的作品,评论界多从其"现代叙事艺术"、"冰山"原则、硬汉精神、虚无主义、女性形象等方面进行研究,对于散见于其作品中的"老人"形象研究甚少。但系统研读海明威的作品,不难发现,海明威是有"老人"情结的,他的很多作品都涉及到老年人物形象。笔者拟以《一个干净明亮地方》《桥边老人》和《老人与海》为切入点,阐释海明威作品中的"老人"形象及其所传递的价值找寻与心灵救赎。  相似文献   

4.
享有国际盛誉的大诗人艾青,他创作的国际题材诗作达110多首,是他诗歌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这些诗作充分体现了诗人同世界人民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而这些作品也达到了真、善、美的崇高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5.
沈意 《天中学刊》2009,24(4):76-79
梁代诗人刘孝绰一生的仕历大致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刘孝绰的精神世界,并在御用文人和宫体诗人的表象下,揭示出他抒情诗人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李白和威廉·布莱克都是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两人各自均在中英两国甚至世界范围内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们的诗歌中都饱含了丰富的想象力、飘逸的语言、壮美的意象和炽热的感情。他们的诗歌丰富和灿烂了世界文学,他们的作品不仅深刻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也透露了对现实社会的批评。本文将从两位诗人的生平介绍、诗歌主题内容、诗歌体裁和诗歌风格四个方面展开对比分析和解读,从而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和这两位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美国诗人萨拉·蒂斯代尔因其抒情诗常涉及男女之情而被称为"脂粉"诗人,其实宿命与虚无才是其抒情诗的基调。蒂斯代尔深谙这个世界的悲剧本质,她的生命与诗歌互相渗透、不可分离,诗中悲剧的爱情、爱与美的毁灭以及人无可逃遁的死亡昭示着诗人渐入悲观主义、宿命论与虚无主义的泥淖,最后不堪抑郁症折磨的诗人无以自救而选择了自杀。  相似文献   

8.
伊万·马林诺卡斯基,1926年生,丹麦诗人,主要作品有《暂缓》等。我第一眼就看到诗歌标题中世界两字,心想世界那么大,然而诗歌是那么短小,只有五行四句话,诗人能作什么交代呢?读罢全诗,我却思绪万千。诗中的第一、二句诗人平静地叙述了世  相似文献   

9.
虚无主义是人对现实世界不断否定、批判达到的逻辑后果.它不仅包括哲学对现实世界的否定、批判而造成的世界的虚无化,也包括哲学在否定之后于"虚无"之上重建"真实世界"的努力.西方哲学与虚无主义存在一定的历史关联,在这种紧密的关联中,虚无主义依据内在逻辑不断演进.  相似文献   

10.
虚无主义作为当前的一股重要思潮,有其特定的内涵.就其起源而言,虚无主义是对超验和非实证的拒斥.在现代社会的建立过程中,虚无主义一方面起到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虚无主义的极致导致人的异化以及精神世界的遗落.我国在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对虚无主义保持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T.S.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出"传统"新概念与"非个性"理论;在"论哈姆雷特和他的问题"中提出"客观对应物";在<玄学派诗人>中批评"感受力分化",倡导感受力融合.这些都阐发了他这样的诗学观:诗人应该有历史意识,化个人经验为普遍经验,把过去的一切看成动态的体系,赋予这个体系新的意义,将个人的新的艺术品加入到这个体系并略微改变这个体系;诗人应化主观感受为外部世界,达到外部行为与内心情感的完全契合,使精神与物质统一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2.
邵洵美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个有影响的诗人,也是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和外国诗歌的介绍作出过显著贡献的出版家和翻译家.然而对于这样一位诗人、出版家和翻译家,对于他的创作道路、诗歌作品、艺术主张、出版及译著的成就与贡献,人们不是一无所知就是所知甚少.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的严重影响,诗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甚至迫害,他的诗歌作品成了湮没在尘土中的珍珠,也由于我们理论工作者缺乏应有的勇气和胆识,未能实事求是地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给以正确的评价.而在迎来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黄金时代的今天,我们具有了良好的环境和所需的条件,认真地探讨诗人的创作道路、艺术成就和其  相似文献   

13.
世界文学殿堂之瑰宝 ,不胜枚举。其中 ,无论中外古今 ,就其作家及其作品的主题、风格与流派而言 ,不免有许多相同之处。在本文中 ,作者拟从中国中晚唐诗人李贺与美国浪漫主义时期诗人埃德加·艾伦·坡 (EdgarAllanPoe)在其人生经历、创作主题在作品中的体现以及其相同的文学流派作一粗略的比较 ,以期为读者提供一新的认识视角  相似文献   

14.
T.S.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出"传统"新概念与"非个性"理论;在"论哈姆雷特和他的问题"中提出"客观对应物";在《玄学派诗人》中批评"感受力分化",倡导感受力融合。这些都阐发了他这样的诗学观:诗人应该有历史意识,化个人经验为普遍经验,把过去的一切看成动态的体系,赋予这个体系新的意义,将个人的新的艺术品加入到这个体系并略微改变这个体系;诗人应化主观感受为外部世界,达到外部行为与内心情感的完全契合,使精神与物质统一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5.
D.H.劳伦斯和K.曼斯菲尔德在其主要作品中都用月亮这一意象来象征女性.劳伦斯赋予了月亮女性凶悍、可怕的意义,而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月亮却表现了女性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受到不公平待遇;体现了两位作家对20世纪英国妇女的关注和对妇女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作为日本当代优秀的诗人、翻译家、小说家,池泽夏树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无论是对于日本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碰撞而言还是对于世界范围内对日本文化的了解而言都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池泽夏树本人更是获得了亲鸾奖、芥川奖等多个文学奖项。值得一提的是,池泽夏树作品当中对于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有着诸多方面的体现,这些作品当中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无论是对于从事相关方面写作的作家而言还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都提供了一种更好的观察生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MV作品中的镜头运用和画面设计比较多样,总结来说,其艺术风格可以划分为叙事、抒情和纪实三类.这三类风格的MV作品在其蒙太奇语言的运用上各有侧重,因而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手法在MV创作中都有运用,且一些作品也会同时运用多种蒙太奇语言来组织各个段落镜头.但表现蒙太奇仍是MV创作中最常用的手法,即使是一些叙事性的MV作品中也有大量表现蒙太奇的运用.笔者结合实践对于MV中常用表现蒙太奇手法的具体原因,粗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贬官江州是白居易思想的重要转折时期,他的愤激不平、孤独寂寞、委运顺化、思念家园等心态,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都有鲜明的体现;而《琵琶行》则特别集中地反映了作者这一时期的思想。分析诗人复杂的感情,有助于解读《琵琶行》,有助于我们理解诗人思想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茨维塔耶娃·玛琳娜·伊万诺夫外文部分无法识别 1892年至1941年,俄罗斯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她的诗被誉为不朽的、纪念碑式的诗篇,在20世纪世界文学支上占重要地位,被认为是20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诗人的一生历尽坎坷,但正是饱经沧桑的经历使诗人的作品与人生更量现出旖旎的绚烂光彩.  相似文献   

20.
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是当代世界生态文学的代表性诗人。他的生态诗歌创作对世界生态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作品中的生态思想对当代美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思潮、对生态区域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