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等方法,在分析国内外生态伦理的基础上,以生态伦理学的视野,检视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对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生态伦理判断,并探讨乡村旅游生态伦理理论,以指导贵州乡村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状况,提出了贵州发展参与式乡村旅游的意义,并通过比较天龙屯堡、郎德苗寨、镇山村等乡村旅游模式,探讨贵州参与式乡村旅游存在的不足,以及促进参与式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可持续发展从思想走向科学,从思想走向实际行动,旅游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化兴起并应用于一些产业。其产业的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型的特性,要求建立旅游产业生态系统,使其产业发展更加生态化。因其旅游业涉及人数多,关联带动效应明显,在旅游业中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旅游产业生态化有助于推进社会公众环境伦理道德、旅游者绿色消费理念的树立,有助于促进其他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为了减少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中的资源消耗和向环境的排放及对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需要对旅游循环经济与生态化采取产品导向、环境管理、延伸生产者责任和导向、环境伦理导向等策略进行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控,以促进旅游循环经济与生态化的良性发育与运行,使旅游可持续发展落实到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4.
贵州作为西部旅游资源大省,开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十分优越。本文在运用SWOT工具分析贵州发展乡村旅游可行性的基础上,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认为现阶段发展贵州乡村旅游产业,应充分利用和挖掘贵州“欠发达、欠开发”这个最大的省情,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管理和引导,坚持走社区参与模式和实施品牌战略,从而促进贵州乡村旅游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并最大程度地惠及农民。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贵州,乡村旅游正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开创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将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如何认识自己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并充分发挥其职能,既有效保护乡村旅游资源,又促进乡村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是贵州乡村旅游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中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副业生产的有效手段,也是乡民构筑乡村田园理想的契机.旅游的自我毁灭理论及旅游发展的实践特点要求乡村旅游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乡村性的保持是保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乡村旅游开发中要真正贯彻体现科学的文化观、经济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生态平衡、文化平衡、经济平衡、代际公平、空间公平五个方面的目标;提高乡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鉴别能力,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理想的人居环境和和谐的旅游环境,则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7.
基于循环经济的"农家乐"旅游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循环经济理论与“农家乐”旅游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循环经济对“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提出了运用循环经济促进我国“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低碳经济"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低碳旅游"也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方向。由于注重资源再利用、关注环境、节能减排,因此循环经济符合低碳旅游的发展理念。乡村旅游与自然生态密切相关,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具有天然的条件。文章梳理了旅游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乡村旅游效应,提出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以安徽贵池霄坑村为案例地,分析循环经济理念和技术在霄坑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应用,提出了霄坑村旅游发展的其他低碳旅游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9.
崔晓娜 《考试周刊》2013,(9):191-193
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佳载体,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应构建企业、区域和社会不同层次上的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将各层面上的旅游经济运行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为保障、促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应建立完善的旅游循环经济法规体系、经济政策体系、规划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是新世纪我国新农村发展的主题之一,乡村旅游与社区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念来源于对乡村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社会系统整体性认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影响乡村旅游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新农村背景下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新的发展模式,这将使我国乡村旅游规范发展,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态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旅游发展的三个最新理念,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各自明确的理论、实践和运行方式。生态旅游是旅游循环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工具,旅游循环经济涵盖了生态旅游而且内容更广泛,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旅游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和旅游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旅游发展由生态旅游向旅游循环经济推进,最终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贵州雷山县乌东苗寨的经济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传统的农耕经济到消耗型的伐木经济,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打工经济,目前正在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乌东苗寨经济发展演变历程告诉人们,封闭落后的民族贫困村寨,其经济发展只有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充分发挥当地民众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将农民有效组织起来,建立起适应区域特点、环境友好型的多元复合型经济结构,并充分实现产业链本地化,才能使民族贫困村寨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与运行的系统模式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友好、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已在工业生态园、生态农业区、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应用,在旅游业发展中鲜有引入应用者。在旅游业中,实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是旅游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要树立新系统观、新经济观、新伦理观、新生产观、新消费观等理念,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构建由政府主导、企业主动、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动力系统;构建由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行业协会、环保组织、相关产业支持的多层面共同运作系统;构建由政策法规、科技支撑、教育培训、监督评估等组织的支撑保障系统。从而实现资源最优化、环境损伤最小化、生态环境最优化、利益主体协调化、三大效益统一化、旅游发展可持续化的目标系统,共同组成旅游循环经济运行的系统模式,实现旅游循环经济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休闲农业是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有机结合,它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贵州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针对贵州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贵州休闲农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旅游业内积极有效地发展循环经济,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发展旅游业循环经济是历史文化名城实现环境和经济双赢的最佳选择。大理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颇富盛名的、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地区,在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加重、部分资源短缺、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的背景下,如何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探索大理旅游持续发展的途径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循环型旅游景区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最佳模式。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从实践角度,对循环经济型旅游景区建设的思路、原则及途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态环境却在急剧恶化,农村发展中的诸多因素已经严重威胁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意义入手,全面分析了我国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并通过对国外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经验借鉴,提出我国进一步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为农村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推动了乡村旅游进一步的发展。但在新农村建设中也存在认识的误区。例如黄山市黄山区乡村旅游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就存在着村庄建设千篇一律、乡村建设城镇化、追求形象工程和乡村建设空心化等问题。对影响乡村旅游深入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误区进行剖析,有助于探寻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共同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过十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在吸收了粗放式开发、泛化发展、盲目利用、环境污染等初始阶段的经验教训后,各地方政府旅游规划部门已经逐步学会从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来制定相关规划。现以青岛市莱西湖生态休闲区规划为例,通过实地旅游资源普查和与规划主要制定者的访问,尝试从政府部门规划的角度探讨当前生态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20.
积极有效地发展旅游业的循环经济,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发展旅游业循环经济是历史文化名城实现环境和经济双赢的最佳选择。大理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颇富盛名的、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地区,在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加重、部分资源短缺、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的背景下,如何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探索大理旅游持续发展的途径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