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德勒兹的电影理论主要是在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加以注解并深入阐发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主要涉及运动、运动影像及其三个变体、回忆与梦幻、现在尖点与过去时面四个论题。在四评柏格森的过程中,德勒兹重新认识电影并建立了一种以时间—影像为核心的电影哲学观,他宣称电影影像是一类符号,但不是语言符号,并将"辖域化—解辖域化—再辖域化"的哲学美学概念运用于电影的分析中,建构了一种对于影像符号的"再符码化"构想,德勒兹的这些理论主张对审视中国当代国产贺岁片具有一定的学理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德勒兹的电影理论是一种思维内在性研究理论,他以影像本位为理论视角,以感性与影像的“相遇”式的研究取代了意义式研究的主流电影理论研究,建立了以“运动—影像”与“时间—影像”为主线、以不可辨识区为核心原则的多维性、生成性思维模式,以“第四人称单数”的摄影机视点否定单一线性的叙事逻辑,并以此界定传统经典电影与现代电影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电影意识”既是一种影像哲学,更是一种思维哲学,在数字影片、3D影片所展现的电影新景观时代,表现为电影美学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3.
影像的时间美学逻辑发展可以追溯到柏格森对时间本质的深刻思考。柏格森将时间定义为生命的绵延,而思维和影像正是在时间流中,我们经验和理解世界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德勒兹进一步发展了“时间—影像”的哲学理念,将“运动—影像”概念扩展为“回忆—影像”“梦幻—影像”与“晶体—影像”,从而确定了时间—影像的经典理论。同时,他将麦茨的电影符号学演化为影像符号学,为数字影像向交互—影像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奠基。因此,可以说德勒兹的时间—影像理论是影像时间美学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对于理解影像的本质与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天芸 《海外英语》2012,(3):212-213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在其两部电影哲学专著《电影I:运动——影像》与《电影II:时间——影像》中对电影符号论提出了飞跃的观点,并以后结构主义生成的美学,为我们对电影的事件、时空关系的研究提升了平台。堪称概念创造大师的德勒兹,融入其"生成美学"的哲学思维,对蒙太奇手法的作用给出了别样的诠释。群像电影《通天塔》片名取自《圣经》,以多个故事的同时叙述,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导演伊纳里多对蒙太奇的巧妙运用,完美地将叙事嵌入时间的延绵。该文欲结合德勒兹的哲学观与电影美学,从后结构主义视角出发,探索《通天塔》为观众提供的饕餮盛宴背后的哲学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尽管德勒兹的电影著作未及处理1980年代以来、欧美经典脉络之外的丰富而多样的电影形态,但是他所贡献的一些概念和思考仍具有进一步拓展"时间—影像"之后的电影研究的理论潜力。本文围绕"少数电影"的论题,梳理了从德勒兹的理论原点到后来不同学者的批评应用。这些批评应用包括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对好莱坞美学体系下"对抗性的现实主义"的讨论,达德利.安德鲁挪用"游牧"这一德勒兹术语对西非电影的考察,以及张英进为理解新时期中国电影而从不同的理论来源引入的"少数"话语,它们与德勒兹的问题意识之间建立起一种富于启发性的对话关系。这些批评实践反过来对德勒兹的理论术语和思想框架也构成了某种协商或修订。  相似文献   

6.
数字技术革新带给电影的不仅是制作方式的改变,它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电影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层面。通过分析从类比影像的转录到数字影像的转码的底层运行模式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使电影的索引式影像符号中因果性关系的断裂对电影产生了本体论意义上的影响。在这一转化模式中,特别考察了类比式影像的绵延时间是如何被数字媒介的自动机制所打断,以及在数字影像中时间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影视理论和数字媒介理论越来越呈融合趋势,对数字电影时间的思考有助于理清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7.
电影拥有自身独特的符号表意系统,影像符号比传统的文字符号更加的庞杂,更加的多义化,表达的含义也往往蕴藏的更深。2011年的电影《钢的琴》被誉为近些年中国电影少有的佳作。这部具有鲜明影像风格的影片,将镜头对准被甩到社会边缘的普通下岗工人的生活,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讲述了一个小人物与无法妥协的发展潮流对抗的唐吉坷德式悲壮故事。试图运用电影符号学理论,从叙事结构和影像语言设计两个层面入手,对影片所蕴含的个人抗争、阶级平反等深层含义进行挖掘与展现,并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来展现这部优秀作品的真正艺术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杜拉斯将电影艺术引入小说领域,使其小说具有电影化特色.在叙事内容上,她在小说中镜头般地呈现异国风情和文化风俗;通过人物动作表现自身的深刻心理,用特写镜头渲染体现戏剧性主题的激情画面,从而表现戏剧性和易于搬上银幕的小说主题;蒙太奇般地呈现记忆中的往事.在叙事方式上,她借用一些电影手法,以加强文学自身的表现力,从叙事语言、叙事结构和叙事主体三个方面体现出电影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留守与弃置--论李安电影影像构成的二律背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安电影文本的“跨文化”传播性、平等对话性以及自身文化体验的复杂性 ,决定了其电影影像构成表意深层的“狂欢”属性 ,然而 ,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层体察和熟稔 ,又使李安能够自觉放弃狂欢表达的形式 ,使其电影文本的影像构成呈现留守与弃置的二律背反特质  相似文献   

10.
与原著相比,一些电影叙述内容单薄无力,表达暧昧,视听觉影像媚俗化,虽然暂时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对电影的长期发展毫无好处。电影制作方与观众方不是对立关系,电影的艺术审美与娱乐性也不是对立关系,它们二者相辅相成,具有双向建构的特性。电影应当将特色鲜明的影像运用、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个性塑造、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挖掘展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建立一种健全的充满生命的影像语汇。  相似文献   

11.
从本体论角度考察老子的"道"与黑格尔"绝对理念"的差异.包括四个方面:一、物质的"道"与精神的"绝对理念";二、自在的"道"与自为的"绝对理念";三、与时空同在的"道"与超时空的"绝对理念";四、无终点的"道"与有终点的"绝对理念"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bout collective identity, learning processes and political agency in the Chilean student movement. The geographie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re constituted through engaging with emotions interwoven with the political learning process by making mistakes that enabled student activists’ agency to undergo transformation between 2006 and 2011. Space articulates an identity politics as the bio-politics of existence through which life itself becomes a political action and animates a radical imaginary of politics as being-in-common. This meaning of politics is interwoven with the production of territorial assemblies in 2011 through which the Chilean student movement reasserted the space–time of the political demand for free education in spatial rather than temporal terms by reimagining a collective vision with others. This represents the main legacy of the movement and becomes a condition of possibility for envisioning free education as an alternative project that seeks to contest neoliberal common sense.  相似文献   

13.
女权运动,这个词仿佛离我们渐行渐远了,在常人眼中从近代社会开始,女性就逐步走向独立与解放,在他们看来女性解放的道路是奔放的,但我认为恰恰相反,中国近代化开始于西方列强的入侵,而中国妇女的解放从一开始就是整个近代化的一部分,无论是作为口号还是措施,在这种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中国的女权运动无法摆脱民族国家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国民”话语是启蒙运动的产物,其溯源于近代知识分子对民族国家的诉求。在此过程中。以梁启超和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精英于批判“国民性”的同时,参照西方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建构了具有独立人格和权利自由观念的“国民”新意象。“国民”话语本身内在地涵盖了对公民身份的承认,刻画和标识了民众的政治维度,促进了近代以来公民社会的化育和生成。  相似文献   

15.
从英国城市学院发展看大学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英国近代历史上出现了一场城市学院运动,作为一种重视技术教育的新型学校,这无疑给一向注重人文教育的英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同时也对英国传统大学提出了挑战。但是在城市学院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向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传统大学靠拢的现象,城市学院逐渐走上传统大学之路。是什么力量驱使它们这样发展呢?这是大学自身内在逻辑的结果,大学内在逻辑实际上就是大学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的办学理念,这也是大学在社会上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16.
《阴道独白》不仅是一部女性主义先锋剧,更掀起了一场女性主义运动:作为一部剧本,其"独白"的特色鲜明;作为一种戏剧实践,它兼具先锋性与本土化的特征;作为一场戏剧运动,该戏取得的反响强烈、持久。  相似文献   

17.
推行商民运动,是1924年国民党改组之后在国民革命新形势下开展的民众运动中的内容之一。但商民运动的兴起与整个民众运动的开展并非同步进行,而是相对滞后。国民党起初之所以对商民运动不重视,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20年代以前中国资本家阶级对政治运动漠不关心,在政治斗争中没有产生作用和影响,而是由于国民党自身对中国商人阶层的地位与影响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甚至存在着某些偏见。随着民众运动的逐步进行和国民革命形势的发展,国民党内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动员广大商人,特别是动员中小商人支持和参加革命的重要性。这一认识在1926年1月国民党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得到比较集中的反映,并直接促使商民运动在此后获得比较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This essay argues that the transition from physical education to Kinesiology involv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inesiological sciences such that over the last 35 years, the discipline has come to be dominated by a scientific outlook. The incorporation of science is in itself a benefit for the discipline. However, the cost is that the scientizing of the discipline has led to the marginalization of the humanistic features of movement. Thus, the history,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of sport and movement stand in need of development in the American academy. More importantly, there needs to be a reawakening to the humanistic import of movement itself. So-called “gym classes” are being slowly weeded out of many university programs. The claim is that these need to be retained and strengthened with a focus on the importance of movement in developing our humanity.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叶,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沉闷了几千年的中国女性喊出了石破天惊的解放之音,这声音的出现标志着长期被男权社会压迫的女性终于再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女性意识开始勃兴.但现代文学30年所处的历史本身是一个多事之秋,在时代风雨和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多重影响下,现代女性意识的嬗变呈现出了纷繁芜杂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依据辩证法探寻中国舞蹈如何从“扬弃”中完善进化自身:悖离“扬弃”的两种误区,即守“本”排“异”或取“异”弃“本”;舞蹈进化的三重“扬弃”,即中国舞蹈自身的“扬弃”;取舍其它艺术的“扬弃”;观众审美情趣的“扬弃”。只有把握住舞蹈向前发展的内在契机“扬弃”,在“本”、“异”兼容,以“本”为基,取“异”扬“本”的创新过程中,中国舞蹈才能在进化过程中高扬时代的旗帜大踏步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