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如图1所示,半径R =0.4m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A.一质量m=0.1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7.0m/s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加速度a=3.0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4.0m后,冲上竖直半圆环,最后小球落在C 点.求A、C之间的距离.(取重力加速度g= 10m/s2) (05年广东)  相似文献   

2.
1.如图1所示,质量m=1kg的小球b用长l=1m的细绳悬挂于0点,小球b恰好位于水平轨道BC的出口C处。质量也为1kg的小球a,从距BC面高H=1m的A处由静止释放,沿ABC光滑轨道滑下,在C处与小球b正碰,碰撞后a球静止,b球速度等于碰前a球速度。已知BC轨道距地面的高度h=0.5In,悬挂b球的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  相似文献   

3.
题目.(2011年江苏高考预测卷)如图1所示的“S”字形玩具轨道,该轨道是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弯曲部分是由两个半径相等半圆连接而成,圆半径比细管内径大得多,轨道底端与水平地面相切,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点水平弹射向b点并进入轨道,经过轨道后从P点水平抛出,已知小物体与地面n6段问的动摩擦因数μ=0.2,不计其它机械能损失,ab段长L=1.25m,圆的半径R=0.1m,小物体质量m=0.01kg,轨道质量为M=0.15kg,g=10m/S2,求:  相似文献   

4.
一、热力环流1.形成成因:冷热不均。形成过程: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做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降)→同一水平面形成高、低气压中心,产生气压梯度(上升运动在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下降运动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做水平运动,形成风,热力环流形成。可见,大气运动首先是垂直运动,其运动原因是受热不均,其次是水平运动,其运动原因是同一水平面上有气压差。2.高气压和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状况,如下图中A′处的高气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高度B′处和C′处的气压而言的。若A′处的高气压与近地面A处的低气压相比,气压…  相似文献   

5.
如图1所示,光滑斜面AB与光滑水平面BC平滑连接.斜面AB长度L-3.0m,倾角口=37°.小物块在A点由静止释放,先后沿斜面AB和水平面BC运动,接着从C点水平抛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水平面BC与地面间的高度差h=0.80m.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0,COS37°=0.80.不计空气...  相似文献   

6.
1问题的提出 问题.如图1所示,支架的质量为M,放在水平地面上,转轴0处用长为r的细绳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在小球运动一周的过程中,支架对地面压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在何处?  相似文献   

7.
徐敏华 《物理教师》2004,25(9):2-32
题目 1 :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轨道 ,如图 1所示 ,在最低点A处放上一个小球 ,问使小球以多大的水平初速度v0 启动 ,才能保证小球能在轨道上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图 1分析 :小球沿轨道往上运动时 ,它的速度要变小 ,往下运动时 ,它的速度要变大 .学生的一般想法是只要小球到达轨道最高点时 ,速度v≥ 0 ,即可保证小球能在轨道上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但若仔细一想 ,就会发现问题了 ,因为随着小球向上运动 ,速度变小 ,它需要的向心力F也跟着减小 ,而向心力是由重力G的分力G1和轨道的弹力N共同提供的 ,即F =G1+N(如图1所示 ) .小球的…  相似文献   

8.
一、力学中的能量守恒 1.相对运动中能量守恒 例1 如图1所示,4、B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完全相同的两块长木块A的左端和B的右端相接触,两板质量皆为M=2.0kg.长度皆为L=1.0m,C是一质量为m=1.0kg的小物块.现给它一初速度v0=2.0m/s,使它从B板的左端开始向右滑动,已知地面是光滑的,而C与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皆为μ=0.10.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高三物理教学中遇到了这样两道题. 题1.(2013届合肥市二轮检测题)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P,它在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的圆形轨道上运动时 (A)速度为√2PR/m.(B)周期为4π√mR/P.(C)动能为1/4PR.(D)重力为0.  相似文献   

10.
张睿 《物理教师》2008,29(7):38-38
题目:如图1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一个轨道ABC,AB段为1/4圆弧,半径为R,水平放置的BC段长为R.一个物块质量为m,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运动到C端停止,物块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相似文献   

11.
1 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方法 在均匀重力场中,使从地面抛出的物体获得最大射程的问题,在几乎所有的普通物理教科书中都讨论过。求解这个问题需要证明当抛射角为45°时,抛射体的水平射程最大。可是,在大多数真实情形中,例如投掷铅球,物体是在地面上方某一高度h处被抛出的。这时,对应于最大射程的抛射角就与h有关。而且通常是小于45°的。 如图1所示,是在地面上方高度h处以初速度v和抛射角θ抛出的物体的轨道。R是抛射体的射程。即它在碰到地面前飞过的水平距离。忽略空气阻力,x和y方向的运动方程为:  相似文献   

12.
2010年高考海南卷第5题:如图1,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a,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b,b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a与b之间光滑,a和b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 ).  相似文献   

13.
错在哪里     
如图1所示,光滑半圆形轨道与光滑斜面轨道在B处经光滑圆弧相连接,带正电荷的小球由距水平面高度为H的A点由静止释放,并恰好能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现将整个轨道置于水平向外的匀强磁场中,使小球仍恰好能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求释放小球的高度H’.  相似文献   

14.
题如图1所示,半圆形光滑槽固定在地面上,匀强磁场与槽面垂直,将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自槽口A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槽底最低点C处时,恰好对槽无压力,求小球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对C点的最大压力.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物理试题第5题. 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a,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b,b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a与b之间光滑,a和b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  相似文献   

16.
张立克 《物理教师》2008,29(5):59-60
原题:如图1所示,在长为1.0m,质量为啪=30.0kg的车厢B内的右壁处,放一质量mA=20.0kg的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向右的水平拉力F=120.0N作用于车厢,使之从静止开始运动,测得车厢B在最初2.0S内移动的距离为s=5.0m,且在这段时间内小物块未与车厢壁发生过碰撞.假定车厢与地面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小物块与车厢壁之间的碰撞是弹性的.求车厢开始运动后4.0s时,车厢与小物块的速度.  相似文献   

17.
【再现经典】[2006年全国理综(副)卷25题]在水平的光滑直轨道上,有一静止的长方形物体B,在B上放置着一个小物块C(可视为质点),另一与B厚度相同的长方形物体A,以速度v_0沿轨道向B运动,与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已知:碰后A,B以同一速度运动,但互不粘连;C滑过B后又在A上滑行,最后停在A上,与A一起以3/(10)v_0的速度运动;A,B,C的质量都为m.求C在B上滑行的那段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1.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地上力学”和“天上力学”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循相同规律.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假想成圆周运动.另外,还应用到了其他规律和结论,其中有().  相似文献   

19.
创新百题     
1.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物体A、B分别与轻质弹簧的两端相连接,将它们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也为m的小物体C从距A物体h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C与A相碰后立即粘在一起向下运动,以后不在分开.当A与C运动到最高点时,物体B对地面刚好无压力.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相似文献   

20.
葛洲 《物理教师》2011,32(3):44-44
2010年海南高考物理试题中第5题是一道值得商榷的试题.原题如下: 如图1,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a,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b,b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a与b之间光滑,a和b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