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如果说汉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那么成语则是这文化瑰宝上镶嵌的颗颗闪亮的钻石。可现在由于快餐文化、网络文化的影响,加之人们浮躁的心理,成语渐渐离我们远去,这一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语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我们教者要有一种把传统的、民族的种子播撒进学生幼小心灵的责任感。那么,如何使学生更快、更感兴趣、更有效地积累和使用成语呢?我们教者应积极地为学生学习成语搭建立体的活动舞台。一、让我们的课堂活跃着成语的身影语文课是学生学习成语的最佳舞台,我们要用好这个舞台。平时的语文课,我是这样帮助学生积累成语的。1…  相似文献   

2.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成语,对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强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苏教版教材非常重视成语这一文化瑰宝,在许多练习中安排了成语这一训练项目,它的教学要求是:熟记,大概了解成语的意思,高年级能适当运用。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是文化的瑰宝。同样,在英语中也有许多成语。本文通过中英文成语的对比简要分析了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使我们能更准确地掌握英汉成语,更深刻地理解中西文化内涵及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更是中华文库的瑰宝。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十分重视成语这一文化瑰宝,在每一册每个单元的练习中都安排了“熟记成语”这个训练项目。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几个教学实例来谈谈成语教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更是中华文库的瑰宝.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十分重视成语这一文化瑰宝,在每一册每个单元的练习中都安排了“熟记成语”这个训练项目.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几个教学实例来谈谈成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王明辉 《学语文》2011,(3):54-55
成语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积累下来的文化瑰宝,因其精炼传神、通俗易懂成为汉语中特有的文化现象.因此规范地使用成语也便成了公民的一项重要素质。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规范地使用成语,并作为一项义务来要求自己。那么正确地使用成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笔者认为在以下六个方面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简单来说,就是做到六个“防止”。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文字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成语这一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是文化信息传递和文化精神保存的极好载体或种子。成语中的相当部分由古代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谚语俗语、史实逸闻以及诗文语句凝聚演化而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成语一旦植入青少年的灵  相似文献   

8.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成语,对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强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苏教版教材非常重视成语这一文化瑰宝,在许多练习中安排了成语这一训练项目,它的教学要求是:熟记,大概了解成语的意思,高年级能适当运用。成语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像“牛肉”一类的“高蛋白”,如果高年级学生只注重成语的死记硬背,而忽视对成语的意义理解和使用,成语教学便失去了积累运用的意义。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成语教学做了一点尝试,有一点自己的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9.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绚丽的瑰宝,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成语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帮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探究成语的来源、辨析成语的意义、明确成语的应用,在探索、积累和运用中提高语言素养,传承经典文化。  相似文献   

10.
活动准备:1.课件、碟片、记分牌。2.学生将所学过的成语进行分类、梳理。活动方法:1.学生自愿组成8—10人的活动小组,每组推荐4名参赛选手(小组成员要轮流当选手)。答对一题得10分,按得分高低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2.教师做主持人,负责评分并为获奖组颁奖。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渲染气氛1.播放碟片《狐假虎威》,师生共同欣赏。2.师:多么有趣的故事呀!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成语故事吗?3.导入: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我们记忆的仓库中已储存了许多成语。今天这节语文活动课,我们进行…  相似文献   

11.
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表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而广告是唤起大众对某种事物的注意而使用的一种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现在的广告色彩缤纷、样式新颖,很受老百姓的青睐。但是,在广告中频频出现成语“活用”的现象,这就让我们产生了忧虑。  相似文献   

12.
安颖  韩滢 《英语广场》2023,(10):3-7
汉语成语作为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文学瑰宝,展现了汉语结构简洁而内涵丰富的特点,但正因如此,许多没有中国文化基础的外国读者在阅读时不免会遇到很多困难。本文以汉语成语为基础,结合文化图式的三种情形(文化图式重合、冲突和缺省),通过三种翻译方式(激活、调整和构建),分析文化图式理论对汉语成语英译的指导作用,以期帮助译者更好地翻译汉语成语,进而传播成语文化。  相似文献   

13.
技术集市我国的语言博大精深,词语丰富,是非常完美的一种文字。而成语与谚语是其中的精品,语言简练生动,有许多成语典故甚至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因此,成语与谚语的英译对传播我国的优秀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成功地翻译成语与谚语决非易事,不仅需要我们精通两种文字,而且还要对双方的文化有很深刻的了解。王佐良先生曾指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翻译本身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过程,没有深厚的东西方文化功底作基础,任何翻译都是不可能成功的,而成语与谚语的翻译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文字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成语这一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是文化信息传递和文化精神保存的极好载体或种子。成语中的相当部分由古代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谚语俗语、史实逸闻以及诗文语句凝聚演化而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成语一旦植入青少年的灵魂,定会成为他们知人论世、鉴古知今、安身立命的某种潜在的准则和动力。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是成语大国,是成语资源极其丰富、成语文化普及率极高的国家。成语是汉语言精华,是中华传统文化浓缩本和"小百科",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珍品。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一、二学段单元练习中编排的"读读背背"和第三学段单元练习中编排的"诵读与积累",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常见的成语或四字词语,原先是"熟记成语",为了避免有的不是成语的说法,后来编者改成了现在的"读读背背"和"诵读与积累"。此内容是苏教版教材编排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汉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那么,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成语就是最闪亮的钻石。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级下册起,每单元都安排了“读读背背”这一练习形式,把成语编成“成语串”。这些成语押韵合辙、朗朗上口,易于学生熟读成诵,有利于学生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但对低年级儿童而言,成语偏于深奥,该怎样引导他们领略其中蕴含的种种妙处呢?  相似文献   

17.
陈晓龙 《广东教育》2007,(10):40-45
成语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积累下来的文化瑰宝,因其精练传神、通俗易懂,成为汉语中特有的文化现象,所以,作为传承中华文化主力军的学生,规范应用成语也就成了一项重要的素质,而且正确使用成语也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内容。那么,正确使用成语应  相似文献   

18.
李正荣 《新疆教育》2013,(11):158-158
汉语成语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景观,它们浓缩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智慧,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它能够使表达精炼而蕴含丰富,能用较少的语言材料表达较多的思想感情,或者说传达较大的信息量,达到较高的可理解性、趣味性,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可以说,学好成语,就学好了汉语,在信息表达上正确、恰当地使用成语,充分发挥其作用,可以丰富语言的表现力,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彭莉 《考试周刊》2008,(48):37-38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优秀语言文化,是汉语中最精炼的语言。国标本教材非常重视这一瑰宝,在每个练习中都安排了成语,这些成语都以明确统一的主题,深刻丰富的内涵,真切实在的情趣,并配以形象生动的画面,感染着每一个学生。然而,成语又以其短小精悍中融会深刻的意义而让学生对学习成语望  相似文献   

20.
伍秋菱 《时代教育》2007,(8Z):91-91
成语是汉语的瑰宝。它的存在。极大地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但由于成语的构成和运用比一般的词汇复杂,因此成语误用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在报刊杂志中都非常普通。研究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有助于我们正确地学习和运用成语,现就常见的八种成语误用类型进行举例说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