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看图说话"是小学二年级语文的重要板块,也是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写作技巧的一个有效手法。但是,受到思维、能力、认知等要素的制约,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初次接触"看图说话"时虽然可以被图画内容吸引,却写不出任何东西来。这说明"看图说话"的作用和功能需要教师开发才能得到发挥,如何开发"看图说话"的实际价值和功能?如何围绕"看图说话"指导学生正确写作?笔者认为,要从看图、猜图、编图和写图四个方面,围绕看图说话创设趣味性的写作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2.
一、引导观察、揭示课题 1.图上有什么? 2.这个儿童是干什么的?(弄清身份) 3.此时这个儿童在干什么?(观察表情,体会牧童心情。) 点评:先引导看图,发挥图画作用,让学生体会牧童心情,指名口述当时情景,既活跃了学生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学生进入到小学中高年级后会对写作犯愁,害怕写作文。如何提前为学生做好准备,为他们搭建通往写作的桥梁,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此,笔者认为二年级写话训练应该从口头表达训练和即兴说话培养,在这当中加入发散思维训练;在书面表达训练中设置仿写、看图写话、命题式写作三个阶段进行训练;在评价体系上由自己、同学、老师三个阶段构成。通过以上几点,学生能在这些铺路石上顺利通往写作的彼岸。  相似文献   

4.
试析功能性言语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言语这一语言使用现象体现主体间在意义建构上相互作用的关系,也就是主体间性。语言符号行为包括人的认识行为和交际行为,存在认识主体和交互主体。功能性言语是关于言语的言语,它体现认识主体的反思性思维活动,也体现说话人主体的交际活动。文章从不同类型功能性言语出发,对其进行主体间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讨论功能性体现出的主体间性:第一,功能性言语是否体现主体间性。第二,为什么功能性言语体现主体间性。功能性言语是语言使用现象,而在语言使用中,就离不开说话人和受话人。说话人和受话人共同实现了功能性言语的人际意义。认识主体在反思的思维活动使用功能性言语,说话人作为交互主体在交际行为中使用功能性言语。第三,功能性言语如何体现主体间性。讨论了功能性言语内容组织功能性(Interactive metadiscourse)和交互功能性短语(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相似文献   

5.
平廷瑜 《班主任》2001,(11):34-36
口头表达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将自己的内部言语借助于词语,按一定句式快速转换为外部言语的过程.内部言语即思维,外部言语即有声语言.在口头表达过程中,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逻辑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口头表达训练的过程中,由于要求学生说话要清楚、严密、有条理,这就无形中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小学生提早作文的可行性分析 关于提早作文,包含二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低年级加强听说训练,为命题作文打好基础,其内容包括看图说话、看图写话、讲故事、听说训练课、说话课,也就是广义上的口头作文;二是指学习简短的书面作文。 1.儿童入学后就有发表欲。从言语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口语先行。儿童入学时,口语发展已达到一定的水准。入学后,当学生认识了一定数量汉字或掌握了其它表示语言的符号如拼音以后,就会出现一种“发表欲”的萌芽,不少学生会自动地试着用汉字、拼音甚至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写出他们的所见所闻。因此,面对儿童言语发展的这一特点,应因  相似文献   

7.
陈鑫 《现代企业教育》2007,(24):176-177
大学语文是高等学校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如何教授。尝试采用对话教学的方式: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设置对话教学情境;把口头讨论和书面讨论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说话、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彝族史诗研究中存在着过度重视口头传承的集体性而忽略了民众个体的普遍倾向。史诗演述的传承人作为史诗"勒俄"(hnewo,史诗演述)传统背后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史诗得以世代沿传的中坚力量。因此,对传承人的跟踪与研究是考察史诗传统的主要环节。在诺苏彝族史诗演述人的成长过程中,书写与口承这两种传统的教授与学习是始终相伴、相得益彰、互为表里的内驱力。"克智"(kenre,口头论辩)的兴起和传承,在客观上激活了"勒俄"的口头传播和动态接受,使史诗传承人脱离了各种书写文本的制约而走向面对面的社群,融入民俗生活的文化情境中,并在特定的竞争机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口头创编能力与演述艺术,从而也促进了史诗传统的长期流布和动态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NMET书面表达题型解读书面表达是在卷面上体现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形式。NMET高考英语试题的“书面表达”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境写一篇幅100词左右的书面材料,做到内容连贯、文理通顺、无严重语法或结构错误。提供的情境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境的形式有短文、图画、图表、提纲等;所要求的文体形式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和议论文。具体形式有:(1)便条;(2)日记;(3)口头通知;(4)书面通知;(5)书信;(6)人物、事物、情景故事的描写;(7)看图写话;(8)议论文等。二、NMET书面表达解题要领1.审题仔细。书面表达试…  相似文献   

10.
《荷花》是六年制第六册看图学文的一篇课文.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和奇妙的想象,把荷花写得异常生动、有趣,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这种美呢?一、引导看图,感知画面美.图画是形象化了的语言.触发想象的媒介,是学文的凭借.从图入手,兴趣盎然.先出示一幅荷花图:满池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荷梗亭亭玉立,荷叶挨挨挤挤,荷花灼灼,蜻蜓飞舞,小鱼嬉戏.这幅图画的是哪一个季节里的什么景象?从哪儿看得出来?通过双边活动,既引导学生感知画面的美,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察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二、指导朗读,感受荷花美.朗读是传达情感的一种艺术.教学中,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