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一些地方人大为做好司法监督工作,积极开展个案监督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个案监督是个新生事物,法学界和司法部门对其法律价值、存废利弊、立法问题等颇有争议,笔者仅陈一管之见,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个案监督的合法性 实践中搞的个案监督通常是指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本级司法机关办理并已生效但属违法又不依法纠正的案件进行的监督。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宪法或法律、法规中均找不到“个案监督”这几个字,所以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司法机关行使个案监督权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此观点笔者不能苟同,细阅我国宪法及有关法律,可…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工作中,消防监督人员是实施消防监督权力的基层代表,如何正确行使这些权力,其职业道德素质起决定性作用. 一、消防监督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 消防监督工作是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国家公共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其核心就是以对党和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历史责任感,始终把人的生命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坚决消除重大火灾隐患,防止重特大火灾和群死群伤恶性事故的发生.为此,消防监督人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其作为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的核心要求.  相似文献   

3.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主要体现在立法和监督两个方面,相对而言,监督工作一直是而且至今仍然是人大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行使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进一步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工作,是我们要致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人大监督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出发,针对目前人大监督工作面临的难点问题,就如何加强和完善人大的监督职能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经济监督体系中,会计监督历来是各种经济监督体制中最直接、最主要的监督手段之一。但实践中,会计监督作用一直不尽如人意。会计监督弱化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因此,如何认识和行使会计的监督职能成为当前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评议是新形势下地方各级人大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有效监督形式,是地方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大代表人民意志、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为。目前,人大评议工作还缺乏宪法和法律的直接依据,其法律地位亟待提升。要进一步提高人大评议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必须努力实现评议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6.
对“一府两院”实施法律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地方人大及常委会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权是代表人民用法律手段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措施.目的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减少国家机关工作中的失误,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从而有利于保障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民主权利.但就目前地方人大的监督实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看法.一、对人大监督职能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在1990年“两会”的讲话中说:“在我国国家生活的各种监督中,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又说:“这种监督,既是一种制约,又是一种支持和促进.”这就明确地阐述了人大监督的职能,强调了人大监督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对  相似文献   

7.
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对民事行政诉讼的检察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完善我国诉讼监督体系不可缺少的一环.我国自从建立了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制度以来,在审判权的正确行使、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了解我国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制度的内涵、现状并全面分析出现的问题,有助于完善我国民事行政诉讼的检察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8.
地方人大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就要发挥自身优势,依法行使好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权,将科学发展观的先进理念渗透到人大监督工作的方方面丽,突出关注民生,转变监督理念,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如何提升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功效和约束力,古县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从监督机制、监督观念、监督重点上作出了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9.
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行使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权的专门性活动。诉讼监督权包括立案监督权、侦查监督权、审判监督权、刑罚执行监督权和民事审判、行政诉讼监督权。而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监督不力、对法院量刑、判决结果无针对性监督、执行监督存在死角等诸多问题。因此,立法上需要完善,检察官的现行考评制度等工作机制也需要调整。文章针对当前诉讼监督的瓶颈,挖掘其制度设计上的原因,研究诉讼监督的有效方式,从立法、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监察法的实施,加强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针对基层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抓实基层党建、压实两个责任、落实巡察整改、拓宽教育途径、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健全监督体系,提高基层纪委监督监察水平,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