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证明了在用等长基数法预测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总额时,缴费随机过程是分布不减的,且其数学期望数列是单调不增(减)的,则缴费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列是稳定的.这为构作缴费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预测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资讯     
政策国务院养老保险全覆盖个人缴费标准分10档中国将自2011年7月1日起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数千万城镇非从业人员首次被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内。根据国务院部署,今年7月1日开始的试点范围将覆盖全国60%的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是顺利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深入探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澄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与相关制度的关系,科学定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的基本功能是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的必要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调查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家庭养老保障是基础,农村社区养老保险是过渡,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是方向”的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最后论述了农村社区养老保险向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演化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6.
韩冰  周建钦  陈佳 《科技风》2013,(17):255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是国家出台的重大惠民措施之一,新农保的出台不仅体现出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视程度,更加完善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彰武县作为国家新农保制度的第一批试点地区,更加能够体现新农保制度的优越性,因此文章以彰武县哈尔套镇调查为依据,通过新农保缴费水平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以及卡方显著性检验对东部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对新农保缴费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从提出要加大对新农保制度的宣传力度,并且要进一步从经办业务,缴费档次,财政支持等方面优化新农保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殷俊 《中国软科学》2002,(11):15-19
目前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醉译制约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和改革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应着力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且能与城镇养老保险体制衔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
李永萍 《科教文汇》2008,(25):211-211
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是和谐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目前我们的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威胁着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必须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只是解决了“未来老年人”的保障问题,互济性差,管理水平低,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困难重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十多年来,其养老金的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不断下滑,且已低于60%的目标水平.究其原因,在于缴费基数缩水、缴费年限门槛过低、退休年龄过低(尤其是女性)、个人账户收益率太低等.这不仅导致个人养老金保障不足,也不利于制度自身的收支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从制度架构与参数设置两个方面出发,将个人账户分离出来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同时改革有关制度参数,特别是缴费基数、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尤其女性)和个人账户收益率等等,尤其不能以过分降低门槛来换取广覆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养老保险中的政府职责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柱旺 《软科学》2006,20(6):122-124,132
从社会养老保障的特性和政府的职能来推演,政府应发挥其在农村养老保险中的主导作用,并以其主体地位来制订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法律规范,推行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并强化其对农村养老保险的监控管理,从而促进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周俊  罗华林 《学会》2010,(3):20-26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新农保”的试点推行,揭开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的新篇章,由此也产生了对我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种种疑惑与争辩,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矛盾或是共融?本文在分析和思考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历史发展的基础上,试图对此进行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初大智  齐中英  吴正刚 《预测》2008,27(2):77-80
本文立足于企业年金体系和社会福利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论证黑龙江省发展企业年金的积极意义。尝试着运用实证分析法,将经济学原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国内外以及黑龙江省企业年金的发展历史进行分析,以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对制约企业年金尤其是黑龙江省企业年金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和规范性分析,从企业年金运营模式、监管模式以及一些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加快发展企业年金市场,促进企业年金尽早真正成为黑龙江省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第二支柱"。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演变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养老保险制度自从建立以来,就在不断地经历调整和演变。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正在从传统的单位保险向现代的社会保险演变,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责任共担机制。在这一变迁过程中,政府责任则在从"无所不包"向"有所为、有所不为"迈进。但通过对转型以来政府责任的实证分析发现,不论是政府的规范和设计责任、财政责任,还是监管责任和实施责任履行得都很不充分,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性质及属性,对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重新定位。本文认为,现行的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基础的整合,可以作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整合的方式就是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变成"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组合",从而将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离成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制度"和"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制度"。这样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就是由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制度和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制度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养老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兼与商业寿险道德风险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德风险成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低效率的重要致因。与商业寿险道德风险相比,社会养老保险道德风险发生机制更加复杂,表现更具隐蔽性,对制度的设计和执行具有更高的要求,规避社会养老保险道德风险应当成为提高制度运行效率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整体水平下滑,成为制约整个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建立新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迫在眉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原则是低水平,广覆盖,逐步完善。内容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教育救助。  相似文献   

18.
曲震霆 《现代情报》2019,39(1):148-152
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年金业务的管理已经全面实现了网络化运营,信息安全成为经营中的重要问题。为提升信息安全管理能力,保障企业年金经营安全,本文从年金管理系统结构剖析信息安全问题的来源,提出实施全业务流程信息安全管理、建设PDCA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解决其信息安全问题,这些措施对于正在开展中的职业年金信息安全管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变化、土地制度改革及劳动力乡城流动,农村传统养老保障功能严重弱化。为了有效满足农村养老需求、推进新农保试点扩面、实现新农保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需求为导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规模进行测算与优化研究,运用社会保障精算建模方法构建农村养老需求测算模型和新农保筹资规模测算模型,以陕西省为例对模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口和政策因素,制度初期新农保筹资规模能够较好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需求,而随着农村养老需求增长与老年抚养比加大,现行制度框架下新农保筹资规模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需求。根据单一参数和组合参数调整的新农保筹资规模测算分析结果,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筹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增强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制度推进,加强缴费补贴激励效果、稳步提升个人缴费率,引入基础养老金变动机制、增强养老金基本保障功能,根据区域经济差异、合理调整筹资模式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模拟预测2010-2053年中国农村人口、财政收入、新农保覆盖率、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以及最低缴费标准等数据,对中央、地方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助数额分别占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做出仿真测算。发现总体来看,2010-2053年间,只要中国经济能够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可以负担得起新农保的财政补助。根据可持续性评估,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