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几百年来,笛卡尔理性主义知识观塑造了一种离身的学习文化,这种文化在教育和学习方面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后果。数字时代正在催生一种具身的学习文化,试图修正"笛卡尔的错误"。本文基于既有文献,在对具身型学习文化之内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提出这种具身型学习文化的创建,需要把以"概念化"、"重置"和"构造"为关键词的认知的具身观点作为心理学基础,以具身的技术构造双向建构的学习环境,并确立具身的课程观、教学观与学习观。唯有如此,才能打造一个人与技术和谐共处的数字时代之诗意栖居的教育世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具身认知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具身学习成为改善学生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然而,具身学习与课改倡导的体验学习之间界限模糊,但从身体的视域出发,体验学习与具身学习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并且二者之间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此外,从体验学习到具身学习意味着身体的全面解放和回归,它不仅让体验学习"深度"回归,更让学习者获得了全面的主体性,从而实现学习主体的真正回归。  相似文献   

3.
具身学习,指学习者通过身体感觉运动系统与学习环境的互动习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即学习者的认知根植于身体感官行动,经验建构于学习环境交互。教育教学中的具身学习,可以通过环境、身体和心理三元交互进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发挥具身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具体学习环境的体验中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2016,(8):28-34
根据具身认知,人的思维和身体是不能分离的,在学习过程中身体运动会促进学习;相关研究也证实了学习与具身相关。在具身认知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如在动态视频中加入手势或动作、创建3D虚拟环境、使用体感交互技术等,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文章认为,学习应该基于所学知识的具体情境之中,个人应与环境建立联系,努力将技术应用于教学,并将虚拟的学习空间与现实世界有机结合起来,以提供一个供学习者参与实践的个性化的高互动学习世界。  相似文献   

5.
董芬 《教育导刊》2013,(12):19-21
教学改革的本质是处理好身体与心智的关系。当前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身与心相分离的状况。作为当代认知新转向和新发展的具身认知,其核心观点是认知基于身体,身体与认知密切相关,它对身心分离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文章从具身认知理论出发,提出具身性教学策略:构建具身认知的动力环境;知识学习的具身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身感受与领悟。具身性课堂教学的转变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6.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认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以实践性知识、操作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的职业教育教学有着较高的契合性,对其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职业教育具身教学提倡“身心一体”感觉统合的深度教学方式,强化教学主体间“身心互动”的“具身交往”过程,突出“真实”环境下实践性知识的具身表征与传递。为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可采取基于身心感官功能,创设具身学习环境;加深专业实践体验,促进学生具身反思能力提升;围绕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构建职业教育具身教学实践共同体;关注具身实践学习表现,强化过程性体验评价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具身认知强调认知是身体参与的认知,通过身体、环境、感知、心智的互动融合完成知识的表征。科技场馆借助实体场馆与先进信息技术的融合,构建了具身学习的场域。文章首先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在科技场馆的具身学习中融合三种环境(即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和三类具身(即实感具身、实境具身和离线具身),设计了科技场馆学习支架。随后,文章在“电流的磁效应”主题学习中开展了两轮迭代设计研究,验证科技场馆学习支架的应用效果。最后,文章形成了修正后的科技场馆学习支架,以提升学习者身体在场的行动参与感,帮助学习者身体体验的内化与经验建构,为学习者在科技场馆中的具身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相似文献   

8.
具身教学是具身认知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延展与应用,强调教学过程中的“身心一体”与“主客融合”,关注学生个体的过程性身体体验,旨在以身体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是一种“事件性”教学,实现了对“二元论”的悖离。具身教学在于通过“具身交互”培养主体的人,通过“身心融通”培养完整的人,通过“知行合一”培养践行的人;通过“开放生成”培养个性的人。具身教学的生成进路在于认知理论的基础性置换与教师教学信念的培植,并在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以“具身”思想为引导合理开发和应用教学媒体技术。  相似文献   

9.
具身性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重要特征,早已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具身认知抓住了传统认知对身体性忽视的重要局限,为理解和设计学习提供了新基础,成为继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之后教学设计范式的新转向。而兴起于学习科学领域,整合具身认知与新型交互技术的具身学习,已经打开了一扇设计新型学习环境的窗口。对于教育技术研究者来说,理解技术、学习、设计与具身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清楚掌握我国具身认知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文章以2006-2020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研究主体、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具身认知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具身认知理论研究、概念隐喻等主题;研究前沿则包括具身学习、学习环境以及虚拟现实等主题;研究进程:从整体演进视角看,具身认知从认知科学领域向教育学领域演进;从分布式演进视角看,具身认知从单一取向到多元取向演进。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未来具身认知研究做出展望:(1)以系统论视角审视具身认知,准确把握具身认知的本质内涵;(2)以混合现实的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学习环境,实现具身交互的身体体验;(3)以多学科视域拓宽应用范围,促进具身认知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离身心智语境下的教育是离身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塑心”,即精神或心智的培育,而身体被认为是学习的障碍。但是“具身心智”的兴起挑战了这一观点。具身心智主张,思维和判断等高级认知过程与有机体的身体和身体之外的环境之间,并不存在一个壁垒森严的界限。认知发生于大脑、身体和环境的互动与耦合之中。身体对于心智来说并非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容器,而是一个“限制者”、“调节器”和“塑造物”,铸就了心智的特殊品质。具身心智呼唤具身的教育。具身教育视身体为学习的主体,主张把身体活动融入课堂教学,倡导“身体活跃的课程”。身体活跃的课程不认为身体活动是学习的障碍。相反,它赞同杜威“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主张把各种强度的身体活动融入课堂教学,把需要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身体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动起来”,通过身体活动体验概念和术语的含义,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具身认知属于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指生理体验与心理体验之间有着强烈联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围绕具身认知展开,有针对性地提升学习者的生理体验、心理体验,增强其学习的愉悦感,更容易激发其内在学习动力,促进数学概念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相似文献   

13.
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具身认知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具身认知理论学习过程中应将身体经验和认知形成融合在一起,帮助学习者感知环境知识。因此,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应当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实际生活情况以及学习需求,引入实践教学活动,促使社区教育课堂更具吸引力。基于此,从具身认知理论内涵入手,分析了具身认知知识层级结构理论以及影响要素,阐述了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的“离身”形态,并对具身认知理念下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提供了几点建议,旨在为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学界对伊德技术具身思想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多在错误理解“技术”之实质的同时,仅以静态的目光看技术具身,由此导致了关于学习者主体性认识出现局限性甚至是偏误。文章追溯海德格尔等人的存在论哲学去把握该问题,发现其“技术具身”实应理解为“走向技术具身”。所言“走向”乃是发生,即存在发生,且人的存在、技术的存在及人与技术关系实际上是同一命题。因之,以“走向技术具身”为基本立场,学习者主体性之要义包括主客二分的超越、生存过程的凸显和由实在论转向存在论等。  相似文献   

15.
儿童成长的特殊性体现在具身的心智、具身的经验积累以及身体与环境为基的关系建立。其美好生活是儿童在善的价值指引下,通过个体自由自觉实现的作为主体的生活状态与体验,是以具身世界为载体的。儿童的美好生活在于儿童身体的灵活性与力量感的尊重,在于充满积极情感体验的身体感受,观照当下的自由的具身生活。儿童在具身世界中,遵生命之律,为"真"之人;溢生活之趣,作"善"之人;体自由之乐,成"美"之人。儿童得以成全自我,在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体验美好,践行美好。  相似文献   

16.
身心对立的哲学思想引发了客观性知识、封闭性学习以及灌输式教育理念,进而衍生出基础教育过重的学业负担。具身认知强调人脑植于身体、身体融入环境,凸现了身心合一、人境相融以及交互主体的理论主旨。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基础教育通过转变客观化知识观以彰显教学的身心关怀、打造具身情境以塑造开放式学习、转变灌输式教学以实现对话式教学,从而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致力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量感”是核心素养之一。具身学习着重于身心一体,从而实现大脑与环境及身体的互动生成,学生的量感培养离不开丰富的具身体验,而具身学习贴合量感培养的切实需求,通过情境具象化、体验具身化、操作具体化等具身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直观测量活动中提升“量”的认知、增强应用意识,并逐步发展量感。  相似文献   

18.
具身认知主张身体的知觉是行为产生的基础,认知是具体的个体在实时的环境中产生的。在关于世界、心智、知识和认知等多个方面,具身认知与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在范式上都呈现出很大不同。由于抓住了具身性这一核心特性,具身认知发现了一条与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关于现实的极端观点之间的中间道路,对以往的理论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扩充性。具身认知对于我们理解学习,明确一切教育实践的出发点具有深刻而巨大的意义,也为更具包容性的贯一教学设计提供了可能的认识论基础。同时,具身认知对于开展与教学活动并行的教学设计,设计整合了物理、生物与电子媒介的"认知系统"环境,对于促进学习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具身认知理论为美术教学文化理解素养指明了实践方向,在具身认知理论下,美术教学围绕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与知识迁移进行创新。本文以民居花窗为例,从“具身体验,融身于境,联结文化认知”“具身探究,寄身于情,积淀文化理解”“具身实践,离身于心,传承文化精神”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美术探究教学活动中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20.
角色扮演游戏很早便已作为一种教学法存在,并在基于数字游戏的学习实践中焕发出新生机。但“基于角色扮演的游戏化教学何以有效”却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对基于角色扮演之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效能和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试图结合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从认知的具身观点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首先,以经验模拟对角色扮演体验进行解释,分析角色扮演过程中的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揭示了智能环境下角色扮演游戏化教学的具身认知机制;其次,在分析角色扮演游戏化教学中技术变迁的基础上指出了智能技术的四点应用价值;再次,论证了智能技术作为中介如何促进角色扮演教学中的具身学习,并对其未来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