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语文建设》2010年第10期载吴桐祯老师《为什么这十个字容易写成别字?》中,对蛛丝马迹的解释是:蛛丝马迹是如蜘蛛之引丝,如马蹄能留下痕迹。蜘蛛之引丝是非常细的,不仔细看看不出来;人骑马到某处干了什么事以后,人可以不留痕迹,可以说自己未曾来过,但人是骑马来的,马会在路上留下痕迹。因此人们就用蛛丝马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依稀可辨的迹象……对此,我想质疑的是,既然是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依稀可  相似文献   

2.
“蛛丝马迹”是一个常用成语。多数人认为“马”就是马牛羊的“马”,所谓“马迹”就是“马蹄痕迹”。连《汉语大词典》也将“蛛丝马迹”释为“蜘蛛的细丝,马蹄的痕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依稀可辨的痕迹”。“蛛丝”确实细微不易被发现,可是马呢?马可是庞然大物,它留下的蹄痕相对而言要明显得多,称不上“隐约、依稀”,很难和“蛛丝”相提并论。那么,“蛛丝马迹”的“马”究竟是什么“马”呢?笔者认为应该是一种叫灶马的昆虫。灶马的学名叫“突灶螽”,属于直翅目蟋螽科。此昆虫一年四季都可以见  相似文献   

3.
<正>"蛛丝马迹"是一个常用成语。多数人认为"马"就是马牛羊的"马",所谓"马迹"就是"马蹄痕迹"。连《汉语大词典》也将"蛛丝马迹"释为"蜘蛛的细丝,马蹄的痕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依稀可辨的痕迹"。"蛛丝"确实细微不易被发现,可是马呢?马可是庞然大物,它留下的蹄痕相对而言要明显得多,称不上"隐约、依稀",很难和"蛛丝"相提并论。那么,"蛛丝马迹"的"马"究竟是什么"马"呢?笔者认为应该是一种叫灶马的昆虫。灶马的学名叫"突灶螽",属于直翅目蟋螽科。此昆虫一年四季都可以见  相似文献   

4.
“蛛丝马迹”是人人皆知的成语,比喻事情留下来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一般的辞典对“马迹”的解释就是马经过后留下的痕迹或马脚印。可是,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这样的解释是很难成立的。  相似文献   

5.
《同学少年》2010,(5):52-52
成语“蛛丝马迹”通常用来比喻事情留下来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蛛丝”确实很细微不易被发现,但马是体型很大的动物,它经过后留下的痕迹应该是很明显的,那么“马迹”又怎么能和“蛛丝”并列起来呢?  相似文献   

6.
此马非常马     
“蛛丝马迹”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成语,它的意思是“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一些辞书对于这一成语的具体解释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蛛丝马迹"是人人皆知的成语,比喻事情留下来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一般的辞典的解释全是说,"马迹"就是马经过后留下的痕迹或马脚印。可是,仔细一推敲,你就会发现,这样的解释是很难成立的。从事理来说,蛛丝是很不明显的,那么与  相似文献   

8.
一年前,《汕头都市报》报道,“近日,汕头市民陈先生到市郊桑浦山游玩时逮到一只‘人面蜘蛛’。这只蜘蛛长相奇特,头部酷似人脸,眼睛、鼻子、嘴巴皆清晰可辨,头上的触角十分像小女孩的辫子……” (图1)。《天府早报》2003年6月27日报道,“河南开封县仙人庄乡一桃园有一颗‘仙桃’。桃子‘头部’丰满圆硕,两只眼睛对称而生,‘眼泡’暴突又似紧闭,大鼻子的鼻孔依稀可辨。最妙的还属那张嘴巴:红唇一点,嘴角微翘,‘表情’似笑非笑”(图2)。《天府早报》2002年10月29日报道,“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职工王丽在阳台上发现一只昆虫,在其背上,红黑二色…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第四册《桃花源记》“思考和练习”第三题让学生辨析“处处志之”与“寻向所志”中的“志”的词义和词性。参考书解释“志  相似文献   

10.
横,《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阑木也,从木,黄声”。历史演变到今天,该字的意义和读音均有了重大的变化,但仍可依稀看到其保持的参差错落之意。“横”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虽有许多纷纭复杂的用法,但在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用法仍是汉字笔顺中的名称,即以一平画为一横,与“竖”“直”“纵”相对。  相似文献   

11.
文非 《语文知识》2001,(6):18-19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六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其中的“恰恰”一词,马茂元《唐诗选》、新版《辞海》都解为状鸟鸣声的象声词。但对鸟鸣声的解释,前人早有疑议。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杜诗‘自在娇莺恰恰啼’,今解‘恰恰’为鸣声矣。然王绩诗:  相似文献   

12.
冯皓 《现代语文》2002,(5):51-51
在冀鲁豫一带农村中,男子讨老婆方言中有“‘xin’媳妇”的说法,查找多种辞书,却始终难以找出“xin”音准确代表的汉字。有大学中研究语言字学的朋友解释:不就找个媳妇么,“寻”呗,中国古音多着呢,你找得过来么?言外之意,“xin”乃“寻”的古音。古音所指何字?如何发生的变音?于是,搬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今汉语字典》及《古今汉语词典》查找,可惜,根本就没有读“xin”的“寻”字;就连《辞海》、《辞源》当中也没有。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17课《季氏将伐颛臾》中有一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教参和一般文言资料上都这样解释:冉有、子路拜见孔子。笔者认为将“见于”解释为“拜见”似有不妥,应该解释为“被召见”。我的理由是:1、《论语》中其它文章中没有将“见于”解释为“拜见”的,只有“见”解释为“拜见”。如《八佾》中“仪封人请见”、“从者见之”;《阳货》中“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等句中的“见”都解释为“拜见”。2、同样被选入高中课本的《庄暴见孟子》(《孟子》)一文有这样的句子:“庄暴见孟子”、“暴见于王”、“他日,见于…  相似文献   

14.
"蛛丝马迹"是一个常用的四字成语,大多解释为: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现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导性的解释,令不少人以为这"马"乃骑着的大马,非也。此处的"马"并非真正的"大马",而是昆虫中的"灶  相似文献   

15.
中师语文课本《阅读和写作》第五册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的“啸”解释为“高声叫”。笔者认为此解不妥,“啸”在此不应解释为”高声叫”,而应解释为“打唿哨”。许慎《说文解字》:“啸,吹声也,从口肃声。”《辞海》解释说:“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由于年代久远,《诗经》的真实已被蒙上了一道迷障。所以历来对它的某些解释常有曲解之处,象《魏风·伐檀》中的“辐”与“轮”便是一例。然而我们还不得不打破旧解的桎梏,使它的面目更清晰些。“辐,车轮中直木。此指伐檀木为车辐.”“轮,车轮。此指伐檀木为轮。”以上的解释正确吗?我以为是错误的。《伐檀》是讽刺贵族们的伐木者的诗。细读此诗,我们仿佛听到了雨点般丁丁咚咚的伐木声,亦隐约看到了来往如梭的人群——劳动规模是相当可观的。一群劳动者不停工作,并将伐下的树木“寘之河之干”、“寘之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有何缘起?我们可从“石头”入手,开启四问: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这块“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前身吗?这块石头何“奇”之有?这块石头对全书的“情节”有何作用?以此四问,引导学生寻“石”探秘,开启《红楼梦》整本书沉浸式阅读之旅。  相似文献   

18.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散文中的名篇,历来被大家所推崇,今收录于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笔者在此就文中“处处志之”和“寻向所志”的“志”字如何正确理解谈点自己的看法。教参中把“处处志之”译作“(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寻向所志”教材中注为“寻找前次做的标记”,前者作动词用,后者作名词用。显而易见,编者是认为渔····人为了今后再探桃花源之便在离开时一路上做好标记的。笔者以为这种理解很值得商榷。首先,从“志”的原意来看,《广雅》中解释:“志,识也”。“识”是何意呢?《集韵》中解释:“识,记也。或作志。”…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部编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的注释是:“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哪!”释为“苛酷的统治”,这与一些专家的解释“暴政”(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苛酷的政治”(张撝之《唐代散文选注》、《柳宗元诗文选注》)基本相同。这种解释已成定论。但是,细查一些字书辞典之后,我认为对“苛政”一词的解释,颇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先说“苛”字。《说文》:“苛,小草也”,则知“苛”的原义是小草。小草繁杂丛生,因此“苛”可引申为繁杂。《国语·晋语八》:“内无苛慝,诸侯不二”,韦昭注:“苛,烦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好苛礼”,司马贞《索隐》引贾逵  相似文献   

20.
编在高中一册的《硕鼠》为三百篇中的刺诗名作,对于诗中“硕鼠”一词的解释,课本训“硕”为“大”,这样,“硕鼠”便成了一个偏正词组,可译为“大老鼠”。其实,这个解释是很值得怀疑的。《硕鼠》,《诗序》说:“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对《诗序》的这一解释,汉以来的经学家几无持异议者。清人陈奂硕甫在其所著《诗毛氏传疏》卷九中据《尔雅》及《易》郑注引诗,认为“硕”“鼫”古通用,“硕鼠”即“鼫鼠”。此说极是。但陈氏“笃守毛义”,不敢指出《诗序》的错误,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态度,这就给后世解释《硕鼠》带来了两种意见的分歧。今人说诗,大都赞同《诗序》,但也认为陈氏“鼫鼠”说是可取的。余冠英先生的《诗经选译》一九六二年出版增补本时,取陈氏说,更通俗地讲为“俗称土耗子或地老鼠”。可是该书一九七九年新版时,余先生却持折衷意见,认为“硕鼠解作肥大的鼠亦可”。是把“硕鼠”作为一个词组解为“大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