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弹簧发生形变时,其弹力f跟形变量x成正比,即f=kx,则弹力对形变量的平均值为f=kx/2,所以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E_p=f·x=kx~2/2。由于弹簧弹力对物体做正功时弹性势能减少,做负功时弹性势能增加,因此弹簧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增量的负值,即有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一、涉及弹簧的动量和能量问题的特点 1.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的大小成正比.遵守胡克定律F=kx. 2.弹力做正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弹力做负功(物体克服弹力做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且弹力做功的数值与弹性势能变化的数值相等. 3.对弹簧及关联物体的相互作用过程,若没有摩擦或其他方式的能量耗散,则系统中只是动能、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间的转化,系统的总机械能守恒.  相似文献   

3.
有的书上对弹性势能是这样理解的:弹簧未发生形变时,没有弹力,弹性势能为零,这与重力势能为零的参考平面可以自行选定不一样,弹簧发生形变时的弹性势能恒为正值.笔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徐建兵 《物理教师》2010,31(2):8-8,10
人教版必修2第7章第5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从理论的角度来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教材先启发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感受,类比重力势能,猜想并分析决定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劲度系数k和弹簧的形变量x有关.  相似文献   

5.
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相类似,弹性势能也具有相对性,一般选弹簧处于自由长度时为弹性势能的零点.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惟一决定,与其它力做功无关.由于弹簧、橡皮条的弹力是变力,当它们变形时,若发生形变的初始状态不同,即使形变量相等,弹簧弹性势能的改变量也是不同的.这些内容出现在相关的考题上,我们容易出现错误.一、对弹性势能概念的理解例1关于弹性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6.
物体在弹力或弹力和恒力作用下做简谐运动称为弹簧振子模型.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利用简谐运动对称性的特点.弹簧发生形变后,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弹簧形变量相等时,具有相等的弹性势能.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连接体问题,由于其运动比较复杂,使学生感到困难.本文通过例题来解析常见的几种竖直方向弹簧振子的连接体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教材第7章第5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当弹簧的长度为原长时,它的弹性势能为0,弹簧被拉长或压缩后,就具有了弹性势能.”这段话想告诉学生这样一个信息:弹簧弹性势能的零势能点只能在弹簧原长处.弹簧原长时,它弹性势能是否一定为07弹性势能是否只能取原长处为零势能点?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弹性势能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求属A类,即:“要求学生了解弹性势能,知道弹性势能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在高考要求中属Ⅰ类,即:“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但高考中多次出现弹簧问题,碰到这类问题,用不用弹性势能公式?学生弄不清楚,导致失分严重。本文通过对有关弹簧问题的分析,总结出处理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希望能抛砖引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弹簧处于恒静态,是指它的长度一直不变即形变量不变,由胡克定律知,其弹力不变,属恒力问题.弹性势能保持不变,不和其它形式的能发生转化.当其它外力不变时.这类问题常属于典型的平衡或匀变速运动的物理模型.但要注意弹簧的状态,有可能出现双解,即弹簧可能是拉伸也可能是压缩.  相似文献   

10.
倪红飞 《物理教师》2010,31(2):9-10
1问题的提出 “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课题,教材的处理侧重于理论探究.笔者认为实验探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当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课前布置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用实验探究弹性势能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让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创意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想的范围,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一、知识结构二、知识要点(一)机械能1.能量能量是物体做功的本领.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量.注意:①能量的大小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衡量;②能量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注意:①物体的动能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的大小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3.势能分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两种.(1)重力势能;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注意:重力势能由物体的质量和所在的位置高度两个因素决定.(2)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注意: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4…  相似文献   

12.
<正>弹簧问题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题型之一,求解此类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特点:(1)题目中一般应从弹簧的形变分析入手,找出形变量x与物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几何关系,分析形变所对应的弹力大小、方向,以此来分析计算物体运动状态的可能变化。(2)瞬间形变量可以认为不变,即弹力大小不变。(3)在求弹力的功或弹性势能的改变时,一般以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  相似文献   

13.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的第七章第五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中最后有个“说一说:在以上探究中我们规定,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也就是既不伸长也不缩短时的势能为零势能.能不能规定弹簧某一任一长度时的势能为零势能?说说你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一、知识结构二、知识要点(一)机械能、1.能量能量是物体做功的本领.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量.注意:①能量的大小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衡量;②能量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注意:①物体的动能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的大小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3.势能分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两种.以)重力势能: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注意:重力势能由物体的质量和所在的位置高度两个因素决定.门)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注意: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4…  相似文献   

15.
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与弹簧组成的连接体,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由于弹簧的伸长或压缩会具有相应的弹性势能,而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中未引入弹性势能的量度公式,在不超出考试大纲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运用"设而不求"的策略,将弹簧的弹性势能或弹性势能的变化量作为中间参量,巧妙地分析推理,从而获得问题的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16.
弹簧弹性势能Ep=1/2kx2,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高考考纲对此式并不作要求.1997年和2005年高考物理的两道压轴题都涉及弹簧的弹性势能,但在解题中并没有必要用1/2kx2的形式表示出来.  相似文献   

17.
韦炳耀 《中学理科》2004,(10):6-8,51
势能:①原来已处于高处的物体与原来处于低处后被举到高处一样,都具有重力势能;②具有弹性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就不发生弹性形变,此时也就没有弹性势能,若发生弹性形变,则具有弹性势能.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阶段,我们通常所说的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对于重力势能,由于零势能点的选取不同,重力势能既有正也有负;而对于弹性势能,从其表达式Ep=1/2kx^2来看,似乎不管弹簧是伸长或压缩,弹簧势能永远大于零.但这只是惯用的表达式,即我们把弹簧处于原长时所处的自然端为零势能点时,  相似文献   

19.
一、用量纲探究物理表达式 在人教版必修Ⅱ第七章的第5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中,在推想弹性势能可能与哪几个物理量有关的时候,有人推想弹性势能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弹簧的伸长量x有关,但究竟是与x的一次方、与x的二次方、还是与x的三次方或二次根号有关呢?此时我们不妨通过量纲帮助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一、初中物理教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中安排了一个演示动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实验。实验时用小球撞击弹簧片使之发生形变 ,而后弹簧片恢复形变将球弹回 ,从而说明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弹簧片太小 ,受小球撞击时发生形变不显著 ,可见度小。这个实验可稍作改进 ,用小灯泡来显示弹簧的形变 ,既便于学生观察 ,又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如图所示 ,实验采用了两个弹簧片 ,两弹簧片尽量靠近但不接触 ,并用导线分别和灯座两接线柱相连。两弹簧片既起到受撞后发生形变将球弹回的作用 ,又能组成常开触点 ,在受撞形变的瞬间闭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