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文化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产生而诞生的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其主要特征有普适性、超大容量、超文本性、高度共享性、自由交流性及高度自主性.但网络文化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社会道德.社会稳定产生消积作用,黑客与病毒破坏网络的安全等。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图书馆文化整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网络时代图书馆文化特征的阐述,提出图书馆文化在网络社会中要以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人与信息资源的协调,传统图书馆文化与网络图书馆文化的统一,以及图书馆文化在整合中应遵循现实性、实践性、统一性和创新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3.
英国网络文化的发展总体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具体表现在:网络革新了英国人的工作、学习、社交、休闲娱乐方式,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动力。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对互联网行业采取的行业自律和协调的管理策略、网络内容分级认定和分类标注技术,对于保护青少年免受色情、种族主义等不良信息的危害、促进网络在社会和文化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影响,起到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化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是网络时代,网络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网络文化是一种通过信息网传递,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各种社会新闻为一体的新型文化。网络文化对中小学生影响极大,我们可以从街头巷尾、学校周围林立的大小“网吧”感受到这种影响。认真研究网络文化及其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是当前家庭、学校、社会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图书馆的文化新境遇:理性的审视与回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分析了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化这样一种新的文化境遇,提出图书馆应从充分认识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化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发挥图书馆各项社会职能,倡导和宣传先进文化;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步伐,构建和发展中国网络文化;加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宣传和引导大众文化;加强基层图书馆建设,丰富基层人民的文化生活等四个方面进行应变。  相似文献   

6.
刘彤 《新闻窗》2007,(1):96-97
网络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产物,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一场与工业革命具有同样意义的信息革命。网络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目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八.们传统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及运作方式。网络具有的自由、开放、多元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征,使很多人相信,网络必将给人类带来一个民主社会——因为自由开放等特征是民主社会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朱中原 《网络传播》2005,(11):18-19
网络的兴盛是技术化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正是这个技术化的革命却带动了社会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变革。由技术化的革命而带动政治与思想领域的变革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历史性飞跃,IT产业、网络论坛,网络博客、网络日志、电子邮件,网络短信等领域的技术构建,都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公共的社会空间,构建了公共的网络话语平台。网络媒体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即表现在言说的公共性、民主性、自由性,这三大特征即是构成公民社会的基本社会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8.
樊丽 《新闻世界》2009,(3):109-110
网络低俗之风盛行,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网络传播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网络低俗现象形成的深层原因,并寻求整治这一现象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
陈万怀 《新闻界》2013,(17):47-50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传播,也是一种特定的社会传播现象。网络流行语汇集了某个社会时期或阶段公众的集体记忆,获得了集体的认同,并借助网媒进行话语的扩张,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象征符号。本文基于网络流行语的社会传播语境,对网络流行语的流行范式与社会传播意义进行解读,为认知与把握当代社会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的发展和变迁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网络文化的定义、特征及其对现代社会积极与消极的影响,面对网络文化影响,图书馆的对策是:加强民族文献数据建设,弘扬民族文化;利用图书馆拥有的文化资源与群众文化网点优势,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发挥图书馆的网络第二课堂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的最后二十年间,由于技术的兴起,科技的影响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原来泾渭分明的技术与文化之间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在网络文化中,技术因素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文化因素,成为主导力量。网络文化便是技术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经济、文化全球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传播信息和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2.
杨佩 《报刊之友》2014,(4):147-148
网络媒体作为新兴大众文化转播载体,其所引导的网络文化不仅具有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还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结构与意义。网络文化的审美的独特性在于去崇高化、自我丑化、虚无化等特点。网络文化的审美还突出体现在审美文化作为社会感性文化发展过程中暴露的缺陷。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这是现代化文明必由之路。只有经过在网络文化中的反思才能使文化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将人类社会带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一种新兴、多元的文化——网络文化应运而生.经过多年发展,网络文化生态逐渐形成,网络文化生态问题也随之而来.针对各类问题,文章运用社会学、传播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探讨其内部各要素,从传播环境、内容生产、先进文化、网民素质、网络监管等方面着手,构建一套系统的网络文化生态格局,为网络文化生态建设探寻一条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网络的存在不仅给人类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带来巨大变革,而且也给传统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等提出新的挑战。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已经由传统形式演变为网络会计。本文从其特征和面临的挑战出发,提出几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当下十分流行的"网络自拍"现象进行剖析。首先对"网络文化"和"网络自拍"进行概念上的界定,然后从技术革新、人与网络文化的互动、心理诉求等方面分析它出现的原因,然后从隐私暴露、色情化倾向等方面分析潜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要通过不断引导来推动网络自拍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这一新兴形式在社会生活中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相比本土偶像剧,来自欧美、日韩等国家及港台地区的外来偶像剧,在我国内地有更大的受众影响力,其以互联网络为主的传播渠道要素,在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同于众多对非本土偶像剧流行原因的传媒体制、社会文化等宏观考量角度,本文将从渠道角度,分析受众对网络的选择原因及其对偶像剧传播效果的影响;对当下年轻人的偶像剧文化流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新媒体受众的特征,更对中国文化的网络跨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衡中青  张红 《图书馆论坛》2005,25(4):29-30,90
讨论了网络社会伦理失范的表现及根源,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理想主义、天下和谐的科学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文传统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四个方面来构建网络社会伦理规范的框架。  相似文献   

18.
王平  曲玥凝  惠东坡 《传媒》2024,(8):71-74
网络视听公共领域是指由网络视听媒介构建的,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和多样性的社会空间,其在促进社会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网络视听公共领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内容低俗化、平台垄断化、用户被动化、侵权行为与版权问题频发,网络暴力与舆论失控问题突出等。这些异化现象降低了公共领域的文化品位和社会价值,影响了网络视听文化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加强价值引领和文化建设、完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优化经济技术条件和生产消费环境,推动建立全球性的治理联盟和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9.
网络流行语中的文化映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时代的社会现象,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紧密相联,具有不规范性、便捷性、隐喻性、时代性、自发性和喜剧性的特点。本文就网络流行语的民族、社会、心理、审美和价值方面的文化映射进行分析,对民众文化诉求和心理进行解读,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复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全球化发展,网络文化已经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景致,也出现了一个全球性的市民社会,但网络文化在引起种种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系列影响-文化侵略,这就要求各个民族文化都发场自己的优势,并在强大西方文化的攻势下保持自己的文化传播。本文度图从文化传统、经济制度等方面阐明中华文化的优势,从而指明中华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虽然出现了裂痕,但其内核依旧,她不仅面临挑战,同时也获得了学习、借鉴、发扬光大的机遇,基生命力是强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