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并消灭剥削阶级以后,在社会主义社会和人民内部还有没有矛盾,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更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后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与刘少奇作为建国后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对此作出了艰辛的探索,其理论建树分别见于毛泽东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刘少奇1951年的《国营工厂内部的矛盾和工会工作的基本任务》一文,1956年的八大政治报告、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等。然而刘少奇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许多正确思想在当时不仅没有得到重视,反而被林彪、江青一伙用来作为制造刘少奇与毛泽东矛盾的工具;而毛泽东不但在实践上越来越背离自己创立的一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而且其《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后来竟被林彪、江青一伙断定为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理论’,从而为‘文化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  相似文献   

2.
对于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标题.人教版《历史》必修3(2007年版)第84页正文及插图所配文字说明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而人教版《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2007年版)第248页多次表述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那么,原标题到底有没有这个“的”牢呢?  相似文献   

3.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光辉著作中,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反复教导我们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强调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相似文献   

4.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思想是在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转折时期形成的.它创造性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开拓性地阐明了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与党的八大论述的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共同构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完整体系,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但由于我党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由于当时国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也由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自身的局限性,这些正确思想未能在实践中得以贯彻.  相似文献   

5.
高春红 《成才之路》2012,(15):77-77
心理学家说过:“教育要使学生产生心理认同感。”当前,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迅速成长的时期,他们的心理素质较差,很难抵制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如果没有教师或家长的正确引导,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极易陷人心理“误区”,不能正确处理学习、生活问题,进而影响其人生观的形成。作为经常与他们接触的教师,帮助他们,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应多与学生谈话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并对症下药,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处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既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也是关系到教学活动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为了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 ,必须正确对待和处理统一战线内的阶级斗争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 ,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 ,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正确处理统一战线内阶级斗争问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确处理党的性质与党员成分的关系是保持我党先进性的重大问题.本文试从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实践,来分析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这一关系的基本经验,从而为现阶段党员成分多样化政策提供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兰州电力学校陈效英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要解决三个问题,即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正确处理三者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关系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结晶。技能是能够完成...  相似文献   

9.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必须正确对待和处理统一战线内的阶级斗争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正确处理统一战线内阶级斗争问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1.在确定学生干部候选人时,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想不想干.想干,是干好的基础,关键是看他们有没有虚心好学、勤奋向上的追求;看他们有没有关心同学、关心工作、关心班组建设的责任意识;看他们有没有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要重视品行,班干部要能吃苦耐劳、为人诚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有正义感,有原则性.二是看能不能脚踏实地、身先士卒地干工作.关键是看能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学习、生活与集体工作的关系,在集体工作与个人学习、生活发生冲突时,能够为集体着想,从大局出发,正确处理矛盾.三是看有没有号召力.  相似文献   

11.
从英国工业革命前期农业革命入手,分析农业革命主要从三个方面为工业革命创造前提条件,从而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渐变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经验。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开创人民军队,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开端,在这一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重要方式。在这一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在农村,农民是中国革命的生力军,青年是革命军队的主力军,是中国革命成功的重要保障,对青年农民开展教育工作是党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3.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英国近代税收国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国王的税收政策是革命的诱因之一,革命也给英国提供了改革税制的契机。革命时期引进新的税种、革新税收机制的意义重大,但税收的现代化和英国宪政改革并没有完成。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供养常备军,进行连年战争,每年征收的税量空前巨大,给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4.
现代史上的鲁迅是一个文学家、一个革命旗手,而鲁迅文学与革命的结合是在广州时期形成的。与在北京、厦门和上海时期不同之处在于:鲁迅在广州时期一方面观察着广州的革命形势、近距离接触革命组织团体、革命青年;一方面审视自身的革命意识,提升对国民政府和革命本质的认知,终于在短暂的广州时期实现了革命文学的转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初步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开始萌芽;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毛泽东初步论证了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走向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又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进行了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的政治革命的理念具有同构互演的特征。在西方政治思想中政治革命的理念历经古希腊至中世纪、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以后等四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各个时期的政治思想家阐述对政治革命理念的认识以及形成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无政府主义革命、法西斯式革命等模式。政治革命与政治改良、工业革命、历史循环论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和平年代,其理念潜移默化中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致力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如果我们把"革命话语"看做是新时期文学的某种"元话语",那么,王蒙的《蝴蝶》在某种程度上将被视为这种"元话语"的教科书;王蒙在《蝴蝶》中所展现出来的这种革命话语体现在作家对主人公张思远的情爱结构、父子关系二个隐性层面的叙述上;在某种程度上,革命话语在新时期初期的小说中再次成为一种"显学",隐喻了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主体重建的一种话语策略。  相似文献   

18.
"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在中国新时期文学中具有范式转换的意义,它们超越了手扪伤痕的"文革"追忆,以异质的美学试验来破解"文革"极端政治理性、寻找后"文革"时代新的现代性想象的可能性.两者不约而同地选择"疯癫"这一视角来展开现代性想象,"疯癫"第一次在新时期文学中成为自主的美学追求,具有了自足的本体价值.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一生的革命实践活动和理论创造活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过渡时期理论进退与共,成败相关。民主革命时期他曾突破了这两个理论原理的束缚;建国初期他又退回到这两个理论原理的立场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又延长和扩大这两个理论原理的使用范围。他为我们提供的经验教训证明,这两个理论并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的文化变革是当时社会变动中最具本质意义的变革.这场文化变革的核心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文化来指导中国社会.先进知识分子发动白话文运动、进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开展东西方文化的讨论等文化战线上的斗争,目的是要为中国确定一种能够指导社会前进的文化.知识分子的变革思想代表着五四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