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12月,特级教师潘小明在上海浦东新区明珠小学执教的《圆的认识》观摩课,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潘小明老师的课堂教学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他能善于针对并利用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分析并找出原因,寻求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画圆”这一环节,潘老师先让学生用圆规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尝试画一个圆。学生操作时,老师巡视。然后,潘老师选择几  相似文献   

2.
课前说课: 圆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等活动,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始终以动手画圆和探究圆的特征贯穿全课。本节课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操作活动:第一层次.多种方法画圆。先让学生用一支笔试画圆.当学生发现用笔画圆很难时.让学生说说这是为什么。这时学生就想到了怎样可以画好一个圆。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各种工具开始合作画圆。  相似文献   

4.
周育俭 《江苏教育》2012,(34):39-40
在执教《圆的认识》一课前老师让学生买好了崭新的圆规。"圆规"这一新鲜的物品带给学生很强的感官刺激,学生急于想用圆规来画一画圆。手握新"圆规",从而想学会如何用它画圆这一急切的愿望是学生这堂课的一个学习背景,课堂上教师问出了"同学们会画圆吗?""用什么画呢?"这样的问题正好迎合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老师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用"圆规画圆"就是把握了学习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5.
汤玉荣 《江西教育》2004,(22):26-26
体验是一种探索活动,对学生而言是“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数学中应多让学生体验,在体验中自主动地去探究,发现知识的规律、学习的规律。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让学生探索怎样画圆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办法画圆。学生有的用两支笔画,有的用有圆面的实物(如硬币、碗)画,有的用圆钉、线、笔合起来画,  相似文献   

6.
前段时间,区里举办赛课活动,赛课内容是"圆的认识"。我翻阅与聆听了有关的教学设计和展示课,发觉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学生不知道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圆学生在学习"圆的认识"之前已能用圆规在纸上熟练地画圆,因此圆规的使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节课对学生画圆的指导应该放在如何画出指定大小的圆上,而这正是基于学生对圆规画圆原理掌握的基础之上,在了解"为什  相似文献   

7.
笔者曾观摩了国家级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执教的《认识圆》一课,当学生已经学会用圆规画圆后,华应龙老师让全班学生各自自由地画一个圆,然后问:“你们画的圆一样大吗?”随手选了几个学生所画的圆,并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提问:“为什么大家画的圆不一样大呢?”有的学生回答:“不是一个人画的圆当然不一样大了。”  相似文献   

8.
一、画“圆”与认识“圆”从小学生的认识实际出发,小学教学课本不给圆下定义,而是通过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圆。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掌握画圆的方法,并在画大小不一的圆的过程中,加深对圆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如何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首先应关注的问题。下面是甲、乙两位教师执教《圆的认识》时的教学片断,在学生自学画圆的方法和画圆的基础上,教师在黑板上用圆规示范画圆时,圆规笔脚上的粉笔突然折断,形成右图时,处理这一意外事件的过程分别如下:犤甲犦师:“同学们,对不起,我刚才画圆失误了,请大家给我一个机会,再画一次,好吗?”生:齐说:“好!”师:装好粉笔,定好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在原图上试画,结果粉笔又断了…  相似文献   

10.
老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圆时,我发现圆规“脚”上的铁钉总在圆心处打滑,并且画圆时,圆规的半径很容易发生变化。这种教学用的普通圆规不但操作不方便,而且画出来的圆也不标准。于是,我产生了制作多功能教学圆规的想法。1.结构与原理:利用与窗户上的风撑类似的原理,把支撑架固定在  相似文献   

11.
[教学片断]在学生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后,课堂教学进入到第二阶段——画圆。1.圆规画圆法。师:如果让你画个圆,你会怎么画呢?(很多学生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圆规。)师:嗯,圆规是我们画圆的工具。那么你会用圆规画圆吗?(全体学生尝试画圆,在画  相似文献   

12.
课前说课:   圆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弓l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弓I导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等活动,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  相似文献   

13.
笔者曾多次参加过省级或国家级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这些课一般都是教师让优生发言,找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板演,展示学生的作品几乎都是佳作,然后再让学生从中找优点,总结方法。似乎大多数老师都认同了这种做法。但2002年12月,特级教师潘小明在上海市蒲东新区明珠小学执教的一节“圆的认识”观摩课,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潘小明老师的课堂教学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他能善于“盯住”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的错误,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并找出原因,寻求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有效地纠正其错误。如教学“画圆”这一环节,潘老师先让学生用圆规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尝试画一个圆。学生操作时,老师巡视。然后,潘老师选择几幅典型的作品投放在屏幕上让学生观察。(选择的作品有:1.起点和终点不在同一位置的;2.把“圆”画成了鸡蛋状的;3.将弧线画得时隐时现,时粗时细的等。)看到这些作品(不知名的),学生们哄堂大笑。“你们在笑什么?”潘老师微笑着问。同学们齐声回答:这些都不是圆形,画错了!”听到孩子们的回答,潘老师立刻让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此时的学生像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争先发言:甲生,圆心没有固定好,所以画出的不像圆;乙生,画圆时半径发生了变化,也画不出规...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3~94页。教学过程第一板块--画圆引入,形成圆的概念1.自由画圆。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圆规准备好了吗?能用它画一些圆吗?(学生在练习本上自由练习画一些大小不等的圆)2.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观摩了国家级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执教姒识圆》一课,当学生已经会用圆规画圆后,华应龙老师让全班学生自由地画一个圆,然后问:“你们画的圆一样大吗?”随手选了几个学生所画的圆,并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提问:“为什么大家画的圆都不一样大呢?”有的学生回答:“不是一个人画的圆当然不一样大了。”华应龙老师笑了笑说道:“好!  相似文献   

16.
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一个教学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唯一一个曲线图形。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实物揭示圆,让学生感受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接着,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等活动,进一步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陈华忠 《四川教育》2005,(12):29-29
【预案及实施】 一、导入:画圆剪圈,初步感知 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用自己所带的学具(主要是圆形实物,也可以是圆规)比照着画出一个圆,再让学生把自己所画的圆用剪刀剪下来。  相似文献   

18.
目前,广泛使用的教学圆规是由钢针、活动连杆、蝴蝶螺栓等构成。画圆或弧线时,将钢针对准圆心,连杆的角度控制半径长度,所夹粉笔围绕圆心转动即可画出。但是,有的黑板是玻璃砖或木质的,用圆规画圆时,圆规很容易滑动,造成画出的圆变形。现在有的黑板是塑面黑板,用圆规画圆时,钢针很容易划伤塑面,从而损坏黑板。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上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后来在做课后习题时,我发现爸爸创办的“下岗机械修理厂”生产加工“法兰”时就需要无心画圆。仔细观察后才知道,爸爸先用泡沫塑料制作大小不同的“填充模”,再用分规找出圆心,最后才能画圆加工。真麻烦!我能用学到的知识帮助爸爸科学地解决画圆的问题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发明了“无心画圆器”。它由轮子、规体、支架和规针组成。轮子和规体相当于圆规的一侧,支架和规针相当于圆规的另一侧。“无心画圆器”能够方便地沿着无心圆滚动,进行无心画圆。但是一个轮子滚动极不稳定,容易打滑,画出不标准的圆…  相似文献   

20.
【预案及实施】一、导入:画圆剪圆,初步感知上课开始,教师让学生用自己所带的学具(主要是圆形实物也可以是圆规)比照着画出一个圆,再让学生把自己所画的圆用剪刀剪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