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构助词是用来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的助词。最常用的结构助词是“的”、“地”、“得”,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多年来,有人主张只用一个“的”,也有人主张这三个字都用“de”代替,但都不容易实行。词典里对这三个词的使用各有明确的规定,教材里使用它们时是有严格区别的。“的”、“地”、“得”分别是定语、状语、补语的标志。“的”用在定语后面,“地”表示它前边  相似文献   

2.
“的、地、得、所”,在现代 汉语里都是结构助同。其中“所”字是一个文言词,它跟其它的结构助词不同。“的、地、得”一般用在词、词组或句子的后面,“所”字则用在动词的前面;“的、地、得”都读轻声,“所”字则不读轻声。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08,(7):101-101
批改作文时发现最常见、也最让人头疼的是误用“的、地、得”这三个字。而电视荧屏、书籍、报刊上同样的错误也屡见不鲜。作为助词使用时,“的、地、得”读音相同,都读“de”,轻声。下面简单探讨一下这三个字的正确用法。  相似文献   

4.
结构助词“哩”在平鲁区方言中分布比较广泛,使用频率非常高,是平鲁区方言中有特点的一个词.平鲁方言中的结构助词“哩”同普通话中“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的分布与语法意义以及功能对应得非常紧密,而且某些语法功能比普通话结构助词更丰富.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句子镶嵌着“得”字,看上去一样,但“得”的语法功能不同。有的附着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明它后边的成分是补语,它是“结构助词”;有的则与前面的词素构成一个动词在句子中发挥作用。区分这两类“得”很重要,它关系到对“得”后边的句子成分的分析。如果“得”被认作词素,它后边就是宾语,如果“得”是结构助词,它后边的词或词组就肯定为补语。  相似文献   

6.
比况结构中的"样"字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汉语5个比况助词中,“样”是使用率最低的一个。“样”字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表达比喻,在单句中充当定语和状语,作定语时必须带结构助词“的”,作状语时可带可不带,作谓语或分句时则一律不带;“样”一般与喻词“象”构成“象X样”结构,其“X”通常是体词性词语。  相似文献   

7.
文章讨论闽南方言内部南安话的类结构助词“得”、“说”、“伊”、“通”及其相关的句法结构。“得”可以引进表示可能性的补语;“说”是一个引导宾语从句的标记;“伊”、“通”可以兼任状态补语标记。这四个结构助词尚未定型,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因此文章把它们称为“类结构助词”。  相似文献   

8.
陈琨 《文教资料》2006,(33):178-180
本文主要探讨淮阴方言结构助词“得”。普通话的结构助词“得”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表示后边的成分是补语。淮阴方言的结构助词“得”后可以带可能补语,如“V得、V不得C、V得地”等结构,还可以带状态补语和结果补语,如“V得C”等结构。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2006,(Z1)
我们无论在说话还是写文章的时候,用得最多的应该是三个结构助词:的、地、得。很多同学为了省事,不管什么都用“的”字来代替。其实,这三个de在用法上是有区别的,只要在平时多留意,就会使用正确。  相似文献   

10.
在宜都方言中,“哒”[ta]字是个比较常见的助词,主要被用作动态助词、结构助词和语气词三种。对方言“哒”字的进一步深入考察有助于我们对汉语普通话中与“哒”字相近的助词的理解和学习,同时深化对方言中助词的整体认识。笔者对宜都方言中助词“哒”的考察除了引用宜都方言的实例进行分析,还结合汉语普通话中有类似语法意义的词汇以及相近方言对“哒”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安陆方言里,有两个句末助词“得”和“着”,“得”不是普通话里的结构助词,“着”也不是普通话里的动态助词,它们都用在句子的末尾,是句末语气词,而且有其特定的语法意义和句法分布特征。一、句末助词“得”“得”不同于普通话里的结构助词“得”,在安陆方言中是存续体标记,表示动作行为实现后其状态在延续或存在。这一意义在普通话中用“着”表示。《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列出了“着”的四项意义:1、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动词前可加副词“正、在、正在”,句末常有“呢”。2、表示状态的持续。用在动词、形容词后,动词、形容词前不能加副词“正…  相似文献   

12.
当“的、地、得”三个字都作结构助词,都读轻声de时,很多中学生朋友不太会区分和使用,总是张冠李戴,乱点鸳鸯谱。其实把这三个字区分开了,使用起来就不成问题了。那么,如何区分使用呢?方法有五种:一、彻底弄清三种句子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定语是名词前边的表示领属、性质、数量等等的修饰成分;状语是动词、形容词前边的表示状态、程度、时间、处所等等的修饰成分;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一种补充成分,是用来回答“怎么样?”之类的问题的。这三种句子成分弄清了,“的、地、得”的区分使用也就容易多了。一般规律是:“的”字用在定语后…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小学生造句和作文中,误用"的"、"地""得"的情况极为普遍,为此,不少教师叫苦不迭,希望找出其中的原因和有效教学的途径.同时,也有不少人知难而退,提出将"的"、"地"合一,用"的"代替"地"在句子中的作用.我们认为,结构助词"de"在书面语中分写成"的、地、得"三个字,本身是现代汉语规范化,精确化的结果(最先只用一个"底"),"它对于精确地表达思想感性,促进现代汉语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决不能因为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混淆,就因噎废食.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努力查明学生混淆这三个字的现状,探索其中的原因,为有效的教学提供依据.本研究之前,曾有过一次类似的,规模较大的  相似文献   

14.
南安话中有动态助词“着”[tio?0]/[tio?24]、“了”[liau55]、“去”[k‘щ?5]/[k‘щ?0]等。这三个动态助词都已经派生出了结构助词的用法。文章根据当代南安方言口语,描写了这三个兼类的助词及其相关的句法结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后带形容词和后带动词否定式的“个”字结构的详细分析,揭示了“个”在两个不同句式中的不同用法(量词、助词)。并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了“个”由量词用法扩展到助词用法的过程与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V te MQ”这一口语格式具有多方面的语法语用特点,并可由此推出“他(te)”此前很少被人提及的语法意义,即“他(te)”是一个助词,具有语气、结构及时态助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鄂东方言的“得”字使用频率较高,使用范围较广。本选取表示状态的结构助词“得”,动用替换、层次、扩展、变换等手段,对其所涉几种结构形式进行了分析,以求对鄂 示方言表状态的结构助词“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释《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校注》助词"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在《全相平话五种》中用字频率较高,兼有动态助词和结构助词两种功能,构成的语法格式也多样。本文主要讨论助词“得”的语法意义和格式。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汉语中,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三个,它们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但是,在语言实践中,结构助词“de”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是结构助词的少用、多用、错用、位置错误及全部合用等。  相似文献   

20.
汉语中的结构助词主要有三个:的、地、得,,这三个词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口语中没有区别,所以、书面语中常见有人把它们用错,小学生更不例外。有人撰文说,结构助词“de”主要表示中心词与附加成分之间的关系,只要找准中心、词,确定中心词的词性。就可根据它们的用法,准确选用这三个“de”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