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阅读是孩子成长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各方面都不是很成熟的孩子来说,有了父母和老师适时的指导,才可能让孩子从阅读中受益。那么,成年人应该如何做才是恰当的呢?  相似文献   

2.
日前,中国首位入围世界儿童文学奖——“格林伦纪念奖”的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功利化的阅读让孩子离书越来越远,让他们害怕阅读,同时也扭曲了阅读本身的意义.“阅读是一辈子的马拉松,它的‘功效’会在你成长中不经意流露出来,而不是立竿见影.”秦文君认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作文水平或者完成任务,不仅书中的养分很难吸收,还会让他对阅读感到害怕.  相似文献   

3.
阅读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孩子成为早慧的天才,也不是要用读书识字充塞童年的快乐时光,而是充分开发孩子的潜能,让阅读成为孩子认知和交流的重要途径,成为童年快乐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们成为自觉的、独立的、热诚的终生阅读者,让阅读为他们成功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大自然的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新的,他们不停地感知、  相似文献   

4.
王泉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阅读是孩子成长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各方面都不是很成熟的孩子来说,有了父母和老师适时的指导,才可能让孩子从阅  相似文献   

5.
低年级的孩子要提高阅读能力,在许多教师看来似乎很困难.但我认为,越是困难就越要在实践中去研究、去探索.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读书,可以滋养人的心灵,净化人的心灵,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对孩子来说.热爱阅读可以使孩子受益终身。一个人不是天生就爱读书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实践证明,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是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孩子智慧的钥匙,将有利于儿童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亲子阅读是一项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活动,这项活动不是单方面的,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的,通过亲子阅读活动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将阅读变成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一部分,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以此来培养孩子爱阅读、会阅读、乐阅读的习惯.那么,作为父母应如何引导孩子进行阅读,为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做好准备呢?  相似文献   

8.
一种语言的习得基本上都遵循了由听到说进而阅读和书写的发展顺序。对于英文不是母语的中国孩子来说,在幼儿期.学习英文的重点不是读和写,而是听说及其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9.
罗珽 《贵州教育》2008,(10):21-22
早期阅读教育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尽早进入知识的海洋,开阔孩子的视野,启迪孩子的智慧,陶冶孩子的情操,而且能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然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光靠一味的说教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0.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增加阅读量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这一点已经成为所有语文老师的共识.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大部分没有阅读能力,生活阅历少,理解能力弱,如果教师引导得法,将为孩子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阅读应成为孩子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课外阅读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而是应该激发孩子的阅读渴望.将课外阅读置于游戏中评价,创造了浓浓的阅读氛围,家长、老师、学生都成了评价的主体.定量评价、过程性评价、延迟性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过程,享受阅读的快乐.有了兴趣,才能让阅读成为每个孩子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阅读能力是各种能力的基础,是学习的第一能力.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其重要性自不必多说,对于数理化及其他文科课程的学习来说,不会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是虚妄的.阅读还可以影响孩子的思维,使孩了形成稳定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时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七岁前学会阅读,就会练就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边读边思考边领会。"早期阅读,指的是年幼的孩子,凭借丰富多变的色彩,生动形象的图画,相应的语言文字以及成年人的语言讲述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儿童可以通过这样的学习、训练,较早  相似文献   

14.
寓教于乐是孩子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学习模式. 对于孩子来说,探索的过程远比很快得出结果重要得多,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对于孩子学习数学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孩子运用的发展影响并决定着思维的发展,运用方式越多样,思维的内容就越丰富. 一、让孩子快乐地学习数学,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是时代教育的要求.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重视了数学知识的教授和学习,而忽视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正>奖励是一种积极强化的教育方法。奖励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孩子心理层次的需求。孩子的年龄越小,就越需要外界的鼓励。适当的表扬奖励可使幼儿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尤其是对那些内向、孤僻的幼儿,其促进作用更大。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老师经常会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奖励孩子。但奖励又是双刃剑,使用不当往往会产生相反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时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也有人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成长的,可见,阅读对个人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说:“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的脑力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像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不是补习,不是识字一样的督促,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它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可见课外阅读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坚信“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会使孩子受益一生。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越早开始阅读,阅读材料的思维过程越复杂,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就越有益。这里所指的阅读,其实就是孩子在初级阶段学习语言时的有声朗读。《自然途径》的作者,著名的教育家克拉申认为:Inpu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output.在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中,听和读属于输入;说和写属于输出。在小学阶段,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朗读习惯,可以让学生在获得大量英语信息的同  相似文献   

19.
<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低幼读物出版中心对0~9岁儿童及其家长的调查研究表明:7岁之前是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如果在此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7岁之后的孩子就很难掌握和提高阅读的能力。对6~12岁的青少年来说,小学阶段是形成和掌握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让  相似文献   

20.
奖励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心理深层的需要。孩子的年龄越小,就越需要外界的鼓励。家长和老师可以借助不同的奖励策略与措施正面引导孩子,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我们根据学期规划有序开展各类研究,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