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苗秀萍 《科教文汇》2011,(5):174-17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所组成。完整的一个家,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细胞,单亲家庭也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千万个孩子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单亲孩子也是我们灿烂的未来,我们有责任关注他们、帮助他们、爱护他们,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使他们在身心方面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高夏琳 《知识窗》2010,(3X):52-53
<正>案例背景:家庭是孩子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子女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如今的社会却导致了许多残缺的家庭、有问题的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因得不到爱或因受到过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11,(11):26-27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培养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他的家庭将为他在生活、教育、医疗等各方面付出巨大的花费,这对于任何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性格、人格、兴趣爱好乃至人生的信念、社会的是非观等无不受到家长的影响、家庭的熏陶。家校的有效互动是实现家校同步教育,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廖丽华 《科教文汇》2007,(1X):50-51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同时也给今天的家庭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传统的大家庭邻里相伴的格局被独生子女小家庭的独居所取代,孩子与祖父母、亲戚的关系由朝夕相处转变为节假日的相聚。电视、网络和电子游戏的快速普及,切断了孩子之间亲密交往的机会和与社会更多的接触机会,其结果是使孩子增强了对小家庭的依赖,同时又失去了以往多子女家庭、邻里大杂院时特有的安全感。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更多的是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而不要求他们为家庭做什么贡献。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物质享受,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少孩子渐渐失去了过去的孩子那种为家庭出力做贡献所带来的自豪与信任,取而代之的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与孤独感。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终身之师,是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的"导师"。家庭,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奠基性的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可取代的。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在思想道德品质上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儿童年龄越小这种特点越明显。那么,在新时期如何搞好家庭教育呢?  相似文献   

7.
上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从家庭进入到了大集体,也是孩子从"自由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开始。孩子讲面临着生活环境、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的重大挑战。这就需要家长与孩子一起用心备战,让孩子较快地适应幼儿园这个"小社会"。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人才是核心.评价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其中德光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启蒙学校,要让孩子品行端正,家庭道德教育非常重要.作为父母应如何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方法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朱巧玲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6S):150-150,22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人才是核心。评价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其中德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启蒙学校,要让孩子品行端正。家庭道德教育非常重要。作为父母应如何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方法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人口政策从只生育一个孩子调整为全面放开二胎,但是对于生育二胎很多家庭选择放弃,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社会物价飞涨再加上教育成本,抚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很高,使得许多家庭为了保证孩子的质量,而主动放弃了孩子的数量。由于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种类很多,本文仅分析源头成本即生育孩子的成本以及国家对生育的基本保障,调查发现对于生产妇女基本的产假、产假期间薪资以及生育保险的待遇等最基本的保障目前尚没有真正落实,这就从源头增加了家庭的支出,这也是导致很多家庭放弃生育的一个原因。在此基础上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关注该问题,并真正保障生育妇女的基本权利,并且提出保障妇女基本权利有利于家庭选择生育子女,对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生育孩子对国家具有正面积极影响,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有助于逐步抹平男女性别比例失调;有助于在社会以及家庭中培育国家意识等。  相似文献   

11.
连丽霞 《科教文汇》2014,(23):70-71
在当代的多元社会中,单亲家庭已经是不能再忽视的家庭形式之一。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的消极影响往往会导致他们在品德行为、情感意志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失。如何在教育上尽可能弥补这种缺失,让单亲孩子也能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已经成为我们教育必须要面对并且必须要探索解决的严肃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朱志英 《科教文汇》2010,(20):47-47,51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教育组成部分,在孩子的成长中,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担负起孩子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才会完美,我们的教育才会不出现短接。本文就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成长教育的影响进行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孩子的教育已经是当今社会很重视的一种社会现象,许多家庭、学校,甚至社会都为此而苦恼,如何把一个孩子培养好,需要我们深思,努力。孩子的品质方面对他以后的发展举足轻重,我们要从这方面深入的研究,培养孩子高贵的品质,为他人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社会的美好培育一棵幼苗。  相似文献   

14.
谭璐 《科教文汇》2011,(15):75-75,88
幼儿园环保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5.
徐楠 《科教文汇》2008,(35):52-53
我国近年的离婚率已呈上升趋势,离异家庭的子女随之日益增多,为了及时了解这些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及其心理活动,以便于及时解决问题,就对离异家庭的孩子、家长、老师进行个别访谈,从而提出对于离异家庭子女的援动,社会、学校、家长和专门工作者携手合作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指出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需要培训大批的心理咨询人员。  相似文献   

16.
外来民工子女是一群敏感而易受伤的孩子,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很多孩子产生了自卑、封闭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教师应该给予外来民工子女更多的关怀,教育孩子,并通过一些措施及时对孩子错误的心理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17.
幼儿教育既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学校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是教师的亲密伙伴,协调一致地教育孩子。幼儿园应于家长和社会一道为幼儿构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开展家园共育,不仅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还能推动亲子间、家庭间的感情。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家庭都是孩子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他们最早接触教育和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可以说,家庭教育中我们整个教育的根基,特别是在早期教育当中,家庭教育所起的是学校和社会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便是到了中学阶段,没有家庭的支持与配合,学校教育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获得真正有实效的成功。作为教育的起点和基点,有其特殊的优势;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孩子成才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家庭有助于孩子心灵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08,(22)
孩子的青春发育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从家庭走向社会并逐步适应社会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20.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